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的改良方法有哪些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过量的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等盐分,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壤结构松散、水分无法保持等问题,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为了解决盐碱地问题,农业专家们提出了多种改良方法,包括:
一、土地改良
1.深翻土地:通过将土壤深度翻耕,使得盐分分布更加均匀,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土壤结构。
2.施肥:盐碱地中缺乏养分,需要施加有机肥或矿物质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3.灌溉:采用间歇灌溉或滴灌等技术,减少过量的灌溉,避免过多的水分蒸发,从而减少盐分在土壤中的积累。
二、植物改良
1.耐盐植物:选择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植物,如芦苇、碱蓬等,能够在高盐度的环境下生长。
2.绿肥植物:种植绿肥植物,如苜蓿、豌豆等,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减少盐分在土壤中的积累。
3.轮作休耕:通过轮作休耕的方式,让土地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从而减少盐分的积累。
三、生物改良
1.菌肥:通过种植一些菌肥作物,如蚕豆、豌豆等,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从而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结构。
2.生物制剂:利用生物制剂,如固氮菌、溶磷菌等,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3.农药:在盐碱地种植农作物时,需要使用一些防治盐碱地害虫和病菌的农药,如氟吡呋喃等。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如何判断土壤是否为盐碱地?
答案:可以通过土壤测试仪器进行测定,盐碱地一般具有高盐度、高碱性和低养分等特征。
问题二:如何选择适合盐碱地生长的作物?
答案:可以选择一些耐盐性强的作物,如芦苇、碱蓬等,也可以选择一些绿肥植物,如苜蓿、豌豆等。
问题三:如何减少盐分在土壤中的积累?
答案:可以通过适当的灌溉和施肥,以及种植绿肥植物和轮作休耕等方式,减少盐分在土壤中的积累。
问题四:如何提高盐碱地的产量?
答案:可以通过深耕、施肥、灌溉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率,同时选择适合盐碱地生长的作物,如芦苇、碱蓬等。
问题五:如何防治盐碱地害虫和病菌?
答案:可以使用一些防治盐碱地害虫和病菌的农药,如氟吡呋喃等。
盐碱地的改良方法有哪些当中提到的农药:氟吡呋喃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盐碱地害虫,如蚜虫、粉虱等。
参考来源:
1.《盐碱地改良技术》(刘瑞华等著)
2.《农业生态学》(李国祥等著)
3.《土壤肥料学》(刘振华等著)
问答拓展:盐碱荒地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我国约有0.2亿公顷盐碱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尚未开发的盐碱荒地。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盐碱地、扩大果树种植面积、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在盐碱地建园时,首先必须进行土壤改良,建园后,还应经常保持合理的改土措施。
(1)设置排灌系统。排水防涝,灌溉洗盐。在有水利设施的地区,引淡洗盐是改良盐碱地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是盐分运动的一般规律,也是盐分在土壤中积累和淋溶的主要方式。
在果园顺行间每隔20~40米挖一道排水沟,一般沟深1米,上宽1.5米,底宽0.5~1.0米。排水沟与较大较深的排水支渠及排水干渠相连,各种渠道要有一定的比降,以利于排水畅通,使盐碱能排出园外。园内能定期引淡水进行灌溉,达到灌水洗盐的目的。若土壤含盐量达到0.1%,还应注意长期灌水压碱、中耕、覆盖、排水,防止盐碱上升。
(2)放淤改良盐碱地。放淤(淤灌)就是把含有泥沙的河水,通过渠系统输入事先筑好畦埂的田块,用降低水流速度的办法,使泥沙沉降下来,淤垫土壤。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改良低洼易涝地和盐碱荒地,而且可以应用在改良沙荒地及戚乱其他瘠薄地。我国黄河中下游和中上游地区链知不少地方应用了放淤措施以改良盐碱地。
(3)深耕施有机肥。有机肥除含有果树需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机酸。有机酸与碱起中和作用。同时,随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将会得到改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肥力,减少蒸发,防止返碱。实践证明,土壤有机质增加0.1%,含盐量约降低0.2%。
(4)地面覆盖。地面铺沙、盖草或其他物质,可防止盐碱上升。如山西省文水县葡萄园干旱季节在盐碱地上铺10~15厘米的沙,或覆盖15~20厘米的草,可起到保墒、防止盐碱上升的作用。
(5)营造护园林和种植绿肥作物。种植抗盐碱的护园林可以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防止土壤返碱。种植耐盐碱的绿肥作物,除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外,绿肥的枝叶覆盖地面,可减少地面蒸发,抑制盐碱上升。试验证明,种植抗盐碱的田菁1年,在0~30厘米的土层处,盐分可由0.65%降至0.36%,如果结合排水洗碱,效果更好。选用耐盐碱的树种、品种、砧木等,也可提高果树自然抗盐碱能力。
(6)化学改良剂。可施用化学改良剂,如石膏、磷石膏、含硫或含酸的物质(如粗硫酸、高唤档矿渣硫磺粉等)、腐殖酸类及巧施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等),均能改良盐碱。
问答拓展:盐碱地如何改良?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如下: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衡差渍化。
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
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顷拦判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化肥给土壤中增加氮磷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耐盐力。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无机肥可增加作物产量,多出秸秆,扩大有机肥源,以无机促有机。
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雀改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而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好。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且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作用。
问答拓展:盐碱地怎样改良
盐碱地改良方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深耕改良,地块深耕处理,大概30-40厘米的深度,土壤尽量处理的细一些,纵横多次进行。二是用生物改良法,种敬首植一些耐盐的植物,例如白蜡,枸杞或者月信稿芦季等。三是用泡田改良法,建议排水和灌水分开的系统,控制好水分,在地块中灌水,滑带浸泡两天后排出,重复两三次晾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