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电网维护费?
这一篇知识会给农友们阐述“什么是农村电网维护费?”的内容进行分享,希望对广大农资人有所收获,赶紧收藏吧!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管理暂行规定》提出,根据计价格[2023]65号文规定,维管费是指保证农村电网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合理费用,由农村电能损耗、电工合理报酬和农网运行费用三部分构成。
在农村和县城通过电力网络向用户输送和分配电能。
为农村供电的电力网络称为农村电力网。中国的农村电力网主要由110kV及以下输电、配电线路和变电所构成。
农村供电的电源主要来自大电力系统,也有来自各种类型的中小型发电厂和发电机组。农村供电具有用户分散、负荷密度小、小型用电设备多、自然功率因数低、用电季节性强、装置容量利用小时数小、供电成本高等特点。
有的国家农村电力网6~20kV配电线路平均每公里年的送电量只有城市电力网的1/20左右。中国农村区域广阔,农村供电的上述特点尤为明显。
农村供电始于19世纪末。最初是用小型发电站或发电机组为农田灌溉用的小型抽水机站供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大电力系统向农村供电的比重不断增长。到1970年,苏联、美国、**、欧洲各国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都主要或几乎全部由大电力系统向农村供电。
中国于20世纪30年**始,个别大城市郊区、个别县份使用电照明和电力提灌。但中国农村供电的发展很慢。
1949~1957年,结合农田水利工程恢复,修建了一批小水电站。50年代末期,农村电气化开始列入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实行以大电力系统为主,大电力系统和小型电站并举向农村供电的方针,加快了农村电力网和小水电站的发展速度。
中国重视利用小型能源发电。中国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约7131万kW。
小水电资源超过1万kW的县有1104个,多分布于电力系统延伸不到的山区,在这些地方建设小水电可以和大电力系统互相补充向农村供电。在小煤矿坑口建设单机容量750~6000kW的小火电厂,利用风力、沼气、地热及潮汐等能源发电,在中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1980年以前,中国农村用电项目主要是农田排灌、农副产品加工和照明用电。1983年开始在小水电资源丰富地区进行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建设工作。
大电力系统供电地区的试点县建设也在筹划之中。目前,中国把县及县以下的各种用电统称为农电。
它包括农村用电和县城用电两部分。到**底,中国2291个县级行政区中有电县〔标准是: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超过1000kW,35(60)kV主变压器容量超过1000kV/A或3-10kV配电变压器容量超过2000kW/A,并且人均年用电量达到10kW/t〕共2277个。
其中已通电的乡个,占889%。通电的自然村个,占764%。通电的户有143亿户,占农村和县城居民总户数的702%。
中国由大电力系统供电的地区,农村电力网由220、110kV或35、60kV骨干网络和10kV配电网络构成。
10kV配电网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配电方式。在电信线路稀少、负荷较小的个别农村地区,尚有采用以大地为一相导线的二线一地三相配电方式。其他国家采用的三相单相混合配电方式,在中国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由小水电站供电的地区,小水电站联网形成35kV或110kV线路为骨干的小型电力系统,为县或若干个县的区域供电。有些小型电力系统还与大电力系统联网运行。
中国农村送配电线路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塔、钢心铝绞线或铝绞线架空线路。个别农村低压配电线路采用直接敷设在地下的简易塑料电缆线路(俗称地埋线)。
35(60)kV变电站采用无备用的简单接线方式、轻型开关电器和必要的保护、控制设备。较大容量的农村水电站装设同期装置、自动调压和自动调速装置。
小容量(单机容量500kW以下)电站一般用手动调节方式。8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的农村供电系统巳逐步采用先进可靠的电气设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农村居民用户每户一般按12KVA配电,=240KVA,2402=480A,所以应该配备315KVA容量的电力变压器即可。
需要用村内户数乘平均每户功率加上村内各单位、企业使用功率总和(如有可能还要加上预期增加容量)再乘以安全系数等于总容量,根据总容量选择再从变压器标准容量系列中选择。
中国由大电力系统供电的地区,农村电力网由220、110kV或35、60kV骨干网络和10kV配电网络构成。
10kV配电网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配电方式。
在电信线路稀少、负荷较小的个别农村地区,尚有采用以大地为一相导线的二线一地三相配电方式。
其他国家采用的三相单相混合配电方式,在中国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由小水电站供电的地区,小水电站联网形成35kV或110kV线路为骨干的小型电力系统,为县或若干个县的区域供电。
有些小型电力系统还与大电力系统联网运行。
中国农村送配电线路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塔、钢心铝绞线或铝绞线架空线路。
个别农村低压配电线路采用直接敷设在地下的简易塑料电缆线路(俗称地埋线)。3、
5(60)kV变电站采用无备用的简单接线方式、轻型开关电器和必要的保护、控制设备。
较大容量的农村水电站装设同期装置、自动调压和自动调速装置。小容量(单机容量500kW以下)电站一般用手动调节方式。
8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的农村供电系统巳逐步采用先进可靠的电气设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改造农村电网、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必须与改革农村供电管理体制结合进行。
为了实现国务院确定的通过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目标,必须改革农村供电管理体制。
2、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是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开拓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尽快理顺县级供电企业与省级电力公司的关系,坚决取消各种违反规定加收的基金、附加等费用,在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村供电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力争用三年时间,统一城乡用电价格,实现同网同价。
3、改革体制、改造电网、实现同网同价的基本思路。
改革农村供电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改革乡镇电管站的管理体制,理顺县级供电企业与省级电力公司以及与乡镇电管站的关系,实现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价格。
我国现行低压电网管理体制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城市的城区和全国30%左右的县城(共760个)电网,由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五大集团公司和省级电力公司直供直管,实行省级电力公司统一核算。
二是全国70%左右的县城电网,由独立核算的地方电力企业管理,其中有1040个县从省级电力公司**电量转**用户(即趸售县)。还有600个县以地方自建的小水电、小火电供电(有的也从省级电网**部分电量对用户供电),这两类地区的供电企业都隶属县级**。
三是乡镇以下农村低压电网,由农民自建自管,由隶属乡镇**的乡镇电管站负责管理。
城乡电网管理体制不同,是造成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的重要原因。
农村低压电网由农民自己建设管理,发生的电能损耗、运行维护费用和农村电工报酬,都要通过电价向农民平摊。农村电网维修、改造没有资金来源,电网设施严重老化,平均损耗率一般都在30%左右,有的高达50%,使得农村电价必然高于城市。
除此之外,农村电网管理和电费收缴混乱,部分乡镇**、村委会在国家批准的电价之外,层层加价集资,“权力电”、“人情电”、“关系电”现象普遍,偷漏电现象严重,这些费用也都要由农民负担。
国家能源局-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从目前我国的网络布局上来看,农村确实是网络比较稀疏的地带,那么我们想要装无线网的话并不用确定到底要装什么样的无线网络比较合适,而是要看看农村当地所覆盖的网络是哪种就装哪种无线网比较合适,因为如果没有覆盖网络的话,即使是装最好的无线网同样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使用,所以我们在装的时候不妨先四处转一转,看看周围有哪些网络覆盖,之后咨询相关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办理。除此之外,以下几个扩展小知识,希望在大家装无线网络的时候对大家有用:。
首先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有可能的话那么就尽量不要安装无线网,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无线网络永远没有有线网络速度快、质量好,因为有线网络现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光线,光纤网络的传输几乎是即时的,而无线网络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比如说天气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等。
如果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无线网络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选择那些小品牌的无线网络,即使很多小品牌做的广告比较大也尽量不要去相信,因为网络通信工程这方面很多小公司的技术都不太成熟,所以我们尽量要多花一些钱,也要装大品牌的无线网络。
最后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经决定了安装无线网络的话,那么在安装的同时千万要仔细的向相关的工作人员咨询无线网络的资费,因为很多时候无线网络的资费是比较昂贵的,相对于有线网络来讲,无线网络的费用有可能是有线网络的几倍甚至十几位,如果不仔细咨询的话,我们很有可能会吃亏。
农村电网一般是使用TN-C-S系统和TT系统。
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4根线,进户引一火一零进入住户,如果这时把工作零线在电源侧重复接地,那么就是TN-C-S系统。
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4根线,进户引一火一零进入住户,工作零线不接地,把用设备外壳单独接地,这就是TT系统。
TT供电系统中,要安装漏电保护断路器,否则当线路漏电时,由于产生的接地电阻比较大,可能不能引起开关动作,使电气设备的外壳将长期带电。
农村电网,应该看你想了解什么。农村电网狭义上应该指10kV以下的线路及设备,即我们生产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380V220V。
但在电力系统中,现在将35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及设备都统称为农村电网,也就是农网。包括变电站、线路、配电变压器等。
电力系统中的城网和农网,主网和配网,主干线和支线给我解释下。
从1998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及西部部分地区农村电网完善工程。目前,农网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和农网完善工程正在实施。
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电力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农电系统大力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户户通电”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电企业规范化管理工程和农电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累计投入农村电网改造资金3075亿元,为1341万户5089万人解决了用电问题,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407个、电气化乡(镇)4991个、电气化村个,农电标准化建设水平和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很好地履行了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
南方电网累计完成投资691亿元,解决206个行政村、438万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供电区域内乡、村、户通电率分别为100%、9998%、9976%,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全面实现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户户通电”。
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展顺利。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国家累计下达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计划150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633亿元,共建设与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90座、线路7050千米。
主网:是供电企业输电的主要网络,是配电网之上到发电厂之间的网络,是配电网的电源,一般指35KV以上的供电网络。
配网:直接向最终用户供电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由配电线路组成的网络叫配电网络,简称配网,一般在我国,配网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组成的供电网络。。
主干线:是指输电系统中输送电力最大、电压等级最高或最关键的线路,承担着主要电力的输送和所在电网的支撑与联结作用,一旦受到损坏,将会造成电网解裂,正常输电送到阻碍,大面积停电。
支线:是指输电系统中主干线的支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