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阳光玫瑰白粉病用药 阳光玫瑰白腐病

2024-06-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149 次
阳光玫瑰白粉病用药 阳光玫瑰白腐病

阳光玫瑰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但是它们也会受到白粉病的侵袭。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常见于温暖潮湿的气候下。如果不及时治疗,白粉病会破坏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美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阳光玫瑰白粉病用药:

1.硫磺粉

硫磺粉是一种常用的杀真菌剂,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将硫磺粉均匀地撒在叶面上,注意不要撒太多。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硫磺粉的使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平方米使用20克左右。

2.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将多菌灵溶解在水中,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多菌灵的使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平方米使用10克左右。

3.拉丁

拉丁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对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将拉丁溶解在水中,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拉丁的使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平方米使用5克左右。

4.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杀菌剂,对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将生物农药溶解在水中,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生物农药的使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平方米使用10克左右。

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是防治阳光玫瑰白粉病的关键。同时,也要注意植物的日常护理,保持通风、透气、干燥的环境,避免植物过度生长和过度浇水,以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相关拓展:

玫瑰白粉病释义:

玫瑰(月季)是云南省鲜切花栽培的大宗种类,种植品种200余个,以卡罗拉、黑魔术、维西利亚、假日公主、雪山、彩纸、紫金灵等为主,99%以上都是保护地栽培,加上花卉生产周期长,重茬连作现象普遍,棚内小气候温暖湿润,花卉病害发生严重。其中玫瑰(月季)白粉病是切花玫瑰(月季)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对玫瑰(月季)危害较大,是农户一年四季都在防治的常规病害。病害发生轻时使玫瑰(月季)生长减弱,嫩叶扭曲变形,花姿不整,影响生长和失去观赏价值;发生严重时造成玫瑰(月季)早落叶,花蕾畸形或不完全开放,连续发病则使玫瑰(月季)枝条干枯或整株死亡,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问:大家好!玫瑰花的白粉病怎么医治?

玫瑰花得了白粉病可以用粉锈宁来控制。粉锈宁又称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粉锈宁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防治玫瑰花的白粉病,可以用15%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1次,连喷2-3次。

问:阳光玫瑰珠子表皮发白怎么回事

阳光玫瑰珠子表皮发白的原因是埋尺锋发病。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阳光玫瑰珠子感染白粉病并后表皮会出现部分区困胡域呈现弯晌发白。阳光玫瑰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植物。

问:阳光玫瑰葡萄小苗不长怎么办?

如果阳光玫瑰葡萄小苗不长,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光照不足:阳光玫瑰葡萄需要充足的阳雹手光才能正常生长。如果小苗生长的位置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就会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滞。
2.缺水或过度浇水:阳光玫瑰葡萄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如果过度浇水或缺水,都会影响小苗的生长。
3.缺少养分: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足,阳光玫瑰葡萄小苗就会生长缓慢或停滞。
4.病虫害:某些病虫害,如白粉病、蚜虫等,可能会危害阳光玫瑰葡萄小苗,导致生长不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源指嫌,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将阳光玫瑰葡萄小苗移动到阳光充足的位置,保证每天充足的阳光照射。
2.控制浇水的量,确保小苗得到适量的水分。
3.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或化肥,为小苗提供必要的养分。
4.定期检查小苗,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以使用适合的杀虫剂或除草剂进行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阳光玫瑰葡萄小苗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因地域、气候、土壤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逗李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可以向园艺师或农业技术人员寻求帮助。

问:阳光玫瑰怎么去粉?

\u003cp\u003e如果设施内有白粉病,设施内白粉也是一个问题,可用乙嘧酚磺酸酯+露娜森+抑霉唑,加上助剂,用水量要够,白粉孢子在水中会涨破死亡,它是容易在干燥环境下发生,如果抗性较强,则3-5天后再使用吡唑·戊唑醇或者氟嘧菌酯·戊唑醇。没有的话这个时间段也可以防一下。同时撤地膜。硫磺属多功能药剂,除有杀菌作用外,还能杀螨和杀虫。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和叶螬等,持效期可达半月左右。蔬菜使用硫磺胶悬剂主要用于防治瓜类白粉病。
如黄瓜、甜瓜(香瓜)、南瓜等,使用时将50%硫磺胶悬剂稀释成200-4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一般发病轻的用药2次,发病重者用药3次。硫磺本身作用不活泼,内服后变成硫化物及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