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蚧壳虫防害的方法

2024-06-2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670 次
蚧壳虫防害的方法

多肉植物品种繁多,习性各不相同,栽培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笼统的栽培要求如下:

光照:夏季小心高温长时间的曝晒,多肉植物组织细胞肥厚散热缓慢,非常容易造成叶片晒伤。其他季节充分日照有助于植株生长。(有很多需要阴凉的植物12卷之类的嫩绿透明的就要小心晒伤)

水分:见干见湿,浇水要浇透水。浇水后不要曝晒,放置低光照阴凉处。

温度:温度在15~28最适宜,温度在5~35是植株忍受极限。

空气:通风很重要的,闷热夏天夜晚加强通风。

土壤:透气排水良好,不易结块的土壤。以赤玉土、鹿沼土等颗粒土,搭配松鳞、火山石、泥炭、蛭石等介质为佳。

景天科养殖:景天科的许多植物不怕晒且喜强烈阳光,只要最高温度不高于35摄氏度,即使暴晒也不要紧。

其实养多肉,最常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多肉叶子干瘪等原因,如下:

正常的新陈代谢(下图),有些植物会有一个新晨代谢的过程,特别是一些容易形成老桩的多肉植物,底部的叶子会偶尔有干瘪的情况,这种情况花友不必担心,顺其自然就好了。

根部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刚上盆,还在缓苗期,另一种情况是正常养护失误,导致根部出现问题。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可以耐心等待,因为植物上盆有一个缓苗的过程,在根部还没完全恢复,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时候。植株就会靠消耗外围老叶子上储存的养分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新组织的生长。因此表现出来的状态是茎叶疲软,外围老叶会逐渐萎缩脱落。

大多数人认为多肉植物喜爱干旱,很长时间不浇水,但是这是错的。它们只是耐干旱,而不是喜干旱。要想养护好它们,就需要合理的浇水,浇水一般以盆土表面见干燥时进行为宜,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即可。

叶片病害,我们检查叶片,看看是否是病害,如果是病害,要尽早隔离,剪去有病的叶片。

光照不足,基本上多刺者需要较好的光照条件,刺少或无刺者以半阴即可满足需求,但不可置于荫蔽处,否则就会出现萎蔫落叶现象。

施肥,由于多肉植物都对肥料的需求不大,所以施肥最好少量多次,一般每月一次即可,如果在每次换土换盆时加入少许的腐熟有机肥,则能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营养供给。禁止浓肥与生肥。

以上原因,都可能是引起叶子干瘪的原因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后好好的养护就可以了。

病虫害防治

红蜘蛛:主要危害萝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茎叶的汁液,被害叶出现黄褐色斑痕或枯黄脱落,这种瘢痕永留不褪,一般来说可以看看叶背面是不是有蜘蛛网,还有很小的红色/白色/暗色的虫子,如果有通常就是红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加大环境湿度,减少和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吸杀,或者阿维菌素。

介壳虫:危害面很广,常危害叶片排列紧凑的龙舌兰属、十二二卷属等多肉植物,吸食茎叶汁液,导致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出现枯萎死亡。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时即已大量繁殖。但它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有时候一株上布满介壳虫,邻近的一株却一只也没有。

防治手段:数量少时,可用毛刷驱除。也可用速扑杀800-1000倍液喷杀。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3个月。

粉虱:危害面不大,较多地发生在大戟科的彩云阁、虎刺梅、玉麒麟、帝锦等灌木状多肉植物,在叶背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同时诱发煤污病,茎叶上会有大片难看的黑粉,直接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防治手段:改善环境通风外,发生初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杀,还可用马拉松500倍液或乐果混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喷药2天后再用强力水流将死虫连同黑粉一起冲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