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用什么拌种好(马铃薯切种拌种)
一)种子处理:
1、选用良种:选用高产、抗病性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特别要首选脱毒马铃薯。
2、种薯处理:
消毒。使用40‰的福尔马林1份兑水200份,喷洒薯堆或种薯5分钟,用薄膜覆盖闷蒸2小时,再摊成薄层,通风晾干。
切块。切块重量25克以上,带有1~2个芽眼,切后用草木灰拌种。
催芽。打破休眠进行催芽在室内进行,薯块铺放30厘米左右厚,上盖湿土,保温10℃~15℃,待芽长出为止(约0.5~1.0厘米),可用0.5~1.0单位赤霉素处理5~10分钟后,适温催芽。将薯块集中堆放,用塑料布盖好保温,待芽长出2毫米左右,即可播种。
(二)播种
适时播种:春季种植,一般在晚霜前一个月左右,外界温度稳定在5℃以上即可播种。争取适时早播,提早上市,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年天气条件具体确定。
(三)施肥: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和中期需肥量较大,为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必须重施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15公斤(或草木灰100~200公斤),充分混合后,进行窝施或沟施。
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施肥原则是:基肥要足,酌情施用种肥,追肥要勤,氮、磷、钾要合理,镁肥不能缺,根部施和叶面施相结合。
田间管理:苗齐后,可进行第一次除草,结合小培土进行,10天后进行第二次培土、除草,保障排水畅通。根据薯苗生长情况可适当追施一定量的尿素或根外追肥。
巧施追肥:追肥要早要巧,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时,结合中耕培土,用腐熟人粪尿500~700公斤对水浇施;第二次在现蕾期,可亩施黑加白生物肥或专用复混肥10~15公斤。
叶面喷肥:从马铃薯幼苗开始展叶时起,每7~10天叶面喷施1次0.1%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1000倍三十烷醇混合液,连喷3~5次,均匀喷湿叶片,以促进株苗健康发育。
苗期管理:每日上午8-10时在棚内温度达到18℃以上时,要通风换气,使棚温控制在25℃以内;扣棚土豆出苗期每日上午9时前全田巡查一遍,出土后及时破膜以防烤苗。
团棵前茎叶的生长量不大,但展叶速度很快。团棵后茎叶生长量猛增,并开始形成侧枝。为了满足发棵期对养分和水分的大量需求,团棵前要浇水追肥,是为块茎的形成和淀粉积累打基础的时期。
现蕾至开花期的马铃薯分枝性较强,生长过旺和密度过大,会影响地下部分发育,应及时进行疏枝,增强通风透光。在花蕾形成期,及时摘除花蕾,避免养分消耗,促进养分集中供应块茎,增强产量。此期是马铃薯需水最敏感的时期,同时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若棚内温度太高不利于结薯和块茎的膨大,此期放风降温是拱棚马铃薯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18-21℃的适温,对块茎的形成和膨大最为有利。在做好通风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水肥管理,可以用0.1-0.3%的硼砂或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并进行第三次灌水。
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齐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浅。并结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
除草:马铃薯属茄科作物,对阔叶杂草除草剂较为敏感,在除草剂选择应用上,要以安全为主,防止因除草剂选择不当造成药害减产。阔叶杂草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
防治病虫害:为害马铃薯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块茎蛾和蚜虫以及蝼蛄蛴螬,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进行综合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用药防治等。
病虫害防治措施:苗期前(开盘前)应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潜叶蝇、霜霉病,蕾薹期应重点防治霜霉病,初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结荚期注意防治蚜虫。用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适时收获马铃薯当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种皮呈黑褐色或黄色时为适宜收获期。你说的这个是植物大战僵尸吗?你可以看一下,上面都有介绍拌种过量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建议发芽长成幼苗后及时移栽至肥沃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因为ga可以促进生长素iaa的分泌,促使根系生长,所以必须保证根际营养
现在拌土豆种用药最好您好!土豆拌种,可以用可保可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ml+亮盾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ml兑水3斤,喷洒于200斤切好的薯块上,凉干后播种!促进出芽,苗齐苗壮,防病治虫,效果很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