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麦蜘蛛 麦蜘蛛用什么药效果好

2024-06-1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436 次
麦蜘蛛 麦蜘蛛用什么药效果好

什么是麦蜘蛛?

麦蜘蛛是一种黄褐色的小型昆虫,长约1-2mm,又称麦纵卷叶螨,科学名称为Aceriamacrochelus,属于螨虫目,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害虫之一。

麦蜘蛛的危害

麦蜘蛛主要危害小麦和大麦,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叶片被麦蜘蛛叮咬后会出现白色条纹和沿着叶脉卷曲的现象,这些叶片受损后会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麦蜘蛛的防治方法

麦蜘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包括引进天敌和栽培耐旱抗病品种。

天敌作用蚜茧蜂可寄生在麦蜘蛛体内,繁殖后,麦蜘蛛体内的幼虫被吃掉,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赤眼蜘蛛可食用麦蜘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捕食性蜘蛛。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指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杀虫剂作用敌百虫可有效杀死麦蜘蛛,但对人畜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吡虫啉对麦蜘蛛的效果也比较好,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超过规定的浓度和使用次数,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麦蜘蛛的预防措施

麦蜘蛛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容易滋生,在生产实践中,应该加强灌溉,保持土壤湿度,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麦蜘蛛的滋生和繁殖。

麦蜘蛛的繁殖特点

麦蜘蛛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有可能繁殖,但是在高温干旱的夏季,麦蜘蛛的繁殖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在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0%-80%的条件下,麦蜘蛛的繁殖速度最为迅速。

总结

麦蜘蛛是一种危害小麦和大麦的重要害虫,防治麦蜘蛛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在生产实践中,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度,及时清除杂草,是预防麦蜘蛛滋生和繁殖的有效措施。

相关百科知识

天敌(tiāndí)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以捕食或寄生等方式,对其它生物种群起到控制作用的生物。

敌百虫(díbǎichóng)是一种广谱杀虫剂,能有效杀死螨虫、飞虱、白粉虱、蚜虫等多种害虫。

参考来源:

《农业植物保护学》王新**编

《现代农业生产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陈贤康宋建华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相关拓展:

麦蜘蛛(蜱螨目动物)释义:

在我国小麦产区常见的麦蜘蛛主要有两种: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吸取麦株汁液,被害麦叶先呈白斑,后变黄,轻则影响小麦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株苗严重被害后,抗害力显著降低。

问:麦蜘蛛是什么?

麦蜘蛛有麦长腿蜘蛛(PetrobialatensMuller)和麦圆蜘蛛(PenthaleusmajorDuges)两种,属蛛形纲,蜱蟥目。前者发生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各省(自治区);后者多发生于华北南部及长江流域各省(自治区)。

为害状

麦蜘蛛以成、若虫刺吸麦苗汁液,被害麦叶出现黄白色小点,受害麦叶以后变为**,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枯黄,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抽穗,甚至干枯而死。

形态特征麦长腿蜘蛛成虫体长0.4~0.5毫米,体短纺锤形,腹末较尖,全身红褐色,两侧稍黑,足4对,淡橘红色,第一对足比第二、三对足长2倍以上。越冬卵圆球形,淡红色,越夏卵圆柱形,白色。

麦圆蜘蛛成虫体长0.6~0.8毫米,体椭圆形,腹末钝圆,全身红褐至黑褐色,足4对,第一对最长,第四对次之,第二、三对近等长,鲜红色。越冬卵和越夏卵均为椭圆形,粉红色,卵面有5角形网纹。

发生特点

麦长腿蜘蛛在黄淮海地区1年发生3~4代。以成虫或卵在土缝中越冬。翌年2~3月越冬成虫开始产卵。卵孵化后开始为害,4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第二代发生于4月下至5月上中旬。第三代发生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该代成虫产滞育卵并越夏。10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越夏卵前凳孵化,在秋播麦苗上为害,部分发育为成虫并产卵越冬,大部分发育为成虫后直接越冬。麦长腿蜘蛛性喜温暖干燥,温度15~20℃,相对湿度50%以下最适合其发生,以干旱向阳坡麦田发生较重。麦长腿蜘液悔困蛛1天内9~18时为活动盛期,5月高温改为早晚活动,夜间潜伏土缝下。

麦圆蜘蛛生活适温为8~15℃,适宜湿度为80%以上,低洼潮湿、生长茂密麦田发生较重,1天中以8时前,16时以后为活动为害盛期。

两种麦蜘蛛均以孤雌生殖为主,都有群集性和受惊下坠的假死习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浇水时,先振动小麦植株,使蜘蛛落入土面后再浇水,可将其淹死。深耕、人工除草松土等农活,可减少麦蜘蛛的为害。

(2)药剂防治。种子处理可用75%甲拌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4%拌种。按所需药量加种子重量10%的水,然后喷拌于麦种上,搅拌均匀并堆闷12小时后播种。

春季查虫情指导药剂防治可用白瓷盘斜靠麦垄基部,轻轻拍打麦株,将虫振落白瓷盘上,再记数。根据苗龄大小,当每1/3米麦垄有虫50~200头时即应开始药剂防治。每667平方米用40%氧化乐果50毫升对水10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或667平方米用50%硫磺悬浮剂25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常量喷雾;也可用40%乐果75克对细土25千克闹念顺垄撒施。

问:麦蜘蛛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麦蜘蛛是取食麦类叶、茎的害螨,在我国主要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麦长腿蜘蛛主要于北纬34°~43°地区为害,即长城以南、黄河以北的麦区,以干旱麦田发生普遍而严重。麦圆蜘蛛主要发生在北纬27°~37°地区,水浇地或低湿阴凉的麦田发生较重。有些地区两种蜘蛛混合发生。

(1)形态特征

麦蜘蛛一生有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虫态。键胡拦麦长腿蜘蛛雌成螨体卵圆形,黑褐色,体长0.6毫米,宽0.45毫米,成螨4对足,第一对和第四对足发达。卵呈圆柱形。幼螨3对足,初为鲜红色,取食后呈黑褐色。若螨4对足,体色、体形与成螨相似。

麦圆蜘蛛成螨卵圆形,深红褐色,背有一红斑,有4对足,第一对足最长。卵椭圆形,初为红色,渐变淡红色;幼虫有足3对;若虫有足4对,与成虫相似。

(2)发生规律

麦长腿蜘蛛在长城以南的黄淮流域一年发生3~4代,在山西北部一年发生2代,均以成螨和卵在麦田土块下、土缝中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螨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为第一代为害盛期,以滞育卵越夏。成、若螨有群聚性和弱的负趋光性,在叶背为害。麦长腿蜘蛛以孤雌生殖为主,也可部分进行两性生殖。

麦圆蜘蛛一年发生2~3代,以成螨和卵在麦株、土缝或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螨休眠而不滞育,气温升高时即开始活做穗动,为害麦苗。3月下旬种群密度迅速增加稿胡,形成第一个高峰。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其次为害叶鞘和嫩穗,麦圆蜘蛛为孤雌生殖,低洼潮湿麦田发生严重。

(3)防治措施

①倒茬轮作,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杂草,可减轻麦蜘蛛为害。

②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4%的三九一一拌种,一次用药可全季不受害。

③药剂喷雾: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对两种麦蜘蛛均有较好防治效果。在发生初期,每666.7米2用250克石硫悬浮剂对水均匀喷雾,效果也很好,还可兼治白粉病。

④撒施毒土:用5%三九一一颗粒剂或毒土,或用5%乐果毒土顺垄撒施。

问:麦蜘蛛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麦蜘蛛是取食麦类叶、茎的害螨,在我国主要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麦长腿蜘蛛主要于北纬34°~43°地区为害,即长城以南、黄河以北的麦区,以干旱麦田发生普遍而严重。麦圆蜘蛛主要发生在北纬27°~37°地区,水浇地或低湿阴凉的麦田发生较重。有些地区两种蜘蛛混合发生。
(1)形态特征
麦蜘蛛一生有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虫态。麦长腿蜘蛛雌成螨体卵圆形,黑褐色,体长0.6毫米,宽0.45毫米,成螨4对足,第一对和第四对足发达。卵呈圆柱形。幼螨3对足,初为鲜红色,取食后呈黑褐色。若螨4对足,体色、体形与成螨相似。
麦圆蜘蛛成螨卵圆形,深红褐色,背有一红斑,有4对足,第一对足最长。卵椭圆形,初为红色,渐变淡红色;幼虫有足3对;若虫有足4对,与成虫相似。
(2)发生规律
麦长腿蜘蛛在长城以南的黄淮流域一年发生3~4代,在山西北部一年发生2代,均以成螨和卵在麦田土块下、土缝中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螨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为第一代为害盛期,以滞育卵越夏。成、若螨有群聚性和弱的负趋光性,在叶背为害。麦长腿蜘蛛以孤雌生殖为主,也可部分进行两性生殖。
麦圆蜘蛛一年发生2~3代,以成螨和卵在麦株、土缝或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螨休眠而不滞育,气温升高时即开始活动,为害麦苗。3月下旬种群密度迅速增加,形成第一个高峰。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其次为害叶鞘和嫩穗,麦圆蜘蛛为孤雌生殖,低洼潮湿麦田发生严重。
(3)防治措施
①倒茬轮作,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杂草,可减轻麦蜘蛛为害。
②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4%的三九一一拌种,一次用药可全季不受害。
③药剂喷雾: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对两种麦蜘蛛均有较好防治效果。在发生初期,每666.7米2用250克石硫悬浮剂对水均匀喷雾,效果也很好,还可兼治白粉病。
④撒施毒土:用5%三九一一颗粒剂或毒土,或用5%乐果毒土顺垄撒施。

问:麦蜘蛛具有群集性和()。

D

问:麦蜘蛛的防治方法

麦蜘蛛的控制要加强农业防治措施,重视田间虫情监测,及时发现,争取早治,消灭点片时期。⑴麦收后深耕灭茬,可大量消灭越夏卵,压低秋苗的虫口密度。
⑵适时灌溉,同时振动麦株,可有效地减少麦蜘蛛的种群数量。
⑶轮作倒茬,避免麦田连作,可减轻麦蜘蛛的为害。⑴拌种用75%甲拌磷(3911)乳油100~200毫升,兑水5千克,喷拌50千克麦种,对两种麦蜘蛛防效均较理想。
⑵田间喷粉3%混灭威粉剂,或1.5乐果粉剂或1.5%甲基1605粉,每亩1.5~2千克。
⑶田间喷雾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倍,或用50%马拉硫磷2000倍,亩施75千克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