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如何治疗景鲤感染病菌

2024-03-2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94 次
如何治疗景鲤感染病菌

  这篇农资总结会给全国农资人分析“如何治疗景鲤感染病菌”的内容进行周密阐述,希望对广大农资人有所收获,快快收藏起来吧!

  锦鲤常见病防治锦鲤常见**与治疗方法(一)。

  1口服法:药剂混合于饲料中,治疗营养失调或细菌性**及内部**。

  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体表寄生虫,治疗细菌性的外部**。

  3局部治疗:治疗外伤及身体表面**,局部外伤治疗。

  4注射疗法:各种细菌性**可采取肌肉或腹腔注射。

  5手术治疗:鱼鳍外伤或变形施以整形手术。

  (1)病因:秋未和冬季水温较底时出现(15度左右)。

  (2)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

  病灶部分的皮肤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感染痘疮的病鱼逐渐消瘦,游动迟缓,食欲较差,常沉在水底,陆续死亡。

  (3)治疗:#0。1~0。

  3MG/KG氯霉素药液长期药浴。

  #用氯霉素注射鱼体,用量为每尾25MG。

  (4)预防:#池中加注新水,随时抽取池底脱落物,改良水质。

  #强化秋季培育工作,加强营养,使锦鲤在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抵抗低温和抗病的能力。

  #用呋喃西林1~2MG/KG全池遍洒,预防痘疮的发生。

  (水霉病、白毛病):鱼体上长了一层“白毛”,如果不及时治疗,当病菌侵入到体内时,鱼就会逐渐衰弱死亡。

  当寄生在鳃部时就形成鳃霉病,常引起爆发性死亡。

  (1)病因:肤霉病是一种丝状菌(水霉、绵霉、SAPROLEGNIA)所引起的,多半发生在鱼数从多的水池或混浊的死水中,如鱼体瘦弱或有外伤时更易感染,病变处长大量棉絮状菌丝,故又称白毛病。

  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

  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用1: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拉网、捕捞、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用1:浓度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天,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受伤亲鱼,在伤口涂抹龙胆紫或高锰酸钾,可防止水霉菌感染。

  #每公顷水塘用75KG菖蒲、75~15KG食盐和225~300KG人**混合后,全池遍洒,每月1次。

  (1)病因: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

  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2)症状: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

  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红霉素2~25MG/KG浓度浸洗鱼体,水温在34度以下,浸洗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到病情好转。

  #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千克鱼重注射12万~15万国际单位,通常只注射1次,患病严重时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用氟哌酸(诺氟沙星)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药粉08~10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六天。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遍洒有特效。

  #使用上述处理方法的同时进行盐水浴,效果显著。

  #合理密养,维持水中溶氧量在5MG/L左右。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定期遍洒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预防**发生。

  (1)病因:赤皮病由荧光极毛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引起,鱼体受伤,易患此病。

  春季和秋季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此病与水质有密切关系,溶氧量低、有机质含量高时易发生此病。

  (2)症状:病鱼皮肤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和肌肉正常。病鱼鳞片脱落(和皮肤发炎充血病的区别),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

  (3)防治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引起。

  **红肿,肠管充血发炎,严重时鳍基充血,腹部出现红斑,剖腹时有腹水流出,整条肠呈红色或紫色。

  #用漂白粉1MG/KG全池遍洒。

  #每公顷水深1M,用生石灰225~375KG全池遍洒。

  #每10KG鱼用磺胺脒1G,做成药饵投喂。

  #每10KG鱼用大蒜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每10KG鱼用干地锦草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1)病因:由柱状纤维黏细菌(CYTOPHAGACOLUMNARIS),又称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PISCIOCOLA)引起。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

  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2)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

  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

  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

  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全池遍洒有特效。

  #用漂白粉1MG/KG浓度全池遍洒,此法只用于室外大鱼池。

  #用大黄25~375MG/KG,每05KG干品大黄放入10KG淡氨水(03%)浸泡12小时后,连同药渣全池遍洒。此药适用于室外大池,特别是多年使用呋喃类,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锦鲤养殖有显著疗效。

  #用食盐2%浓度浸洗5~1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治疗有效。

  #对鱼池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菌发生的机会。

  #使用新鲜饲料和活体生物饵料,对预防此病有明显作用。

  (1)病因:由纤维黏细菌(CYTOPHAGASP),又称黏球菌(MYXOCOCCUSSP)引起。

  锦鲤苗对此病很敏感,是鱼种阶段主要病之一,而大鱼通常不发病。刚开始时仅死亡二三尾,次日便增至数十尾,第三日便大批死亡,发病之快,来势之凶较为罕见。

  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到秋季发病。

  (2)症状:病鱼的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不能张开而呼吸困难呈浮头状。

  有些病鱼颅顶和眼圈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现“红头白嘴”症状。病鱼通常不合群。

  (3)防治方法:与黏细菌性烂鳃病相同。

  (1)病因:竖鳞病由点状极毛杆菌(PSEUDOMONASPUNCTATA)引起,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每年秋末至来年春季水温较低时是流行季节。

  (2)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出来。

  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3)治疗: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结合食盐水浸洗效果会更好。

  #亲鱼产卵池冬季要进行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在饲料中加入5%粗制金霉素或土霉素投喂。

  #用维生素E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03~06G长期服用,患病时加大到06~09G(连续10~15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1)病因:打印病由点状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AEROMONASPUNCATATAPUNCTATA)引起,主要是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春末至秋季是流行季节,主要危害一龄以上的大鱼。

  (2)症状:病灶部位常在体侧的臀鳍上方,**附近的两侧,极少数在身体前部。最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并有出血发红现象,好像打上一个红色印章。

  严重时病灶部位的肌肉往往烂穿,可见骨骼和内脏。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3)防治方法: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另外使用高锰酸钾药液涂抹患处效果显著。

  腐皮病(溃疡病):和打印病非常相似,处理方法也类似。

  区别是病鱼背部红肿腐烂,病灶不定型,严重时背鳍脱落。

  白皮病: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从背鳍后部至尾柄鳍基部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手摸鳞片粗糙、无黏液,将死的病鱼,往往头部朝下、尾鳍向上呈倒立状。

  #操作时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

  #金霉素125MG/KG或土霉素25MG/KG浸洗鱼体30分钟。

  #用漂白粉1MG/KG或五倍子2~4MG/KG全池遍洒。

  (1)病因:穿孔病由鱼黏球菌(MYXOCOCCUSPISCIOCOLA)引起,每年从9月到次年6月为流行期,它在水温较低时流行,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病。

  原因多是体表受伤,尤其是用网捞鱼时产生的擦伤。

  (2)症状:初期发现米粒大小的白点,然后扩大,周围变红,病情恶化时鳞片脱落、露出皮肉而呈溃疡病症,从头部、鳃盖、背部、腹部、鳍部到尾柄均可出现病灶,其溃疡不仅限于真皮层,而且深及肌肉,严重时至骨骼和内脏,酷似一个洞穴。

  #20MG/KG呋喃唑酮和14%食盐合剂浸洗20~30分钟,每天1次。

  #上述合剂再加20MG/KG高锰酸钾浸洗10~30分钟。

  适用于发病早期的幼鱼。

  #喂鲜活饵料,加强营养,增强抗病力。

  #合理密养,水中溶氧维持在5MG/L左右。

  #死亡鱼务必深埋并加生石灰消毒灭菌,病鱼池水用漂白粉10MG/KG浓度全池遍洒,消毒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1)病因:烂尾病由柱状黏球菌引起,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整个尾鳍烂掉,病鱼仍活着,使锦鲤观赏价值降低。

  (2)症状:尾鳍鳞片脱落、发炎,肌肉坏死、腐烂,尾鳍基充血,鳍条散开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病鱼的鳞片正常,个别鳞片脱落。

  #用1%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鳍条破裂处,每天1次,连续3~5天,并结合皮肤发炎充血病的方法防治。

  #如果尾鳍烂掉一部分,残缺不全,应该用剪刀剪去,使鳍条平整,然后用上述方法处理,经过一段时间鳍条能够愈合,再生鳍条与旧鳍条之间会留下一条痕迹,虽然观赏价值降低了,但可以留作亲鱼繁殖后代。

  锦鲤常见**与治疗方法(五)。

  口丝虫(鱼波豆虫、白云病):口丝虫(ICHTHYOBODO)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

  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

  (1)病因:口丝虫以飘游口丝虫(ICHTHYOBODONECATRIX)最常见。

  虫体呈卵圆形,具2或4根鞭毛,可旋转游动。虫体内有1个圆形胞核。

  固着于宿主的虫体则呈梨形,鞭毛不明显,于组织上可下下左右摆动。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

  繁殖时以纵二**法,不需中间宿主,可直接传染转移宿主。在环境不适合时可形成具有抵抗力的孢囊,而附着于鱼体或池底中。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在池底、池壁摩擦鱼体。

  #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

  在鱼体破伤处充血发炎,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

  #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食欲减退,**打采,缩尾夹鳍,群聚于池底角落,反应迟钝,鱼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最后衰竭死亡。

  #虫体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取体表黏膜或鳃组织进行镜检。

  #当锦鲤的黑色和赤色部分患上这种病时,较易被发现。但白色部分患病时,就不是容易辨别出来了,当发现是白云病时,已经不能挽救了。

  #用2%食盐水浸洗5~15分钟或3%~5%浸洗1~2分钟,连续数天。

  #用高锰酸钾20MG/KG浓度,水温10~20度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度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度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每100L水体中用30~50万个单位的青霉素,长期浸泡。

  #50MG/KG的亚甲基蓝或02MG/KG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半小时,连续几次。

  #**20~30MG/KG浓度,每2~3天使用1次,连续数次。

  #增强水流,可减少口丝虫的附着寄生。

  #维持水质洁净稳定,减少对鳃或体表组织的**。

  斜管虫病:斜管虫(CHILODONELLACYPRINI)附生于鱼类的鳃及体表皮肤,在水质环境不良、鱼密度过高或其它因素等,破坏宿主寄生虫的生态平衡,常会大量繁殖滋生造成病害。

  (1)病因:锦鲤饲养中以鲤斜管虫(又称心形虫)最常见。虫体卵圆形或肾形,大小约50~70UM,背部隆起无纤毛,腹面平坦,左右各具数条纤毛带,胞口位于腹面前端,具漏斗状的口管,大核1个呈卵圆形。

  以水中的有机物及鱼体剥离的细胞碎屑等为食物。繁殖以无性的横二**法为主,亦发生有性的接合生殖。

  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球形或卵圆形的胞囊。

  此病是鱼类常见病,多发生在小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对当年生幼鱼危害最大。

  繁殖的水温为12~18度,从发现少数虫体开始,经过3~5天大量繁殖,可使鱼大量死亡。室外鱼池水温在25度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但在室内水缸、水池中还会发病,每年流行季节为12月至来年5月。

  (2)症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病鱼失去原有色彩,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

  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组织,使鱼呼吸困难,因此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即使换清水仍不能恢复正常。

  (3)诊断:斜管虫虫体很小,须刮取体表黏液或剪取鳃组织,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防治方法:与口丝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钟形虫:钟形虫(VORTICELLA)又称吊钟虫、杯体虫、舌杯虫,是水中常见的一种固着性纤毛虫,可附生于池壁池底、水中植物或其它物品上,以水中有机碎屑及微生物等为食,在高水温、富营养化的环境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滋生,附生于鱼的体表皮肤、鳍及鳃,尤其是鱼体受伤时更容易感染,造成**处理上的困扰。

  (1)病因:钟形虫虫体前粗后细,呈杯状或喇叭状,大小约100~400UM,前端具口盘,下接口沟,口盘四周围有绒毛构成的缘膜,可摆动带动水流,滤食水中有细菌、微生物及组织碎屑等有机物。

  底部形成附着器,固着于宿主的上皮细胞上,大核1个呈倒三角形或卵圆形,位于虫体中央。虫体收缩时,口盘先收缩,口纤毛再缩入,只在顶端留1小孔,使收缩的虫体呈茄状。

  生殖方式有无性的纵二**及有性的接合生殖两种。常见的有累枝虫(EPISTYLIS)、聚缩虫(ZOOTHAMNIUM)、钟形虫(VORTICELLA)、舌杯虫(APIOSOMA)等。

  正常的鱼很少会有钟形虫的附生,发生大量附生时,多半因为体表受伤或移池运输时体表保护的黏膜受损,失去黏液的保护才会使钟形虫大量附生。

  #感染初期体表出现米粒大小向外增生的白斑。

  #患部逐渐扩大,伤口伴随二次性的细菌感染,呈现潮红出血。

  #鳞片脱落,患部出血溃疡,有水霉、藻类或其它原虫的附生。

  刮取患部黏膜组织,于显微镜下检查,可观察到群聚会收缩运动的钟形虫,虫体下端具分枝状长柄将虫体连接在一起,除钟形虫外,常可观察到口丝虫、斜管虫、车轮虫的混合感染及水霉与丝藻的附生。

  (4)治疗:钟形虫的附生感染一般不易处理,除了以药物控制外,必须配合水质环境的改善和二次性细菌感染的控制。

  #改善水质环境:适当地换水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加水流强度等,可减少钟形虫的附生。

  #**:20~30MG/KG浓度,药浴12~24小时,可减少钟形虫的附生。

  #二次性细菌感染的控制:体表有发炎溃疡时,须配合使用呋喃唑酮2~5MG/KG溶液,长期药浴。

  #慢性局部伤口溃疡的附生,可在患部以碘酒等消毒后,再涂上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等以保护伤口。

  #定期换水,清洗过滤池,减少有机物质的积累,维持水质的清净。

  #移池运输时小心操作,防止鱼受伤或黏膜受损。

  #鱼受伤或黏膜受损时,及早以药物消毒,预防钟形虫或其它二次**原的感染。

  1、译文: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

  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500里给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

  ”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

  ”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500里。”。

  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

  齐国派了使车50辆,来楚国索取东地500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

  ”于是,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

  割地,是守信用。攻齐,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

  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

  如果要割让东地500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

  ”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

  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

  ”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50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500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带领战车50辆,往西去秦国求救。”楚王说:“好”。

  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救。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武装来接受东地。

  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60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

  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

  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50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500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

  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

  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

  ”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

  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

  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

  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

  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

  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

  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

  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

  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

  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

  ”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

  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

  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

  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