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代替防落素(防已用什么代替)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品种。冬春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果实发育快的早、中熟品种,如浙杂203、百利和富丹等。夏秋栽培选择抗病毒病、耐热的中、晚熟品种,如方丹和圣亚等。
(二)苗地选择与处理
番茄苗地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为预防幼苗病害,苗地还应是未种过番茄、辣椒、马铃薯、烟草等茄科作物的,以中等肥沃、有团粒结构的砂质壤土为好。苗地的整地,南北走向,畦长随地形面定,宽1.1~1.2m,高30cm左右。整地前两周,每667m2地撒生石灰100~150kg后翻犁晒白,以杀灭病菌,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土壤的养分分解。
为了预防苗期病害,苗地最好进行消毒,可用等量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锌混合(称之五代合剂),按每m3地用药10g,将药与细土均匀混合后撒于畦面。也可用40%的福尔马林10~20mL,加水1.5~2kg均匀喷洒畦面,用薄膜覆盖密闭2~3d,然后打开并翻动土壤,通风2~3d使药液完全挥发后,将床土整平后播种。
(三)营养土的准备
营养土的准备是用于老菜区的育苗或护根育苗。营养土备制一般采用新土或3年以上未种过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和马铃薯)的菜园土或稻田土,加腐熟有机肥(猪粪、鸡粪)和谷壳灰,按5∶3∶2的比例混合均匀备制而成。苗床于10月上旬搭建育苗大棚,整平苗床后,铺上厚5cm左右的营养土。在播种前5~7d用代森锰锌、多菌灵、托布津500~8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可用洒水壶喷洒床土,并用塑料薄膜盖严密闭。然后揭去薄膜或打开大棚门,让多余的药性挥发2d后,将床土整平后播种。也可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育苗盘,以等播种。
二、播种育苗
(一)播种期
福建春季栽培于11月至12月播种在塑料棚育苗,注意保温除湿。秋季栽培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在相应的遮阴设施下育苗,注意遮阳防暴雨。高山露地越夏栽培于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育苗。用于育苗的塑料棚一定要用聚氯乙烯无滴长寿膜覆盖,它透光性与保温性能都好。
(二)播种
番茄667m2用种量为10~20g。进行假植的需苗地3~4m2。不进行假植的育苗地,播种量较多,为了使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约要45~50m2。
1.撒播撒播时要少量多次进行,以保证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再覆盖1cm厚的细土或药土。
2.条播条播时要先在苗床上开1cm深的浅沟,沟距8cm,然后将种子条播在浅沟里,再覆盖1cm厚的细土或药土即可。
3.育苗盘播种在专门制作的育苗盘中,盘内铺厚离盘面1cm处的营养土或基质,浇足底水后每穴播种1~2粒。播后盖消过毒的细土、培养土或基质1cm厚,如用草炭,蛭石等基质还要压实,以防种子戴帽出土。
(三)苗期管理
1.环境调控温度:夏秋育苗通过遮阳网遮盖降温,冬春育苗采用盖天盖地等进行保温。光照:冬春育苗采用反光幕等增光措施,夏秋育苗和秋冬育苗适当遮光降温。水分:苗床或育苗容器保持见干见湿状态,具体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在保护地育苗要注意通风除降低空间湿度,减少苗期病害。
2.间苗与分苗间苗与分苗主要在冬春育苗上撒播育种的应用,当幼苗2叶1心时,间去病苗弱苗,并分苗于育苗床或容器中,分苗后浇足定根水。视苗情可在幼苗3~4叶时进行二次移苗,同时注意保温除湿。
3.肥水管理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在幼苗3~4叶时或分苗缓苗后,可结合苗情施1~2次提苗肥,看采用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按0.2%配比浇施。
4.炼苗早春育苗进行低温炼苗,白天15~20℃,夜间10~5℃。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结合防病喷1000倍百菌清或500倍代森锰锌。
5.壮苗指标春夏季栽培用苗,株高25cm,茎粗0.6cm以上,现大蕾。夏秋和秋冬栽培用苗,4叶1心,株高15cm左右,茎粗0.4cm左右,25d以内育成。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三、适时定植(一)定植前准备
整地施基肥,一般基肥的施入量:磷肥为总施肥量的80%以上,氮肥和钾肥为总施肥量的50%~60%。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9%以上)3000~4000kg。有机肥撒施,深翻25~30cm。按照当地种植习惯做畦。
(二)定植时间
春夏栽培在晚霜后,地温稳定在10℃以上定植。夏秋、高山栽培选择在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
(三)定植方法及密度
采用地膜覆盖双行定植,平均行距70cm,株距45cm。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生长期长短、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每667m2定植1400~1800株。
四、田间管理
(一)肥水管理
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及时浇水,3~5d后浇缓苗水,然后进行蹲苗,待第一穗果坐稳后结束蹲苗开始浇水、追肥。结果期土壤湿度范围维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根据土壤肥力、植物生育季节长短和生长状况及时追肥。扣除基肥部分后,分多次随水追施。另外,每10~15d叶面追肥一次,可喷0.3%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以满足坐果期的肥水需要。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还应针对缺素的状况增加追肥的种类和数量。
(二)植株调整
番茄的整枝方法主要有三种,单杆整枝、一杆半整枝和双杆整枝,根据栽培密度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整枝方法,双杆和单杆整枝法最常用。双杆整枝,以细竹竿搭成“人字架”为支撑,选留植株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个侧枝作为第二个主枝共同开花结果。单杆整枝,可吊蔓,也可搭直立的架子。为了提高果实商品性,主枝留6~10穗果去顶,顶端花序上留2~3片叶及时去顶。另外,待第一穗果实像鸡蛋大小时,可在第一穗果实下留1~2片叶,其余的叶片可全部打掉。高山露地栽培时,防止日灼、裂果,适当密植或多留枝叶。
(三)防止落花落果
1.落花落果的原因番茄落花现象比较普遍,对早熟及早丰产影响很大。造成期落花落原因主要有:在温度过低(夜温15℃以下)、过高(夜温25℃以上或日温35℃以上),开花期多雨等,影响花粉的发芽及花粉管的伸长;由于土壤营养及水分不足,根系发育不良;施肥不当,植株茎叶徒长;光照不足,整枝打杈不及;病早危危害等。
2.保花保果早春和冬季反季节栽培番茄时,当第1花序有2~3朵花开放时,可用10~15mg/l的2,4-D液点花柄或浸花序,或用30mg/l的防落素(坐果灵、番茄灵)液点花柄或浸花序或喷花序,防止落花落果。注意在配好的溶液中加少量有色墨水作标记,以避免重复点花造成药害。
以后每序花开放时,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坐果后及时疏花疏果,除樱桃番茄外,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果,每株留5穗果。高海拔地区露地越夏栽培,大果番茄第一穗留果3~4个,第二穗以上留4~6个。大棚大规模番茄种植时,花授粉时可用释放蜜蜂的方法来代替防落素或2,4-D等激素处理花的方法。
五、病虫害防治
番茄生产中,主要害虫是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红蜘蛛、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等。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
六、果实催熟与采收秋延后大棚反季节番茄栽培中后期气温较低,一般果实自然红熟较难,可采用催熟的方式。生产中常采用的催熟的方法有3种,即保温催熟、生长激素处理、涂抹果实。
(一)保温催熟
将刚转色的番茄采下后先进行保温贮藏,放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促使果实缓慢红熟。果实变红后再移置5℃,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贮存,再分期供应市场。
(二)生长激素处理
当番茄果实由青转白时采下,用2000mg/L的乙烯利浸果1min,然后将果实取出放入竹筐或期货容器中,盖上稻草,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最好置于温度在20~25℃的条件下,更利于番茄转变红。也可用500~1000mg/L的乙烯利喷射植株上转白的果实,但要注意不要喷到植株上部的嫩叶上,以免发生黄叶、脱叶等药害。经喷射催熟的果实色泽更好。
(三)涂抹果实
当大棚内番茄植株上的果实长到足够大、转白时,用乙烯利溶液涂抹果实。即把浸有2000mg/L乙烯利的布手套在果实上涂抹,3~4d后果实转红,这种方法催熟的果实着色均匀,色泽好。高山番茄多为异地销售,为便于运输、降低中途损耗,应在转色期,甚至绿熟期采收。在采收时,必须严格去除果柄。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