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最好防治方法(大葱锈病的防治方法)
锈病是园林植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是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北方地区,锈病主要危害海棠、梨、山楂、杨树、紫叶李、松柏等观赏植物。
【1】发病症状
锈病主要危害植物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嫩枝和果实。病株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有的呈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有的呈蜜黄色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
【2】发病规律
病菌是转主寄生锈菌,在龙柏、桧柏上形成冬孢子堆,该菌无夏孢子,故不能再侵染,每年只侵染1次。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阶段寄生于梨、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等植物上。病菌以菌丝体在龙柏、桧柏等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早春越冬菌丝产生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海棠、梨等植物叶片上侵染危害,10~14天叶面形成性孢子器,约28天叶背产生锈孢子器,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8~9月锈孢子成熟后由气流传播到龙柏、桧柏上,侵染针叶和嫩枝后越冬,早春温暖多雨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控制菌源,防治转主寄生植物锈病。避免将海棠、梨、木瓜、山楂等植物周围,尽量避免种植桧柏等转主寄生植物,应相距2.5~5km或至少主栽植物应位于上风头,以减少互相传播。
(2)结合修剪,在2~3月适当剪除桧柏等寄主上的重病枝,修剪后可喷2至5度石硫合剂,减少侵染来源。
(3)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淇林田钧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