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象甲 稻象甲危害水稻症状
稻象甲是一种常见的稻瘟病害防治药剂,能够有效地防治稻瘟病,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稻象甲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稻象甲?稻象甲是一种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杀菌剂,主要成分为金属铜和硫酸亚铁,它能够杀灭稻瘟病菌,从而防治稻瘟病。稻象甲一般为深蓝色粉末状,易于溶解于水中,使用方便。
稻象甲的防治作用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它会导致水稻叶片变黄、枯萎,甚至全株死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而稻象甲能够杀灭稻瘟病菌,从而防治稻瘟病,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
稻象甲的使用方法稻象甲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分为喷雾和浸种两种方式。喷雾方法是将稻象甲溶解于水中,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水稻叶片上;浸种方法是将稻象甲溶解于水中,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晾干,然后再进行播种。
稻象甲的注意事项稻象甲虽然能够有效防治稻瘟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稻象甲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不要超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
- 使用稻象甲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接触和吸入药剂。
- 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喷雾器等工具,避免药剂残留。
- 要注意稻象甲的贮存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
稻象甲是一种有效的稻瘟病防治药剂,使用方便,效果显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和正确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防治稻瘟病,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
相关百科知识:稻瘟病(dàoyūnbìng)是由水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细菌**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者会导致全株死亡。
相关拓展:
问:水稻的稻象甲有哪些形态特征?
稻象甲弯渗的形态特征:虫体长约5毫米,暗褐色,密生灰褐色鳞毛,每一鞘翅有10条纵沟,鞘翅近末端有一个灰白色斑点。卵椭圆形,淡**。幼虫白埋局脊色肥胖,弯曲多横皱无足。蛹乳白色至灰色。稻象甲又称水稻象鼻虫,各地发生普遍。主要以幼虫食害稻根,腊尺致使稻株变黄,重的全株枯死。成虫于地上取食稻叶及杂草叶,为害不大。
问:如何杀死成年稻象甲
1、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捕杀或于地面每隔10米放些碎香蕉茎干诱集,每日早晨及傍晚捕杀;3、树下300倍辛硫磷、马拉硫磷浇灌,当天翻土,防光解;
4、叶心灌800倍辛硫磷、马拉硫磷、乐斯本、高氯。..
问:稻象甲用什么药防治
晶体敌百虫、杀螟松乳油、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等药可以防治稻象甲。插秧后排去田水,然后在行间撒施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然后旋耕,可杀死幼虫。稻象甲盛发期,可以在水稻初见虫孔时采用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药剂喷洒防治。
问:稻象甲是什么口器?
管状喙口器稻象甲 [中文名]稻象甲[别名]水稻象鼻虫稻根象甲稻象甲
[学名]EchinocnemussquameusBillberg
[目]鞘翅目
[科]象虫科
[寄主]水稻,瓜类、番茄,成虫偶食麦类、玉米、和油菜
[为害特点]成虫以管状喙咬食秧苗茎叶,被害心叶抽出后,轻的呈现一横排小孔,重的秧叶折断,飘浮水面。幼虫食害稻株幼嫩须根,致叶尖发黄,生长不良。严重时不能抽穗,或造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特征描述]
成虫—体长5毫米,暗褐色,体表密布灰褐色鳞片。头部伸长如象鼻,触角黑褐色,末端膨大,着生在近端部的象鼻嘴上,两翅鞘上各有10条纵沟,下方各有一长形小白斑。卵椭圆形,长0.6~0.9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半透明而有光泽。幼虫长9毫米,蛆形,稍向腹面弯曲,体肥壮多皱纹,头部褐色,胸腹部乳白色,很像一颗白米饭。蛹长约5毫米,初乳白色,后变灰色,腹面多细皱纹
[发生规律]
浙江年生1代,江西、贵州部分1代,多为2代,广东2代。一代区以成虫越冬,一、二代交叉区和2代区也以成虫为主,幼虫也能越冬,个别以蛹越冬。幼虫、蛹多在土表3—6cm深处的根际越冬,成虫常蛰伏在田埂、地边杂草落叶下越冬。江苏南部地区越冬成虫于翌年5—6月产卵,10月间羽化。江西越冬成虫则于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下旬一代幼虫孵化,7月中旬—8月中下旬羽化。二代幼虫于7月底—8月上中旬孵化,部分于10月化蛹或羽化后越冬。一般在早稻返青期为害最烈。一代约2个月,二代长达8个月,卵期5—6天,一代幼虫60一70天,越冬代的幼虫期则长达6—7个月。一代蛹期6—10天,成虫早晚活动,白天躲在秧田或稻丛基部株间或田埂的草丛中,有假死性和趋光性。产卵前先在离水面3cm左右的稻茎或叶鞘上咬一小孔,每孔产卵13—20粒,幼虫喜**在土下,食害幼嫩稻根,老熟后在稻根附近土下3—7cm处筑土室化蛹。生产上通气性好,含水量较低的沙壤田、干燥田、旱秧田易受害。春暖多雨,利其化蛹和羽化,早稻分蘖期多雨利于成虫产卵。年发生l一2代,一般在单季稻区发生l代,双季稻成单、双季混栽区发生两代。以成虫在稻桩周围、土隙中越冬为主,也有在田埂,沟边草丛松土中越冬,少数以幼虫成蛹在稻桩附近土下3—6厘米深牡做土室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善游水,好攀登。卵产于稻株近水面3厘米左右处,成虫在稻株上咬一小孔产卵,每处约3至20余粒不等。幼虫孵出后,在叶鞘内短暂停留取食后,沿稻茎钻入土中,般都群聚在土下深约2~3厘米处,取食水稻的幼嫩须根和腐殖质,一丛稻根处多的有虫几十条发生为害。一般丘陵,半山区比平原多,高燥田比低洼田多,砂质土比粘质土多。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提倡免少耕与深耕轮换,以降低越冬虫源基数。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清除越冬成虫。2.化学防治:在稻象甲为害严重的地区,已见稻叶受害时,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或667m2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ml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ml对水喷雾。每667m2也可用40%甲基异柳乳油175ml配制成毒土撒施在稻田里,药后10天防效高达96%。此外每667m2还可用3%喃丹颗粒剂3kg,撒入田间,还可结合耕田,排干田水,然后撒石灰或茶子饼粉40-50kg。3.防治成虫:用糖醋稻草把诱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