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儿菜种植技术和管理

2024-03-2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35 次
儿菜种植技术和管理

  此篇知识汇总会给全国农友们刨释“儿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内容进行阐述,期待对各位农资人们有所收获,快快收藏起来吧!

  1、准备苗床:选择背阴处,注意土壤质量,保证土壤深软,排灌正常,无病虫害,种植前深翻消毒土壤PH值应保持在6-7左右。

  2、播种育苗:儿菜耐热性强,生长周期长,可适当提前播种,主要取决于种植区域。

  3、及时定植:幼苗破土后,要做好幼苗管理,及时浇水追肥,控制温度,防止高温危害,影响生长。

   1、儿童蔬菜苗床必须选择在阴凉处,也要注意土壤质量,确保土壤深软,排水正常,无病虫害。

  2、种植前深翻消毒土壤PH土壤值必须保持在6-7左右,土壤值必须保持在6-7左右。

  PH不及时,可适当洒生石灰进行调整。但要注意不要过量,这样可以防止土壤变硬,不利于儿菜的生长。

  4、然后施用足够的基肥。

  基肥以腐熟农家肥和微量元素为主,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最后将欠细拉平备用。二、播种育苗1、

  儿菜耐热性强,生长周期长,可以提前适当播种,播种时间主要根据种植区域确定。2、

  比如西南8月底左右播种比较合适,过早播种病虫害的概率会很高,过晚会影响儿菜的生长,降低产量。3、

  播种时一定要注意播种密度,不要播种太密,这样可以防止幼苗变薄,影响产量。4、

  由于儿菜种子较小,播种时应全面均匀,播种后可覆盖遮阳网,防止日晒雨淋。5、

  土壤必须保持湿润。当两片真叶生长时,可以进行间苗,三片时再进行间苗,以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3、及时种植1、幼苗破土后,必须做好幼苗管理,及时浇水追肥,控制温度,避免高温危害,影响生长。

  2、然后,当幼苗长到5片左右的真叶和1片左右的幼苗年龄时,就可以移植和定植了。

  移植时一定要注意天气,不能在雨天进行,可以在晴天或阴天进行。3、

  种植时注意带土移栽,防止根部缺水影响幼苗生长。4、

  种植时一定要注意种植密度,种植田间也要注意施用足够的基肥,以满足儿菜生长所需的营养。4、田间管理1、

  儿童蔬菜在整个生育期都有很大的营养需求。种植时不仅要施用足够的基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追肥。

  2、儿菜种植后、叶片生长期、茎膨胀期必须适当追肥,追肥次数保持在4次左右。

  注意用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儿菜肥害。3、

  还要注意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儿菜生长水分的需要,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根腐病,影响儿菜生长。


好文探索:儿菜什么时候种?儿菜丰产早熟栽培技术


  儿菜又叫抱子芥、,是茎用芥菜中的变种,肥大肉质茎及侧芽质地柔嫩,适合鲜食,味道清香略带甜味,肉质侧芽鲜食品质优于主茎且含水量高,下面介绍一下儿菜丰产早熟栽培技术。

  早富1号儿菜是璧山区丁家镇高古村村民张世富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的指导下培育出的早熟儿菜新品种,其成熟期早、产量较高,每667m2产量3、

  000kg左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重庆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

  玉翠儿菜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选育的早熟儿菜新品种,熟性早,8月底至9月初播种,12月底至翌年1月采收,产量一般每667m2产3500。

  kg左右,适合重庆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

  由于儿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侵染所致。

  播种前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15min,然后冲洗干净以钝化种子所带的病毒。

  早播是儿菜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治病毒病的为害,早熟儿菜的最佳播种期为8月底至9月初。

  由于儿菜病毒病是通过蚜虫传播,利用银灰色对蚜虫的趋避性,在育苗地周围用银灰色薄膜遮挡,上面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减少蚜虫的侵害和病毒病的传播。

  儿菜在5片真叶以前是最易感病的阶段,这时正是苗床期和蚜虫秋季发生的高峰期(9月中下旬),在用50%灭蚜净乳油或10%吡虫啉(蚜虱净、大功臣)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防蚜避蚜的同时,用5%植病灵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当幼苗真叶5-6片、苗高18~20cm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为30~35d。定植株行距一般为57cm×60cm,每667m2栽2000~2、

  每667m2施腐熟1500~2000kg,每667m2用榨菜专用肥100kg,窝施深施,深10~15、

  cm并用细土盖好,再将菜苗栽于另一侧,避免苗根与直接接触。

  移栽后1~2d施“定根肥”,每667m2用3000~3500kg腐熟有机肥追施。栽后15~20d施第一次追肥,每667m2用3、

  000~3500kg腐熟有机肥+16kg**素追施。

  栽后45-50d施第二次追肥,每667m2用4500~5000kg腐熟有机肥+18。

  儿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和茎腐病,虫害有蚜虫、黄条跳甲和菜螟等。如田间发现染上了病毒病的植株,应立即将病株连根拔起带出田外销毁,并在发病田块连续反复地喷洒高锰酸钾溶液,控制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从播种开始,一旦发现蚜虫,就要连续反复地用吡虫灵可湿性粉剂(蚜虱净、大功臣)1、

  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方针。

  农业防治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施足基肥、提高植株抗性。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无公害蔬菜的规定。

  症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呈黄绿色、多角形、不整齐形,若天气潮湿病斑上则生一层白色霜状霉。

  气温稍高而忽暖忽冷和多雨潮湿的条件下易发生。

  药剂防治: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1kg药剂兑500~700。

  症状:受害植株叶片上呈深绿浅绿凹凸不平斑块,或叶片皱缩卷成畸叶形,严重时叶片开裂,病株萎缩或半边萎缩。

  病毒病由蚜虫传播和病株汁液传染。高温利于蚜虫繁殖和病毒病的发生。

  要集中全力扑杀蚜虫,遏止住这一病毒传播途径,可用蚜虱净、吡虫灵、敌蚜螨等,连续反复施用。一定要将受害植株拔出田块,并在窝穴处撒石灰。

  可在发病田块连续反复地喷洒高锰酸钾溶液,控制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药剂防治:可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kg药剂兑400~500kg水)或5%植病灵300倍液(1kg药剂兑300。

  症状:在植株基部呈水渍状病斑,然后病部扩大并向内扩展,致茎内部软腐,且有黏液流出有恶臭味。

  该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虫害多、湿度大易于发病。一定控制住蚜虫等虫害。

  药剂防治: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1kg药剂兑3000~4000kg水)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1、

  kg药剂兑300kg水)等喷雾防治。

  儿菜是分次采收,每次采收应采大留小。

  当肉质茎充分长大绿色花蕾初现时应及时采收。早熟品种一般定植后40~45、

  d(12月中下旬)采收以后**收获3~4次,至竖年1月下旬结束,每667m2产量2500~3000kg。


精选问答:


  1、儿菜怎么种植?

  儿菜种植技术:

  1. 播种苗床准备苗床选择背阴地带,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无病虫害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8月上中旬深翻炕土;每亩撒生石灰15-25千克消毒并调节土壤酸碱度(PH值6.5-8的中性偏弱碱性),只撒生石灰,土地会变硬变瘦,加施腐熟人畜粪加过磷酸盖和草木灰以及硼镁锌等微量元素作为基肥,与苗床土拌匀,拉平欠细,开厢1.7米宽左右备用。

  2. 播种育苗 要想种好儿菜,播种期的选择很重要是关键,播种期选择不同效果完全不同:播种期过早,温度过高,易抽苔成棒形,开花,形成高脚;播期过迟儿少或小,成菠萝形,不易发儿成空株,易发病,产量低,失去品质和商品性。种植好儿菜关键掌握好以下几点:

  1、掌握好播种期是种好儿菜的关键,儿菜在冷凉气候形成儿芽。

  2、适宜播种期的安排,低海拔地区(800米以下)播种期一般在8月25-9月15日,9月1日至3日播种最佳(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3、儿菜儿芽的形成时期温度在8-15℃。高海拔地区请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慎选播种期,再大面积推广栽培。

  严禁在8月20日前和9月20号以后播种,否则容易抽薹形成棒形,不长儿芽。

  温度过高不能形成儿芽,容易抽薹开花。

  4、儿菜育苗苗龄一般在25天左右,10月定植,参考株行距45-50厘米,每亩定植2000株左右。施肥注意先轻后重,除草注意不伤根,浅耕。

  立冬前如遇高温,植株生长过旺,形成高脚,可喷施多效唑500-800倍液。

  全生育期严防蚜虫,立枯病。

  采收期第二年1-3月份。

  2、种儿菜的正确方法?

  播种育苗:在播种前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块当苗床,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将种子播下来育苗。

  整地施肥:选择好种植地块,做高畦,施入肥料当基肥。

  进行定植:一般在播种后30-40天,等幼苗长出真叶5-6片,定植到土壤中。

  田间管理:儿菜定植后浇次透水,缓苗后及时施肥,定期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