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棉铃虫防治方法(棉铃虫农业防治方法)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514 次
棉铃虫防治方法(棉铃虫农业防治方法)

?棉铃虫为地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4代,其中以二代棉铃虫的危害程度最为明显。目前地区要农作物棉花处于4-6叶,小麦处于灌浆期,正是一代棉铃虫发生和为害主要时期。为准确及时掌握二代棉铃虫发生及危害趋势,近期地、县植保技术人员对一代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连续监测。

一、一代棉铃虫发生情况监测

阿克苏市植保站技术人员于5月19日对部分乡镇棉田和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4块棉田2160亩,棉株840株。发现棉铃虫幼虫1头(1龄幼虫1头),为害株数1株,为害株率0.12%,百株幼虫量0.12头;调查小麦田15块2240亩,扑网800网,发现一代棉铃虫幼虫17头,平均百网2.13头。棉铃虫幼虫在1-4龄之间,其中1龄幼虫占总虫数的11.76%,2龄幼虫占总虫数的58.82%,3龄幼虫占总虫数的23.53%,4龄幼虫占总虫数的5.88%。

5月22-23日,地区植保站技术人员对阿瓦提县、温宿县、阿克苏市部分棉花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块条田1650亩,棉花1010株。其中,棉铃虫为害株数3株,为害株率0.3%,1-2龄幼虫2头,百株虫量0.2头,卵5粒,百株落卵量0.5粒。从地区棉铃虫监测点的测报灯下观察,近10天的诱蛾量为442头,平均每天诱蛾量为44.2头。

从以上调查情况来看,棉铃虫一代幼虫已经危害小麦田、棉花田。现正值棉铃虫越冬代成蛾盛末期,一代棉铃虫1-4龄幼虫为害盛末期,主要集中在小麦田,棉田较轻。

二、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及发生程度预测分析

据越冬基数及近期对一代棉铃虫发生情况监测,结合气象条件,预测二代棉铃虫今年在我区整体为中等(3级),发生程度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75万亩。目前为一代棉铃虫发生及为害盛末期,预计6月20日前后一代成虫将开始羽化,6月下旬-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将进入二代幼虫为害高峰期。望各县(市)切实加强监测,对达标田适时防治。

三、防治技术建议

1.加强水肥运筹及玉米诱集带田管。凡水肥充足,管理不善的棉花易徒长,棉铃虫发生早,且危害严重,故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化控,防止棉花徒长。6月底–7月上旬,各县(市)要对玉米诱集带统一开展一次药剂防治或人工捕虫活动,通过集中灭杀,减轻田间棉铃虫发生及危害程度。

2.抓好棉铃虫一代成蛾诱杀工作。6月10日前,各县(市)要进一步做好杀虫灯的检修维护工作。重点要加强巡回检查,确保开灯率在95%以上,发现断电、灯管及相关配件损坏的要及时维护修理,全面诱杀一代成蛾,降低棉田落卵量,使灯光诱杀成效得到最佳发挥。

3.加强监测和大田普查,适时防治。当棉田百株卵粒20-30粒,有虫5-8头时,要进行药剂挑治。天敌数量较多的棉田,可在棉铃虫卵孵化期或幼虫3龄前,选用生物药剂BT乳剂亩用量250-300克兑水50公斤,或NPV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亩50-70克兑水50公斤等进行喷雾防治;3龄以上幼虫比例较大且天敌数量比较少的棉田,需采用化学农药及时进行挑治,可选用的农药有2.5%功夫2000-3000倍液、4.5%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倍液等。

注意:各地要在虫情监测信息的指导下,结合田间发生量因地制宜开展防治工作,坚决制止见虫施药或盲目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现象的发生,切实保护天敌及生态环境。

来源: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