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鸡苗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2024-03-2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79 次
小鸡苗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这一篇知识汇总会给全国农资人剖析一下“小鸡苗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进行全面解释,期望对各位农友们有一点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喂养:鸡苗一般在孵化后24-26小时食用,1-45日龄每天喂养5-6次,46日龄后喂养4-5次。饮用水:1-4日龄,最好饮用5%的温红糖水,以促进鸡腹部剩余蛋黄的吸收和利用。

  保温:一般来说,新生鸡苗应在室内保持33-35℃,每周下降约2-4次℃。湿度:育雏室湿度保持在60%-65%左右。


精选问答:


  1、两个月的小鸡苗的养殖技术?

  小鸡苗育雏期间的饲养和管理:

  1.温度: 1—3日龄适宜温度在33℃左右(山鸡苗38度左右),以后每天降0.5℃,直至接近常温。切记育雏期温度期间要恒定,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雏鸡易感冒,患消化道**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其他**及死亡。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鸡体况灵活应用灵活掌握,可采取26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2.湿度: 1周龄内相对湿度为65%--70%,1周龄后降到55%--60%。育雏湿度过大,雏鸡水分蒸发散热困难,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湿度过低,雏鸡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的雏野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现象。

  3.光照0~3 日龄每天23 小,8 日龄至5 周龄为14 小时,要求光照必须均匀分布。

  4.初饮: 出壳24到36小要进行初饮,1 ~ 7 日龄幼雏应饮38度温开水,饮水中添加2 %~5 %的葡萄糖、维生素和抗生素。如为经长途运输引进的雏鸡,应喂5 %或8 %葡萄糖水,为预防白痢病,应在饮水中加人有关药物.

  6.开食: 饮水后2小时即应开食,采用雏鸡开食盘,干料与湿料均可。3周龄以内使用雏鸡开口料。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时内采食完,应少喂多餐,每日8 ~ 10 次,7日龄后可让雏鸡自由采食。但应注意少喂勤添。

  5.密度: 1周内每平方米100只,2—3周每周减20只,4—6周每周减10只,7—8周,每平方米养10—20只。适宜的育雏密度能提高育雏室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又能使雏鸡正常发育,提高雏鸡成活率。

  青年期的饲养管理:

  ⑴光照: 6 ~18 周龄为自然光照直到产蛋前两周。

  ⑵饲喂: 90日龄以上的后备留种鸡要适当限制饲喂,饲料中应当增加粗纤维含量,每天每只喂100克左右,分2—3次喂给。

  ⑶密度: 按强弱分群饲养,脱温后公母鸡再分群饲养,每群饲养量按育雏设备及房舍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8—10只,舍外要有运动场,面积为舍内的1倍。

  成年期的饲养管理:

  ⑴转群和选种 。临产前两周结合转群进行选种,公鸡体重达1.5千克,母鸡1.25千克,公﹑母比例按1:3—4选留,自由**。

  ⑵光照: 每天光照时间为15—16小时,光强度为15平方米一盏40瓦灯泡,离地2米。

  ⑶饲喂: 用家鸡的种鸡料加2%进口鱼粉和5%饲料酵母粉,使粗蛋白质为18%,每天每只喂料100—125克。每千克饲料再加10毫克维生素E可提高种卵受精率。

  2、小鸡怎么养成活率高?

    要想提高小鸡的成活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选择健康活泼的鸡苗;

    二是购回后及时用疫苗滴鼻;

    三是及时供凉开水给小鸡自饮;

    四是采取保温箱集中饲养15-20天,并以全价饲料为主;

    五是时常以药物预防**;

    六是严防鼠害和蚊咬。

    鸡苗养殖技术基本要点:

    一、注意饮水:初生雏鸡首次饮水叫初饮,初饮水最好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第一次喂料之前进行;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有条件的,每50只小鸡配备1个4.5升自动饮水器,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让小鸡饮服,可预防**。

    二、注意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而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除通过温度计测量外,还要观察小鸡的精神、活动表现,若小鸡堆在热源中心,发生“唧唧”声、不安、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说明温度过高;若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说明温度适中。

    三、注意喂料:出壳后雏鸡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为好,出壳后12小时内,鸡体内有5克蛋黄足够自身能量;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开始几天一般以“少喂勤添八成饱”为原则,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第5天可在喂料中添加1%的砂砾,以帮助消化,并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绿饲料。

    四、注湿意度:育雏初期,湿度应大一些,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前湿度一般为60—65%,10日龄后为50—60%;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特别易发球虫病,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地面少洒水、勤换垫草。

    五、注意光照: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采用22—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持续到20周龄;为使室 内照明均匀,灯宜挂在饮水器与食槽上方,育雏6宜的光照强度可按30瓦/10m2计算。

    六、注意通风:通风换气才能保证育雏室空气新鲜,鸡舍内的细菌、病毒、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内外温度差,敞开部分门窗,使室 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七、注意分群:依雏鸡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半月调整一次;若鸡群密度过大,小鸡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八、注意防病:“防重于治”是农家养好鸡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常用小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疫苗;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疫苗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疫苗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

    只要做好以上八点,既可避免鸡场的**繁衍,又可以提高鸡群的成活率,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初次养鸡的新手来说,更应该做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让你获得高利润,还能增强自己养殖的自信心,为以后养殖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