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黄鳝养殖技术 稻田黄鳝养殖技术一点通
这一篇农资知识会给朋友们刨释一下“稻田黄鳝养殖技术”的内容进行周密介绍,期望对农友们稍微有点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选择适宜的水田稻田黄鳝养殖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宜的水田。一般来说,水田的底部需要比较平整,没有明显的松散土层或者石头,同时水质清澈,无污染。水田的水位也需要适中,不宜过深或过浅,一般保持在20-4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
合理饲养稻田黄鳝的饲料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植物为主,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鱼饲料、米糠等辅助饲料。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质污染和鳝鱼生长缓慢。需要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田的清洁卫生。
合理采收稻田黄鳝的采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选择适当时期进行采收,一般在秋季或者冬季比较合适。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进行采收,避免在雨天或者气温过低的情况下进行采收。需要注意采收的方法,避免对稻田造成损害。
拓展百科知识稻田黄鳝(dàotiánhuángshàn)又称黄鳝、稻鳝,是著名的淡水鱼类之一,以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而受到广泛喜爱。稻田黄鳝的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在现代,稻田黄鳝的养殖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东南亚、**等地区。其养殖方式主要有塘养和稻田养殖两种。
稻田黄鳝是一种底栖鱼类,体长约20-30厘米。其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植物为食,生长迅速,性状温和。稻田黄鳝的肉质富有营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被誉为“水中鲜品”。
稻田黄鳝的养殖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稻田黄鳝的养殖也可以起到净化水质、促进稻田生态平衡的作用。
参考资料:
[1]万源江,吕纪丽,胡春芳.稻田黄鳝养殖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24,39(19):-.
[2]张志才,李春春.稻田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J].水产科技通讯,2024,(2):33-35.
相关问答拓展:
1、黄鳝养殖技术配方?
黄鳝主要吃动物性鲜活饲料、植物性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等,在投喂饲料时要以动物内脏为主,植物草料为辅,动物性鲜活饲料可以为黄鳝补充营养,而植物性饲料能够促进消化。
饲养黄鳝时,可以选择稻田作为养殖场所,稻田中食物较多,生态环境优良,黄鳝可以吃水稻田中的草芽和草籽,帮助稻田除去杂草,节省劳动力。
2、家里大缸养黄鳝最简单的方法?
1、黄鳝是无鳞鱼,只要保持湿润和温度,它就能活下去。因此:鱼缸里要堆上普通泥巴(不能太稀,最好是稻田里的黄泥巴,这样的泥巴有可塑性,肥壤土次之)。
2、砖头就不要放了,那都是以前错误的观念。
3、水高出泥巴面一寸即可,太高不行只会越养越瘦。
4、注意勤换水(2天一次也是不对的,要看水质的,不好就换,水换的太勤了黄鳝容易应激发病)。
5、换水时注意水温的温差。
6、注意防逃:水面距离缸沿最少30厘米。
7、黄鳝是肉食性鱼类:蚯蚓、黄粉虫等可以作为主食,时常变换不同的肉食,防止其产生“偏食”现象(选一个能长期**的食物就行了,无需更换,如蚯蚓,黄粉虫鱼肉。蚯蚓是黄鳝的最爱,能长期喂蚯蚓最好不过了)另外,可配以少量麸皮、菜叶。
3、一亩水田能养多少黄鳝?
黄鳝又称鳝鱼,由于其肉质鲜嫩且营养价值高,因而深受大众喜爱。而且市场上黄鳝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养殖得当的话也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已有黄鳝的规模化养殖,而各地的养殖方式也有所差别,其中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成本低、管理方便,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那么稻田养黄鳝一亩能养多少。
如果是单一饲养(不种植水稻),则一般每亩可养1.3-1.5万尾鳝种,每尾重10-20g;如果是水稻种植和黄鳝养殖一起进行,则一般可每亩放养1500-2500尾黄鳝,每尾重20-30g。
养鳝稻田要求地势平坦,坡度较小,田埂要坚固。田块面积没有严格限制,保持相对适中即可。另外,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厘米,埋入地下10厘米。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
4、淡水网箱养殖黄鳝技术指导?
网箱养殖鳝鱼技术在一些区域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形成规模,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目前鳝鱼养殖最成熟的一点就是网箱养殖技术,比如以前的稻田养殖、水泥池养殖等慢慢退出。鳝鱼网箱技术虽已成规模,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掉,最终会制约鳝鱼的发展。
在一线从事鳝鱼养殖的过程中,为了从养殖者那里了解鳝鱼网箱养殖现状,我接触过许多鳝鱼养殖者,包括说真话的人、说假话的人和半真半假的人。其中愿意说出网箱养殖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与我探讨的人更是首屈一指。鳝鱼养殖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鳝鱼网箱养殖技术包括:
鳝鱼苗种、网箱规格、网箱密度、网箱内鳝鱼放养密度、水草、挂网方式以及水质管理、投喂技术、混养鱼种及比例、药物的使用等。
这是几组鳝鱼网箱的模式,如下:
鳝鱼苗种:目前鳝鱼苗子主要以野生为主,人工繁殖苗种供应量不多,有待突破。
网箱规格:目前有4平方、5平方、6平方,其中以4平方的网箱为主。
网箱密度:以4平方的网箱为例,一亩网箱放养15—20个为宜,网箱与网箱之间间隔不要太近,间隔0.5米为宜,行与行之间间隔2米以上为宜,以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和网箱的通风性。
网箱内鳝鱼放养密度:一般鳝鱼放养密度是一个平方放3斤到左右,大的多放小的少放,但是有不少养殖者认为反正要损苗的,多放点不至于取的时候会很少。据了解江西这边放养密度最高一个平方达到5斤左右,甚至更高。密度过高,可引起鳝鱼的拥挤胁迫,造成肝脏、肠道等内脏器官的“排毒”障碍,进一步引发代谢障碍。影响鳝鱼的吃食、生长、发病率等。
水草:
目前主要以水花生为主,很少用水葫芦的。水花生最主要的是虫的问题,危害水花生的害虫有两类:一类是近似于螨虫的害虫,另一类是昆虫类小虫。
1、近似于螨虫的害虫。一般是在水花生的叶片上形成白点,最后导致水花生枯死。此类危害相对不多见,养殖者通常不需要进行预防,一旦发现,应及时的进行杀灭。
2、昆虫类的小虫。危害水花生的速度非常快,从发现到大部分的水花生叶片被吃完,一般只需3-5天。养殖者一旦发现个别网箱内的水花生叶片出现大量空洞时,要立即用药物进行杀灭,用喷雾器进行喷洒。喷洒时尽量不要喷洒到水里,以喷洒水花生叶片为准。该类虫害一般在每年8月份危害水花生,部分地区有所提前,养殖者一定要提前发现,一旦发现此类虫害,最好在首次施药后,间隔20天左右再补喷一次,或在整个易发月份每隔20天左右施药一次。水花生的优点是不易腐烂,即使烂也是叶子,不会败坏水质,食物浪费少,由于水花生根系发达,食物一般很少直接沉底。缺点是易生虫,开花老化。这都可以人为去控制。
挂网方式:有竹棍直接插入的可用3年左右,有铁丝和部分竹棍相结合的可用5年左右。前者适用范围广,后者不适用于周围有水泥路的,针对有老鼠多的可以采取此方式,铁丝穿矿泉水瓶子效果更好。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分为网箱外和网箱内,这就像一个国和一个家,外面的水质好了,网箱内的水质才有保障。如何去调节水呢?我们都知道水是流动的,它是要经过很多次流淌才能到达目的地的。那么可以说水是一种流动的“土壤”,是一种流动的“矿石”。看过林文辉老师的《池塘的那些事儿》的人大概知道,对生态具有重要影响的水体重要属性包括:温度、盐度、pH值、pE(氧化还原电位)、碱度、硬度。其中,温度是地域太阳辐射属性,pE是生物活动的结果。PH值是受水体本身和生物活动的双重影响。水的化学式是H2O,但是自然界水是千变万化的,主要由八大离子组成:钙、镁、钾、钠、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盐酸根。其中,钙、镁、钾、钠属于阳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盐酸根、硫酸根属于阴离子,阳离子的当前量和阴离子的当前量之差,决定水中pH值,钙和镁决定水中的硬度,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决定水的总碱度。可见,水不再是“看不见”的,我们要想调节好水,首先要知道他的一些属性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去管理池塘的水质。
投喂技术:
投喂技术分为训食和日常投喂,训食训的好开口率高,至少产量不会很低。以前是通过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来投喂,产量不是很高,但是随着鳝鱼饲料的出现,鳝鱼的产量明显增加了不少,但是饲料和鱼到底喂多少,比例是怎么的。很多人没有明确的数字,一般选择鳝鱼喜欢吃什么就喂什么,鱼和饲料的比例在5:1和2.5:1之间,这样喂的话,鳝鱼的产量不是很高,鱼和饲料的比例控制在2:1到1.5:1为好。
混养鱼种及比例:
鳝鱼网箱养殖套养的鱼种主要是帮助调节水质,因为每一个池塘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没有固定的。在这里我给出一个参考的数据,主要放养花白鲢,黄颡鱼,草鱼,银鲫等。花白鲢主要是为了调节水质,平衡藻相,花鲢一亩15个,一斤3个左右,白鲢50个,一斤3个左右。黄颡鱼一亩放100尾,以提高经济价值和减少鳝鱼饵料的浪费为主。草鱼25尾,一斤3个左右,规格大的可以少放,主要是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银鲫15尾,可以有效的杀灭水体中的蚂蟥,特别是隔年苗的池塘。
药物的使用:
由于人工养殖鳝鱼,投喂量比较大,而大部分鳝鱼是野生的,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鳝鱼的环境又会比较恶劣,细菌病毒繁殖较快。不管是从环境问题还是从鳝鱼体质承受消化问题来看,都需要进行人为的去处理,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药物来处理,怎么合理的去运用药物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在肝胆方面经常使用成分为葡醛内酯和甜菜缄类比其他药物要好。
5、如何养殖黄鳝?
1、池塘
?养殖黄鳝的话,首先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水塘,注意比较安静的地方,然后阳光比较好。土的话一定要是那种比较硬的土壤,然后在池底的话有大概30公分的泥层,这样的话方便黄鳝打洞。
?整个池塘的深度并不需要很深,除掉泥层之外,水深大概有个30公分深就可以了,整个池塘的深度在一米以内,这样的话,也比较方便管理。进水,出水比较方便,不过管道的话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以免黄鳝从管道当中逃跑。
?2、投放
?想要黄鳝养的好,种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是人工驯化的品有那种深黄大斑的黄鳝,或者说金黄小斑的黄鳝,这个在市场上面是最受到欢迎的。还要注意合适的养殖密度,如果养得太密的话,对于黄鳝整体的成长是不利的。最好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如果没有或者说增氧机太少的话,更加不能养的太密。
?3、喂养
?相对来说非常小的黄鳝进食能力不是非常的好,很容易死亡,所以特别是在前期养黄鳝一定要更加精心地进行管理。比如说可以给他们喂一些蚯蚓,或者说其他的虫子。
拓展好文:稻田养黄鳝黄鳝的养殖技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