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青菜叶子有黄斑(青菜叶子有黄点点什么原因)

2024-06-1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978 次
青菜叶子有黄斑(青菜叶子有黄点点什么原因)

对于黄瓜种植户来说,靶斑病(小黄点)是大家最头疼的事情了,这因为靶斑病不但难于诊断难于治疗,更是由于靶斑病能造成黄瓜落叶90%以上,致使黄瓜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黄瓜靶斑病,用嘧菌酯,百菌清,苯菌灵,咪鲜胺,腈菌唑,中生菌素,噻唑锌,硝基腐殖酸铜喷雾防治。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擅长领域植保技术、土壤管理)

靶斑病危害,建议使用肟菌戊唑醇或氟硅唑或苯甲丙环唑防治。

卢芃源(河南省郑州市——擅长作物黄瓜、番茄、萝卜)

注意靶斑病危害,防治可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肟菌酯戊唑醇,氟硅唑,氟环唑,己唑醇。戊菌唑,露娜森加上喹啉铜防治。

吕兰华(山东省聊城市——擅长作物黄瓜、茄子、辣椒)

靶斑病,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氟嘧菌酯乳油2000—4000倍液等喷施防治。

知识小课堂——黄瓜靶斑病

危害症状

又称为黄瓜“黄点子病”,主要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多在盛瓜期,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再向上部叶片发展。叶片上的病斑主要有3种表现:一是小斑型病斑,发病初期产生黄色至黄褐色小斑点,病健分界处明显,有时病斑会穿孔,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呈水浸状;二是大斑型病斑,病斑呈圆形至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灰褐色至深灰色,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枯死;三是混生型病斑,同一叶片上产生大斑型和小斑型病斑。

发病规律

发病时期。保护栽培多在进入采瓜期初见发病,仅限于个别温室和个别植株;进入盛瓜后期,病情迅速蔓延,发病程度加重,引起部分棚内黄瓜提前拉秧。春保护地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后病情迅速扩展,至5月中旬达发病高峰。

气候因素。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病;气温25~27℃,湿度饱和的条件下发病重;温差大也有利于发病。

栽培因素。土壤肥沃,底肥充足,黄瓜植株生长健壮的田块,靶斑病发生较轻;肥力不足,土壤贫瘠,植株长势较弱,叶片色黄,质地较薄,则发病严重。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田间湿度较大的田块,往往发病较重;保护地中缓冲室及过道附近发病明显较轻;灌后遇雨,发病重。病原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原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农业防治

定植田与非瓜类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合理灌水,保护地放风排湿,减少结露机会,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萌发及侵入扩展的温湿度条件。早期摘除病叶。在黄瓜拉秧后,清除田间病残体。

参考防治药剂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60-100克/亩喷雾

22%嘧菌·戊唑醇悬浮剂(低毒)使用27-32毫升/亩喷雾

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低毒)使用30-50毫升/亩喷雾

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低毒)使用20-30毫升/亩喷雾

40%苯甲·醚菌酯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2200-3700倍液喷雾

30%烯酰·咪鲜胺悬浮剂(低毒)使用600-800倍液喷雾

400克/升戊唑·咪鲜胺水乳剂(低毒)使用1000-15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