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杭白菊栽植方法

2024-03-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47 次
杭白菊栽植方法

杭白菊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它的花朵美丽,色彩丰富,是园林绿化和盆栽的好选择。下面介绍一下杭白菊的栽植方法。

1.选好土壤

杭白菊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好。在栽植前,要选择好土壤,可以用腐熟的有机肥或腐叶土掺和。

2.选好位置

杭白菊喜欢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所以在栽植时要选择好位置,最好是朝阳的地方。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水淹的地方栽种,以免影响生长。

3.栽植方法

杭白菊的栽植方法比较简单,首先将选好的土壤倒入盆中,用手轻轻拍实,然后将杭白菊的根系放入土壤中,再将土壤填满,用手轻轻拍实。最后浇透水,让土壤充分湿润。

4.日常护理

杭白菊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一般每周浇水一次,但要避免积水。同时,还要定期施肥,可以用复合肥或有机肥等,每隔两个月施一次。另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枯叶和病虫,保持植株的健康。

5.注意事项

在栽植杭白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在水淹的地方栽种
  • 避免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 避免施肥过多,以免烧伤根系
  • 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

以上就是杭白菊的栽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问答拓展:

杭胎菊几月份生产?

7-9月份

杭胎菊7-9月份生产,北方种植杭胎菊一般是在每年的7月份到9月份的时候才能够采收,采收杭胎菊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的效果采收的时候要注意成熟度,收获时要注意存放,要保证将杭胎菊花朵晾干后才能够储存使用。北方种植杭胎菊的时间是需要在春季的时候,只有春季是最为适合杭胎菊的季节,因为春季的温度比较好,种子种植完成之后的发芽率能够得到保证,不会对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

胎菊种植行距株距?

株距可以保持为30厘米左右,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种植的行距也是不一样的,需要考虑到菊花品种、株形大小、阳光照射等因素。如果株形较小的话,阳光方面又比较的充足,可以种植的密一些,保持行距在20-25厘米左右,也不会影响到采光,这样。如果株形生长的较大,种植的行距就要大一些,种植的太密,可能会影响到生长,将行距保持在45厘米左右。

六月份种植的杭白菊能产多少?杭白菊4月份种,6月份开始生长,杭白菊的正常亩产量1000斤—1500斤的鲜菊花。

1、杭白菊的介绍: 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浙江桐乡地区的特产。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2、药用价值: 性味辛、甘、苦,微寒。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能。3、生长习性: (1)温度: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15℃至25℃。(2)土壤: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3)水分:平时培养土保持湿润,切忌长期过湿。(4)施肥:生长期内每半个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比例为2∶1∶2。(5)光照:小白菊喜阳光充足。

胎菊好种吗?

好种,胎菊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种植菊花的土地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直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中生长为好。粘地和低洼地不宜种植,盐碱地不宜种植,忌连作。

2、栽植

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翌年3 -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菊花幼苗长至15厘米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喷施新高脂膜缩短缓苗期,促使禾苗茁壮成长。

3、田间管理

(l)中耕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 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宜深,同时要进行培土,防止菊苗倒伏。

(2)追肥菊花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应进行 5次追肥。第一次在移栽返青后,施10-15千克尿素,5公斤碧卡复合肥,催苗。第二次在植株分校时,每亩可施饼肥、人粪尿。第3次施肥在现蕾期。

(3)摘蕾 菊花分枝后,在小满前后,当苗高2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晴天摘去顶心1—2厘米,以后每隔半个月摘心一次,在大暑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头变得细小,反而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

(4)病虫害防治 菊花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 褐斑病等。在多雨季节,菊花易发生全株叶片枯萎,拔起一 看,根系霉烂,并有根际线虫,严重影响菊花的生长。防治方法是移栽前用新高脂膜可湿性粉剂处理菊苗和栽种穴,可避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

杭州杭白菊哪里正宗?

1、白菊原产桐乡,因为古代桐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桐产白菊花大都通过安徽茶商转手销往外地。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亦为保守独家经销之权益,常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久用则习以为常,慢慢便形成“杭白菊”之名。

2、桐乡杭白菊的祖先,本是中国最早的生长在野外的***小菊(园艺史上称其为原始野黄菊)。此菊经自生自长以种繁衍,芽条变异等发展阶段,再经人工种插、嫁接、驯化、诱变,以及远缘杂交等漫长过程,才发展成现在的体态。那些原始野菊的后代(青蒿和黄蒿),至今在桐乡仍遍地可见。

3、据1998年统计,全市杭白菊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全年总产量达3900多吨。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桐乡在种植杭白菊的同时,还培育出1100余种观赏菊,加之历史积淀形成的菊风菊情,构成了多姿多采的菊文化。为此,1999年5月,桐乡市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桐乡“凤鸣”牌杭白菊,也在99中国国际农博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