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怎样栽植?栽植以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这一篇农资内容会给全国农资人分享“节能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怎样栽植?栽植以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但愿对网友们有些许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温室内栽培厚皮甜瓜,为提高土壤温度、改善群体和个体的光照条件,要采用南北方向、宽窄行、起垄栽培。宽行90~100厘米、窄行40~50厘米,早熟品种株距40厘米,每667米2栽2400棵左右,晚熟品种株距50厘米,每667米2栽2000棵左右,比较适宜。
(1)栽之前,首先要整地施基肥。厚皮甜瓜根系发达,整地时一定要深翻土壤30厘米深。
结合深翻,每667米2撒施碎草500千克,施腐熟的优质圈肥4000~5000千克,腐熟的鸡粪800~1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50千克,硼肥2~3千克。撒肥后均匀喷施2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药液50~60千克,防治地下害虫。
耙平耙细,无明暗坷垃,后整畦。每140~150厘米宽整1个南北方向M形高垄畦,畦垄高25厘米,小垄宽30厘米,2个小垄之间有宽30厘米、深15厘米的浇水沟,2个M形高垄畦之间有宽50~60厘米、深25厘米的沟形操作行。
(2)进行高温闷室。畦整好以后灌透水,室内分3~4堆点燃硫磺粉2000克,或80%的敌敌畏300~400毫升,封闭温室,闷室10天左右,铲除室内残留病菌、害虫和根结线虫。
(3)苗床喷药。定植前7天和移栽前1天,苗床要分别细致喷洒3000倍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或3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或700倍72%克露+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取出电加温线。
(4)降温炼苗。白天床温20~25度,夜温13~18度,5~7天后栽植。
栽植时,室内10厘米地温应稳定在15度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13度。如果温度达不到要求,则应提前7天左右在夜间加盖温室覆盖物保温或点火加温。
栽植之前先按株距在畦垄的正顶部位挖穴,栽植时最好选寒流刚过的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随即将带土坨的秧苗轻轻稳放入穴内,注意秧苗栽植不要太深,土坨顶面与土垄面相平即可,这样有利于缓苗。水渗后浇灌5000倍96%天达恶霉灵+1000倍“旱涝收”药液,务必使药液浸过土坨,以利预防根部病害发生、促进扎根。
下午或第2天中午,穴温提高后进行封穴,结合封穴,每个栽植穴内撒施30~50克有机生物菌肥,细致中耕松土,覆盖地膜,封严地膜口。
种植厚皮甜瓜的时候,该怎样抗重茬呢。
厚皮甜瓜肉厚而且香脆甜,外观漂亮,耐运输性好,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的水果。
一般来说就是前期缺水后期过量浇水都会造成瓜果开裂。就是说前期和后期的温润处理不不当,过旱或过湿都会影响它的开裂。现在甜瓜的品种很多,它们各有各的习性,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的。甜瓜顶端裂缝是生理**害,主要发生在膨大期或是快要成熟时。
下面一起来看看厚皮甜瓜顶端裂缝的原因。
在甜瓜伸蔓期温度管理不当。
因白天温度太低,使得白天与夜间没有了一定的温差,或是氮肥施用过多等,都会引起蔓子徒长,花芽分化不好,坐主的瓜脐部大,到后期生长中随着甜瓜的膨大,及快要成熟时发生甜瓜顶端有裂缝。
蘸花药剂浓度过重。或者是瓜胎上附着的药液过多,瓜脐因蘸花使用不当,在生长过程中瓜脐明显大,随着着果实的膨大,它顶端就会出现小的裂缝,等甜瓜快要成熟时顶端就开始出现裂缝。
在果实生长过程中,土壤忽干,忽湿,水分的供应不均衡。另一方面,甜瓜在膨大时氮肥过量,不注重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造成皮层韧性和硬度降低,果实发育不良,也会引起甜瓜顶端裂缝。
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于是逐个找原因尝试。后来的甜瓜裂缝现象也就不怎么发生了。
自用也能够满足,有富余时也投入市场。
总结,合理的施肥,掌控好温度的管理,采取小水少肥,勤浇的方法,使土壤不干,湿润为宜,让甜瓜生长平衡,不出现徒长现象。
在蘸花后,用手指弹击瓜蔓,去掉多余的药液,以减少裂瓜的机会。建议多喷施中微量元素钙,硼,镁叶面肥来从叶片上补充养分,也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甜瓜又称香瓜、哈密瓜等。是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
茎、枝有棱。卷须纤细,单一,被微柔毛。
叶柄长具槽沟及短刚毛。叶片厚纸质,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花单性,雌雄同株。
雄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纤细。花冠**。雌花:单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长椭圆形。果实的形状、颜色因品种而异,通常为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平滑,有纵沟纹,或斑纹,果肉白色、**或绿色,有香甜味。种子污白色或黄白色,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尖,表面光滑。
选用生长势强、优质、高产、早熟的极品白玉、景甜1号和景甜208等甜瓜优良品种。
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浸入50~55℃温水中并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30℃时停止搅拌,浸泡6~8h(小时)后捞出并用清水洗去种子表面的粘液,然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出芽后即可播种。此法既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又可促进种子吸水发芽。
在日光温室内育苗,甜瓜的播种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苗床在整地施肥的同时喷洒适量的多菌灵,杀菌消毒。
整地浇水后即可播种,一般采用撒播,种子要撒匀,以便出苗后移植,其上覆土约05cm,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然后再盖1层薄膜。保持苗床的湿润,见干浇水。
砧木品种选用白籽南瓜甜砧1号,比甜瓜种子晚播4~5d(天)。苗龄30~40d(天)。
当砧木子叶展平,甜瓜一叶一心时进行嫁接。嫁接前一天先将苗床浇透水,以增加土壤及空气湿度,便于嫁接时移植。
嫁接采用靠接法:先取砧木苗,用竹签拨掉砧木苗的生长点,然后在子叶下侧05~10cm处,用刀片以45°角向下斜切,切至胚轴1/2、再在甜瓜的子叶下方1cm处呈30°角向上斜切,深入胚轴3/5,甜瓜的切口长度与砧木切口长度要相当,然后将砧木与甜瓜切口靠紧,并调整砧木子叶与甜瓜子叶呈“十”字形,防止相互遮阴,然后用嫁接夹固定接口处。
嫁接完成后,将嫁接苗放置于拱棚内,盖上塑料薄膜、保温被等,并注意通风换气和调节棚内的温湿度。一般嫁接后1~3d(天),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7~20℃,之后通过增加通风量使温度逐渐降低,保持白天20~25℃,夜间16~18℃,嫁接后7~10d(天)即可揭去薄膜,进行正常管理。
2采用秸秆生物发酵(反应堆)、定植。
技术秸秆生物发酵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甜瓜大田栽培采用内置式,此技术可提高空气中CO2的浓度,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甜瓜的产量,改善甜瓜的品质,同时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地温3~5℃,使甜瓜提前10~15d(天)上市。每667m2用秸秆(玉米秸、麦秸均可)3000~5000kg、菌种15~20kg。
操作方法: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100cm,小行距60~80cm,先在小行(种植行)下开沟,沟宽60~80cm、深20cm,沟中铺放秸秆30cm厚(高出地面10cm),沟两头露出10cm秸秆茬以便进氧气,然后把处理后的菌种与麦麸等拌匀后撒在秸秆上,再覆盖20~25cm厚的土,形成种植垄。在大行中浇水浸透秸秆,3~5d(天)后用12号钢筋在定植穴上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20d(天)后定植瓜苗、打孔,缓苗后盖膜并在瓜苗周围打上孔。
邹城地区甜瓜定植期以4月下旬为宜。
一般当10cm处的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定植时在垄表面开沟栽苗、浇水、覆土、扣小拱棚。
小拱棚的规格为棚底宽20~22m棚高80cm以上,棚长根据需要而定,最长不得超过30m,拱棚上覆盖薄膜。植株缓苗后注意通风,防止高温烧苗。
甜瓜多平地爬蔓生长,一般每667m2栽2200~2400株。
由于甜瓜定植时的气温较低,水分蒸发少,在浇过定植水后应注意保温,控制浇水。
定植后直到第1个雌花开花前,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7~10d(天)浇1次水,浇水过多,易造成植株徒长,延迟结果。开花期不旱不浇水,防止浇水过多造成落花落果。
待坐果后,适当多浇水,一般5~7d(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采收前10d(天)停止浇水,采收期不旱不浇水,以求尽量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缓苗后分次中耕,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硕丰481(天然芸薹素内酯),可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到伸蔓期,可结合浇水追施1次含氮量较高的三元复合肥。
甜瓜膨大期每667m2施硫酸钾15kg、磷酸二氢钾20kg,增加甜瓜的养分供应,促进果实快速膨大。生长期内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甜瓜以孙蔓结瓜为主,采用多蔓整枝法。在主蔓4叶时摘心,子蔓长至7~8叶时再次摘心,促进孙蔓长出从而开花结果,子蔓上第4节以内孙蔓也应及早摘去,第4节以上的孙蔓开始留瓜,每株留6~8个果,幼瓜坐住后,再对孙蔓摘心,促进养分向幼瓜输送,促进幼瓜膨大。
坐瓜后顺其自然生长不再整枝。
甜瓜为雌雄同株异花作物,由于早春气温低、昆虫较少,一般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甜瓜的坐果率。
在雌花开放后,当白天气温升至20℃时,选当天开放的雄花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授粉后7d(天)左右,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选瓜留瓜,除去多余的花和幼瓜。
采用农业、物理和化学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尽量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以免造成药害和污染环境。采用高垄栽培,覆盖地膜,尽量避免在低洼处种植。
在田间悬挂黄板、频振式杀虫灯以诱杀害虫。
甜瓜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疫病等,白粉病可选用2%抗霉菌素120(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1%武夷菌素水剂100~15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疫病可选用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每隔7~10d(天)喷1次连喷2~3次。
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等,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白粉虱可选用10%噻嗪酮(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防治。
,有什么方法鉴别呢怎样才能知道是不是已经成熟了,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根据果实发育时间鉴别。根据品种从开花到成熟所需时间确定。
在授粉时开始挂牌,注明日期,根据生长季节的气候条件和本品种的生育期判断其成熟度。。
2根据果实外观特征鉴别。
成熟的果实外观有固定的品种特征。例如,果实的颜色及网纹特征等。
3根据果实硬度鉴别。成熟的果实硬度发生变化,有的品种变软,果皮有一定弹性,特别是果脐部分首先变软。
4根据果实香味鉴别。凡有香味的品种,成熟的瓜才有香味,未熟的瓜不散发香气。
5根据果柄离层鉴别。有的品种成熟时,果柄处产生离层,易自然脱落。未熟瓜不产生离层。
6根据卷须及叶片变化鉴别。有的品种在果实成熟后,坐果节的卷须干枯,坐果节叶片叶肉失绿。
7水浮鉴别法。果实成熟时,整瓜比重较小,能浮于水面。
8品尝鉴别法。切开1--2个果实品尝,鉴别其成熟度,确定一批瓜的采收时间。
该品种是根据南方地区多雨、弱光、昼夜温差小的气候特点选育而成的优良厚皮甜瓜品种。早熟,长势稳健,耐溼性强,抗白粉病和蔓割病。
雌花多,坐果性好,果实高圆形,果皮乳白色,有透明感,果肉雪白,肉厚35-40厘米,肉质细嫩,风味佳。耐贮运,雌花开放40天左右成熟,单瓜重10-12公斤,中心糖15%-16%,最高可达18%。
1、培育壮苗。育苗移栽是南方厚皮甜瓜获得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般在大棚或日光温室内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播期以2月中下旬为宜,苗龄35天。。
2、大棚加宽幅地膜双覆盖。
双覆盖对幼苗提早定植、活棵和生长,避开7月份高温高溼天气都十分有利。另外还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棚内空气溼度可比外界降低10%-20%,有利于控制病害发生。。
3、深耕高畦,施足基肥,全畦覆盖。
耕作层要求深达40厘米,每亩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素25公斤,过磷酸钙、硫酸钾各30公斤,肥料分两次分两层施入土壤。做成04米高畦,畦宽1-12米,打足底水后覆膜。
4、适时定植,合理密植。单蔓整枝立架栽培,每亩栽1800-2000株,双蔓整枝栽培密度是单蔓整枝的一半。
5、整枝打杈,保花保果。单蔓整枝,一般在主蔓9-12节留果,8片叶以下子蔓全都摘除,植株叶片数达25-30片时打顶摘心,子蔓雌花前留一叶摘心,花期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果,当瓜有鸡蛋大时每株节位相邻的选留2个果。
7、适时采收,保证商品瓜质量。⑴根据品种熟性记载天数进行采收。⑵成熟果色泽鲜艳、果蒂部形成环状裂纹、果实散发浓郁香味、著瓜节卷须干枯。
在甜瓜生产中,环境条件不适、水肥和其它管理不当都会导致果实发育异常形成畸形果。。
扁平果果实横径明显大于纵径的果实,在圆球形或近球形品种中表现突出。
产生原因:幼果生产前期纵向未能充分发育。植株营养生长弱,叶形小,叶片面积不足,果实生长因得不到充足的同化养分而受阻。结果节位低,结果发育处于较低温度。夏季高温下也易形成扁平果。花期为促使坐果而控水,后期为促进果实膨大而大量灌水施肥,更易形成扁平果。。
防治方法:①调节栽培季节和改善设施栽培的光温条件,使果实发育处于正常温度,前期适宜温度23--24℃,果实膨大期理想温度27--30℃。
②控制结果部位,使其在适宜部位结果,保证果实发育期间得到充足的同化营养。③植株生长势差的可以推迟结果,必要时摘除节位的幼果促进植株营养生长,而后促进其结果。
④开花坐果期要注意水分供应,控水不可太狠。。
长形果与扁平果相反,果实纵径明显大于横径,在圆球形、椭圆形等品种中表现突出,对外观影响较大,多数果实果肉较薄、含糖量较低。
产生原因:高节位结实,功能叶片大,初期生长速度快,纵径发育充分,但果实膨大后期,由于植株早衰或叶部发生病虫害,功能叶面积骤减,养分供应不良,导致横径发育不好,形成长形瓜。。
防治方法:①适当降低坐果节位。
②加强坐果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植株早衰。③加强叶部病虫害防治,维持叶片功能。
④整枝控制不可太严,全株始终保留1--2个生长点,促其不断形成新叶,防止叶片过早衰老。。
小果发育正常的果实大小无多大差别,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发生一部分个体特小的果实,果重不及200克的均称为小果。
产生原因:植株生长过于衰弱。低节位上早期所结的果实,由于功能叶片不足,果实得不到充足的同化营养而不能正常发育。放任生长,植株结果数太多,养分分散,果形变小。植株营养生长过旺,不能及时坐果,而后在高节位上所结的果实会因营养不中而成为小果。。
防治方法:①前期加强肥培管理,促进营养生长。
②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合理整枝,控制结果部位。一般每株蔓留1--2果。
③植株生长势弱时可摘除幼果,促进营养生长,推迟结果。④对生长旺盛的植株,应采用人工授粉,促进其坐果。
在每天上午6--8时,用当天开的雄花去点当天开的雌花,轻轻碰2次,进行人工授粉。。
裂果在果实表面形成大而深的裂口,裂口难以愈合,严重影响品质。
产生原因:裂果是果实表面硬化后,内部发育剧烈而发生的,裂果的发生受果皮硬化程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天晴日光强时,表皮就会发生硬化,阴雨天浇水太多,植株吸水后会引起裂果。保护地栽培的,在通风换气时,表皮遇到冷风也容易硬化,引起裂果。
防治方法:①先用采前裂果少的品种。②合理灌水,注意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在膨大期少灌水,果实生育后期多雨地区要加强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控制果实膨大期以后的水分供应。
③保护果实附近叶片健全,防止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在果实上盖草、盖叶,以免果皮提早硬化。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