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怎么得来(玉米纹枯病症状)
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属于土传病害,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侵染玉米,最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气候条件适宜会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迅速发展,灌浆期表现最为严重。
二、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主要侵害玉米的叶鞘,其次是叶片、甚至为害果穗和苞叶。发病特别严重时,也能侵入的茎秆。发病初期,最先在基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由灰绿色逐渐变成白色至淡黄色,后期变为红褐色云纹斑块。叶鞘受害后,病菌常透过叶鞘而为害茎秆,形成下陷的黑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常出现很多白霉,即菌丝和担孢子。当环境条件适宜,病斑迅速扩大发展,叶片萎蔫,植株似水烫过一样呈暗绿色腐烂而枯死。
三、发病条件1、品种
不同玉米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有研究表明植株低矮、阔叶的玉米品种对玉米纹枯病的抗性较低,发病率略高。
2、气候因素
当温度超过24℃,田间湿度大于90%,最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一般,东北地区7-8月份湿度和温度较高,是玉米纹枯病的高发期。
3、田间管理
玉米连作田块、土壤中积累的菌源量大,发病重。高肥水条件下,玉米生长过旺,种植密度过大,增加了田间湿度,透风透光不良,容易诱发病害。
四、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应选择叶片大小适中,株型收敛的抗病品种。
2、科学施肥:化肥结合有机肥施用,氮肥适量,注意补施钾肥、锌肥。
3、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不要过密,可以采用大垄双行等高光效模式。
4、加强田间管理:洼地积水的及时排涝。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带出田外销毁。
6、轮作倒茬:病害严重地块,秋季深翻或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如大豆、花生等。
7、适时药剂防治:当田间病株率在3-5%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100-15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50-60千克,对准发病部位均匀喷雾。7-10天再用药1次,可提高防治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