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和磷酸二氢钾一起用吗
这一篇农资知识分解一下“多菌灵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和磷酸二氢钾一起用吗”的内容进行仔细讲授,期待对各位农资人们有所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1、使用方法:麦类黑穗病,1000g多菌灵(有效成分)与水混合4kg稀释,均匀喷洒1000kg麦种堆闷6小时,麦类赤霉病,每亩使用150-200g25%多菌灵可湿粉混合50-80kg稀释喷雾。
2、注意事项:不得与强碱性药剂或含铜药剂混合。
蔬菜收获前18天应停止使用。
一、多菌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防治黑穗病,用1000g多菌灵(有效成分)与水混合4kg稀释后均匀喷洒100kg麦种上,堆闷约6小时,或每1000kg使用156的小麦种子g多菌灵(有效成分)156kg稀释,浸泡约36小时。
②防治赤霉病,每亩可使用150-200g25%多菌灵可湿粉混合50-80kg稀释喷雾,根据病情和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在5-7天内重复使用(剂量与第一次相同)。
每100kg5000棉花种子g多菌灵(有效成分)或每1000kg棉花种子250g多菌灵(有效成分)250水kg,浸泡约24小时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
①如果是叶瘟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喷洒,7天后重复使用。如果是稻瘟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在水稻破口期和穗期分别使用一次。
剂量为37种。5-50g(有效成分)/亩。
②若为防治水稻小粒菌核病,应在水稻圆秸拔节期至抽穗期,每亩使用37块。5-50g多菌灵(有效成分)与水混合50-80kg稀释喷雾,每5-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
③如果是防治水稻纹枯病,应在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前分别用药一次,每亩用药量为37亩-。5-50g(有效成分),喷洒时,重点喷洒水稻茎部。
油菜花期和最后花期分别喷一次,每亩37块。5-62.5g多菌灵(有效成分)与水混合50-80kg稀释喷雾能有效预防油菜菌核病。
每100kg500-的花生种子g50%以上的菌灵可湿性粉粉,或将花生种子浸泡24小时,然后使用500-1000g混合50%以上的菌灵可湿粉,能有效防治花生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
播种前,用多菌灵2万倍液浸泡约10分钟,或300倍mg/kg多菌灵药液浸泡苗基约3-5分钟,能有效预防甘薯黑斑病。
①早期**发病初期,每亩使用31块。3-37.5g多菌灵(有效成分)50水kg稀释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
②根据种子重量0.3-0.5%的用量混合,或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灌根,每株用量为0.3-0.5kg番茄枯萎病可以预防和治疗。
③喷洒50%以上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能有效防治番茄菌核病和灰霉病。
①使用2kg25%的多菌灵可湿和kg混合土壤杂肥,制成药土覆盖,能有效防治黄瓜炭疽病。
②灌根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每株用药00倍。
3-0.5kg黄瓜枯萎病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病重地块10天后继续使用一次)。
③喷洒50%以上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能有效防治黄瓜灰霉病。
④每亩地使用100-200g50%以上的菌灵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喷雾,每5-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两次,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
⑤喷洒50%以上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可预防黄瓜菌核病。
如果是为了预防和治疗梨黑星病,可以在梨树发芽初期喷洒25%多菌灵湿粉250倍液,落花后喷洒第二次。根据病情的发展,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喷洒。
一般用药3-4次,间隔7-10天。
桃套袋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200-4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洒一次。
褐斑发病初期,每7-10天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400倍液。
在葡萄展叶后至果实着色前的这段时间里,用25%多菌灵可湿粉250-500倍液喷洒,每10-15天左右喷洒一次,能有效防治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等。
可用于防治大丽花腐病、玫瑰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叶斑病、花白粉病等。每7-10天喷洒25%多菌灵可湿粉250倍液。
(1)该药物不能长期单独使用,也不能与硫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同类药物交替使用。
(2)不得与强碱性药剂或含铜药剂混合使用。
(3)蔬菜采收前18天左右,应停止使用。
(4)水稻安全间隔为14天,每季度最多使用3次。
二、多菌灵和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吗。
1、多菌灵可与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
多菌灵不能与碱性肥料或药物混合(在碱性溶液中缓慢分解)pH加速升高分解,跟随pH磷酸二氢钾溶液是微酸性的,不会引起酸碱中和反应。
除磷酸二氢钾外,多菌灵还可与代森锰锌、代森铵、丙硫多菌灵、菌核净化、溴菌清、福美双、福美锌、井冈霉素、百菌清、敌磺钠、五氯硝基苯、硫磺、乙霉威等混合使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