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沙田柚介绍
这一篇技术知识会给农资从业者们介绍一下“容县沙田柚介绍”的内容进行具体解释,但愿对各位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赶紧收藏吧!
该品种外观呈梨形或葫芦形,果蒂呈短颈形,果底有环圈,果皮金黄,果肉虾肉色,平均单果重1-1.5公斤左右。果肉酥嫩,口感甘甜,含糖量12%,含酸量0.29%,粗蛋白含量6.4%,可溶性固体含量12-16%,可食用率51%。
8-58.8%。储存能力强,采摘后可储存150-180天,储存后味道较好。
外观(1)呈梨形或葫芦形,果蒂呈短颈形,果底有环形印圈,大小与铜币相似,内有放射沟,又称菊花底和金钱底。(2)果皮呈金**,果肉呈虾肉色,平均单果重1-1.5公斤左右。
2、口感(1)果肉酥嫩,汁液丰富,口感甜美,可食率51.8-58.8%。
(2)果肉含糖量为12%,酸含量为0.29%,粗蛋白含量为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6%,维生素C含量为100-150mg/100克。(3)果肉还含有磷、钙、铁、烟酸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营养物质。
采摘后可储存150-180天左右,储存后味道更好。2、
种植要点1、种植(1)选择坡度低于20。
°。种植的地方,土壤以花岗岩(或沙页岩)为宜,PH值以5.4-6.4为宜。(2)种植密度为20-22株/亩,种植时可适当配置一些本地酸柚(比例为1-3%),便于后续人工授粉。
2、施肥(1)1-2月追施萌芽壮花肥,全年施肥量为40%。
(2)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应追施稳果肥,全年施肥量为20%。(3)5-8月追施壮果肥,全年施肥量为40%。
(4)使用氮磷钾肥时,比例为1:0.4:0.6、3、
浇水(1)2-8月,土壤干旱时浇水。(2)9月至12月适当保持土壤干旱。
根据修剪(1)“抑强扶弱,重剪侧枝”修剪原则,促进植物大量发芽壮枝(主要是为了促进春梢),增加母枝数量。(2)树冠顶部的营养枝逐年收缩疏剪,使结果部位靠近骨干枝。
5、采摘(1)如果用于新鲜食品,适宜在霜降后7天左右采摘。
(2)10月份(霜降前10天)适合采摘。
好文探索:容县沙田柚介绍
容县沙田柚,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容县沙田柚是柚类中的佳品,有“柚中之王”的美誉。
其果呈梨型,色泽橙黄,外皮细薄,果肉脆嫩,味清香甜蜜,品尝之后满嘴留香。沙田柚名称是清朝乾隆皇帝赐名“沙田柚”(1777年)所得。
2023年7月20日,原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对“容县沙田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容县沙田柚果大形美、味甜蜜、耐贮藏,果实为葫芦形和梨形,果蒂部呈短颈状。果底常有古铜钱大的环状印圈,内有放射沟纹,常称为菊花底或金钱底。单果重1000-1500克,果面金**。果肉虾肉色,汁胞脆嫩、蜜味清甜。10月下旬成熟,极耐贮藏,果实可贮藏150-180天,贮后风味尤佳,有水果珍品“天然罐头”之美称。
容县沙田柚营养丰富,直接食用果肉占51.8-58.8%,可溶性固形物12-16%,粗蛋白质6.4%(干物计),含糖分12%左右,含酸量0.29%,维生素C含量100-150毫克/100克,居各种柑桔之冠,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和磷、钙、铁等,有消食、化痰、止咳、润肺、醒酒等功效。
容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位于东经110°15′─110°53′、北纬22°27′─23°07′之间。
东西最大横距5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3.5公里。全县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97.51%,水域占2.49%。
县境西北面有大容山,东北至西南走向,绵延35公里。西南面有天堂山,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35公里。东面有容岑界山和平贯高地,横亘约70公里。北面有较低山峦罗列。境内岭谷相间,丘陵广布。
容县多年平均气温为21.3℃,是玉林地区气温最低的县份。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2.2℃。
2月气温开始回升,3、4、5月为气温急升期。每月升幅平均在3.6~4.4℃。
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8.2℃,8、9月开始缓降,降幅0.6~1.4℃。10~12月为急降期,降幅3.5~4.5℃。
沙田柚树生长在特殊的泥沙地,容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沙田柚。
沙田柚,原产于中国广西容县松山镇沙田村,由农夫夏纡笍于明朝末年以接枝法发明,后来广泛种植,成为容县的特产。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刻本《容州志》记载:“柚以容地沙田所产最负盛名,香甜多汁。容地年产二百万只,运销梧粤港各埠。
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皇帝巡游江南,官人夏纪纲把家乡容县沙田村出产的蜜柚献给皇帝,乾隆吃了连声赞好,并召见夏纪纲,询问是何佳果。夏纪纲回答说:“叫羊额籽。
”皇帝道:“此果名字不佳,应另取果名。”一位大臣在旁说:夏官家在沙田,千里迢迢,邮送佳果献给皇上,依臣愚见,邮由同音,又因为此果为乔木所生,用木旁的“柚”,称为“沙田柚”合适。
皇帝听罢,龙颜大悦,随口赞道:“沙田柚,沙田柚,好,好。”沙田柚一得到天子的赞赏,便很快繁衍起来,沙田村附近越种越多,那里的土壤特别适宜于沙田柚树的生长,所产柚果有“甜脆消渣”的特点。外县外省纷纷前来引种,因种源来自沙田,又仪仗其名声,不愿另起别名,仍然一直沿用沙田柚之名。
1953年,奉周恩来总理之命送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参展,博得国际友人高度评价,视为“中国珍果”。
1990年10月,容县十届人大把沙田柚定为“县果”。
1992年,参加全国第二次柚类评比,容县沙田柚荣获优质沙田柚类第一名称号。
1993年12月,在曼谷《’9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容县沙田柚被评为银奖。
1995年3月,容县被命名为“中国沙田柚之乡”。
1999年在北京,国家农业部主办的“’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容县沙田柚为名牌产品。
2023年、2023年和2023年,容县沙田柚连续三届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2023年7月20日,原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对“容县沙田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3年10月,容县获自治区农业厅“广西无公害沙田柚生产示范基地县”证书。
2023年5月,容县沙田柚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的广西首届特色旅游品牌评选活动“广西十大土特产”奖。
2023年11月,容县沙田柚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水产畜牧兽医局评为“2023年广西休闲农业十佳名品”。
精选问答:
1、沙田柚古代是什么样子的?
容县沙田柚发源于容县松山镇沙田村,在容县的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
据清光绪《容县志》记载,沙田柚“叶类橙,春花秋熟,实大如瓠,皮黄,上尖,下底圆脐,肉**白,味甜蜜,曰蜜柚。”清乾隆四十五年,皇上巡游江南,官人夏纪纲把家乡容县沙田村出产的蜜柚献给皇上,乾隆吃了连声赞好,当即御赐果名“沙田柚”,从此,沙田柚名扬四海。
2、沙田柚为什么叫沙田?
容县沙田柚之所以叫沙田柚,是因为容县的沙田村出产的柚子,味道最好,风味最佳。200多年前曾经送给清朝康熙皇帝吃过赞口不绝而赐名,一时名噪大江南北。
容县的沙田柚与普通的柚子,虽然同是柚子,但无论是品相还是口感,还是比较容易区别的。
从外形上看,容县沙田柚像葫芦状,果柄以下的地方是一个小凸起象葫芦头的短颈状,再往下才是长果肉的果体,鼓鼓的象是葫芦圆圆的底腔。
成熟后的沙田柚,果皮是橙黄橙黄的,品相非常好看;剥开皮后,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像一只只小虾整齐排列着,当地人总喜欢称之为“虾肉”或“虾米”。
容县的沙田柚比常规的蜜柚成熟期要推后,一般每年的10月中下旬才慢慢成熟,霜降节气过后才开始采收上市。目前容县的沙田柚已经获得国家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
在此时间之前上市的沙田柚,要么是不正宗,要么就是还没成熟够,风味当然就大打折扣了。 想吃正宗的沙田柚心急真的不成。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