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吃肉吗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朋友们分解一下“兔子吃肉吗”的内容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几分帮助,还不赶紧收藏吗!
兔子可以吃肉,但不建议喂兔子肉。兔子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有吞食幼崽和**的习惯。
如果兔子吃肉或含油量高的食物,更容易患胃肠道**,严重时会导致兔子死亡。
兔子可以吃肉,但不建议喂兔子肉。因为兔子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有吞食幼崽和**的习惯,主要的胃肠道特征是不能适应高脂肪、高水分食物的消化,包括许多含油食品不能食用,如方便面、巧克力、面包等,鸡蛋食品、肉油食品等,兔子吃肉食品,含油食品,会引起胃肠道**,严重会导致兔子死亡。
2、兔子不知道饥饿,饿了,尤其是遇到适口性好的食物,会拼命吃,或者饿了太久,再喂的时候会拼命吃。但是小兔子的胃肠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
吃了很多食物后,很容易导致食物堆积,也就是胃扩张。这种病是小兔子容易患的病,发病后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导致兔子死亡。
建议按顿供应兔粮和苜蓿草,每顿30元g,每天吃4顿饭,吃80%饱。当你遇到兔子最喜欢的食物时,你不能无限期地供应它们。
你可以用手触摸兔子的肚子。如果它是圆的,你应该立即停止供应。
2、兔子的品种1、根据美国兔子繁殖者协会的说法,兔子的品种很多。
(ARBA)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45种纯兔品种,可分为食用兔、毛兔、宠物兔和实验兔四类。2、可分为大兔、中兔、小兔。根据兔耳,可分为硬耳兔和软耳兔。根据毛,可分为长毛兔和短毛兔。
国内宠物店大多**荷兰垂耳兔、荷兰兔、安哥拉兔、中国白兔等品种。
好文探索:一年被吃掉3亿只,兔肉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火爆单品吗?
近年来,单品特色餐饮大行其道,牛蛙、小龙虾、酸菜鱼等先后成为大热爆品,从原来的地方小众食物逐渐演变成了大众皆爱的美食。
吃兔肉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四川更是有名的“吃兔圣地”,兔子是否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火爆单品。
“兔兔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面对这一直击灵魂的拷问,四川人会毫不留情地击穿幻想:当然是因为好吃啊。
四川人爱吃兔子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其实吃兔并不是他们的专利。
兔肉因为营养、易得,很早就被先辈们列入了“好吃名录”。
据悉,中国人吃兔最早可追述到殷商时代,那时兔子是一种难得的“野味”,如今它已经跟鸡鸭鱼猪牛一样,是稀松平常的肉食。
去年国内非洲猪瘟肆虐,作为替代性肉类产品,兔肉的**有明显的增长。
而近年来,也有不少人盯上了兔肉生意,有人做主题餐馆,有人打通产业上下游,将兔肉像鸭脖一样零售化。
但更多人却认为,吃兔太小众,很难走出四川成为全国性爆品。
真的是这样吗观察君认为大可不必那么绝对。
别忘了,最开始牛蛙也只是长沙的夜宵摊上的一道口味菜,小龙虾只是属于江苏盱眙的十三香小龙虾而已。消费者对这些食物都曾经“爱搭不理”,但看现在,牛蛙餐厅、小龙虾馆在全国遍地开花,一度成为消费者“高攀不起”的爆品。
谁说兔肉没有这种可能呢。
消费端:吃兔看川渝,兔类餐馆超6500家。
兔肉有没有潜力成为爆品,我们先从消费端看起。
兔肉肉质爽滑有嚼劲,而且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被称为“荤中之素”。
目前四川、重庆、广东、福建等地区是主要的兔肉消费地区,有传统兔肉消费习惯。近年来,北京、内蒙古等北方城市的兔肉消费也在快速增加。
但就现阶段来说,吃兔,还是得看川渝。四川人对吃兔的热爱一直让外省人迷惑,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花式吃兔的方法的确是太多了。
(1)一年吃兔近3亿只,唯有川菜能征服兔肉。
在川渝地区,吃兔已经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文化,尤其是四川人,是出了名的“吃兔小能手”,豪言“没有一只兔子可以活着走出四川”。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统计,2023年四川共**了近3亿只兔子,占全国市场近7成之多。
外省人一看这数字惊呆了。吃这么多兔兔,太可怕了吧。
那四川人就不服啦,“四川常住人口8000多万,3亿兔子平均下来一人一年也就吃3.65只兔子,哪里多了”所以他们每年还要从外省调运3000万只肉兔进川,这才堪堪满足口腹之欲。
按说,我国养殖产出兔肉的不止四川一省,山东、江苏、河南也是养兔大省,但怎么偏偏只有四川人吃兔这么生猛。
兔肉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有一个缺点——“寡淡无油,缺乏风味”。
什么意思呢是说兔肉肉质紧,缺少肥肉,清炒嫌肉柴,红烧缺油水,煲汤又欠鲜美,找到合适的吃法不容易。
鲁菜和淮扬菜的做法都很难将兔肉做好吃,唯有重油、好用香料的川菜做法,能够掩盖住兔肉的寡淡和草腥味,做出香辣适口的兔肉。
正因如此,四川厨子大多是做兔肉的一把好手,不管是炒、焖、烤、凉拌,还是下火锅、干锅,他们可以把兔子从头到脚到内脏,用不同手法做出来。
一只小小的兔子到底有多少种吃法对四川人来说,“兔子身上有多少个部位,就有多少种吃法。”。
而且他们还分派别,自贡人善做冷吃兔、干锅兔、姜丝兔丁,泸州有亦火锅亦干锅的跳水兔,南充的手撕烤兔是一绝,广汉有缠丝兔,雅安有诱人的麻辣兔腿,成都人则尤爱麻辣鲜香、吮指吸髓的兔头等。
(2)含兔肉餐厅超6500家,品牌却很少。
有了全民爱吃兔肉的消费基础,川渝地区也自然衍生出了全国最密集的兔肉餐厅。
据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成都以兔肉为主题、或者含兔肉的餐厅超过5000家,重庆也有1500多家,但这些餐厅多散落在街市边,以口味见长,专门做兔肉的连锁品牌屈指可数,规模也不大。
四川最为知名的兔品牌要数“双流老妈兔头”,1993年创立,现在已经有27年,只可惜门店数量不多,只有4家店。据说之所以有兔头这道美食,是因为一个叫史桂如的妈妈,因为儿子喜欢吃兔头,她就自己做给儿子吃,久而久之美味流传开来,变成了风靡成都的美食。
如今,虽然双流老妈兔头在成都的街巷随处可见,然而据了解,正宗的在成都仅一家,现位于成都市双流清泰路一段老车站对面,另外北京有3家。其他的“双流老妈兔头”,其实都是打着名号山寨的。
另有专做兔肉火锅的芭夯兔,创立20年,在全国有180多家门店,一年累计消耗兔子2000万只。主**撕烤兔的嗨岛兔,小吃线下堂食+食品零售模式,在全国有60多家门店。一个叫兔入江湖的品牌则切入市场缺兔肉主题餐厅的空白,以年轻人的视角打造餐厅环境、设计菜品,目前正在全国拓店。在重庆,有一个“老来福·酸汤兔”品牌,靠一道酸汤兔树立起20年口碑,今年冲上了重庆必吃榜,可见非常受欢迎。
而在北上广深等其他城市,通过大众点评搜索兔类餐厅,结果是:大部分城市兔子宠物店要比兔类餐厅多得多。可见,吃兔在川渝以外地区确实还没有普及。
不过观察君也发现,在川渝以外的城市,兔肉多是以主打菜的形式出现在川菜馆中,外地人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川菜馆尝鲜兔肉。麻辣口味的川菜系早已经覆盖全国,占据了很大的餐饮市场份额,而兔肉菜是川菜的特色菜式,依附于此向外推广,也是非常大的优势。
食品零售方面,兔**备和周黑鸭、绝味食品同样的产业价值,只是市场空间还待进一步开拓。
红餐网曾采访过重庆的阿兴记,他们从餐饮行业跨行进入肉兔养殖以及兔肉零售产业,打造了“嘟嘟兔”“伊拉兔”“兔优”等兔肉食品品牌,通过商超、门店、餐饮等多渠道**。
乐山的“哈哥”兔、自贡“冷吃兔”等兔肉食品品牌也在市场上表现不错。
兔肉品类目前还没有现象级的品牌出现,在川渝有巨大市场,而且外省兔肉消费比例也在增加,但还是仅限于川渝的特色美食,川渝以外尚未普及。
而一种食材是否具备成为爆品的潜力,除了看消费端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之外,还要看供应链端是否成熟。
供应端:国内兔肉自产自销,**稳定。
四川人之所以能狂吃兔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川是兔子养殖大省,兔肉方便易得。
我国养兔业区域集中度很高,四川、山东、重庆、江苏、河南等省是主要的兔子出栏大省,其中四川养兔产业甩其他省几条街。
《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23》数据显示,四川省兔出栏量占全国的出栏量的51.24%,半壁江山。
紧随其后的老二山东,仅占10.65%。
四川成为养兔大省,一是因为当地多山地丘陵,气温适宜,本身适合兔子生长。
二是因为早期的外贸出口需求**和**指导。
其实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四川的商品肉兔生产水平远不如江苏、河北、天津等省份,排位在全国第十位左右。
后来在**指导下,从国外引进优良肉兔品种,兔子养殖技术提高。与此同时,受兔皮外贸需求大增的**,养兔规模不断扩大。
90年代,四川一跃成为中国养兔第一大省,养兔量突破2000万大关。
然而也正是这个时候,四川养兔产业遭遇了滑铁卢——在养兔数量达到峰值时,国际兔皮市场**,外贸滞销,当地人只好把外销改内销。
但这么多兔,如何解决。
吃啊。别忘了,四川人个个都是好吃嘴。也正是从这时起,各式各样的兔肉菜式被研发出来,吃兔之风才在当地风行。
四川人民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因素爱上吃兔,那如果全国人民都爱上吃兔了,有足够的兔子吃吗观察君觉得,需求是都慢慢增长的,那**基本也能得跟上。
兔子本身是繁殖极快的动物,养殖方面有优势:。
·生长耗粮少,而且不像鸡鸭、猪牛等有人畜共患病,相对健康。
·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每年繁殖4-6次,每次的繁殖量5只左右。
·出栏速度快,肉兔吃饲料大概70-90天出栏,吃草料出栏相对晚一点。
据统计,2023年我国兔肉消费量约88万吨,同比增长12%左右,平均价格约33.06元/千克,国内兔肉行业市场规模290.99亿元。
而从养殖结构来看,国内兔养殖结构正在向“强化肉兔、淡化獭兔和毛兔”(后两者主要是生产皮毛)的格局转变,肉兔的养殖比例和出肉量都在增加。
而对应出口量数据,2023年以来,兔肉出口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态势。
由此也可推测,国内对肉兔的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吃兔肉的人和人均消费兔肉的量,越来越多。
随着国内经济、技术发展,这些年来,我国的兔养殖产业正逐渐从原来的家庭式养殖,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迈进。
越来越多兔养殖龙头企业直接从国外引进优良兔种和繁殖技术,提高国内兔种的繁殖能力和品质。
同时,不少地方**将养兔作为扶贫项目,大力支持百姓规模化养殖。规范化、科学化、成熟的养殖必将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也让养殖的兔子更健康。
兔子如何走出四川,成为大众美食。
如果要让“吃兔”走出川渝,如何让大众尝试并接受吃兔肉呢。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兔子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宠和玩的。要使“吃兔”被大众接受,首先要改变的是这一消费者认知,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
这个问题需要从市场教育、品牌塑造、营销推广上狠下功夫。观察君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品类的成功经验,例如牛蛙、小龙虾等,这些品类的走红路径已经非常清晰明了,总结其中的关键要素,或许对推广“吃兔”有帮助。
(1)看准年轻人的口味需求,改造、包装菜品。
川菜里兔肉的做法有几十种,从兔头到兔腿到内脏都有相应的吃法,但这些吃法和菜式多没有经过包装,略显粗糙原始。可将这些兔肉菜式结合典故和产生背景,以**形式做包装,传达给消费者。
也可以结合年轻人的口味和消费习性,开发更多的菜式菜品。如兔入江湖这个品牌就将兔肉和其他热门菜品如甲鱼、牛蛙搭配,组合成新的爆品,并为这些菜式取了好听的名字:甲鱼和兔肉做一起叫龟兔赛跑,牛蛙和兔肉做一起叫美蛙爱上兔等。
让吃兔也变成一件趣味性的事情,更利于打消大众对吃兔的芥蒂,提高接受度。
(2)制造营销卖点,在宣传上狠下功夫。
一个品类的兴起,已经离不开营销宣传,有话题度才能激起群众的好奇心,进而引诱他们尝试。
兔肉可引发的话还挺多的,“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这句电影台词都可以成为金句梗,调侃四川人这么多年。
吃法上,手撕兔、跳水兔、缠丝兔的做法和吃法都很有意思,符合年轻人想要好吃又想好玩的心态。
而吃法上最特别的当然还是兔头。大部分外省人咋看兔头,第一印象都是可怕,但只要被说服着尝试一次,大概率是“真香”现场。
这一次消费行为前后的对比差异,就是很好的宣传卖点。
而在文化上,不管是地方习俗还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兔子的典故和意象很多,这些地域、文化背景,大可以作为整个品类和品牌创作发挥的宝库。
营销不是一昧讲**,年轻人不爱沉闷的叙述,必定是内容+好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所以在如何营销上,不差素材,但能不能玩出多大新意,制造多大话题,吸引多少人,全看品牌功力。
从兔肉本身营养价值上来说,也有话题性。
兔肉脂肪含量少,胆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到0.1%,相当于鸡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1/4,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仅是牛肉的1/2,但兔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从营养价值上看,比猪牛羊鸡肉更好。
而这一代年轻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而兔肉的健康性,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卖点。
(3)需要敢于”吃螃蟹“的人,打造兔类品牌标杆。
品类的发展,头部品牌的作用也很重要。
一个有魄力的品牌能为品类开辟前路,引领整个品类的发展。
以牛蛙这个品类为例,最初它是长沙夜宵市场上的一道名菜,外地也有吃牛蛙的但并不那么广谱。
罗清兄妹俩将牛蛙从湘菜里面提溜出来,加以聚焦打磨,打造出“蛙来哒”这个品牌,才一路将牛蛙这个品类推向全国,成为如今一个非常大众的菜式。
到现在,也还是有人忌讳吃牛蛙,但爱吃的人也成为了死忠粉。
所以很多时候,人的对食物的心理防线是要靠外界**,必须要一个现象级品牌出来,把兔肉这道美食送到消费者嘴边,他们才有尝试的可能,才有进一步爱上和成为死忠粉的可能。
而这样一个品牌,也需要一位有魄力的领导者,能忍得住前期摸索道路的苦闷和市场教育的冷寂,慢慢去等品类渗透到大众消费层面,才可能出现一个恰当的时机乘风而起。
这就很考验品牌领导者的耐心和洞察力。
就像蛙来哒创立于2023年,直到2023年进入购物中心之后,才开始火起来,其中5年的慢跑,除了磨练企业内功,其实也是在等待时机,等风来。
(4)**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兔肉美食。
从兔产业相关报道中,可以查到,近年来**对兔子产业的指导和扶持基本集中在上游养殖领域,提高了兔养殖的科学化、规模化水平,但是对兔肉深加工,以及**方面的扶持较少。
如果地方**可以扶持龙头企业,树立兔肉及制品品牌,开发小包装、旅游等适应现代消费习惯的方便食品,地方官媒对此加以推广,必定能大大普及市场教育。
想想小龙虾的走红,其实就是始于官媒为“小龙虾是害虫”辟谣之后,消费者心中疑虑打消,才开始放心吃虾。而近几年湖北、江苏**将小龙虾列为重点推荐农产品,推广小龙虾的养殖,打造“小龙虾节”,成立小龙虾学院,专门培养烹饪小龙虾的厨师等等,一系列措施更是促进了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如今,小龙虾几乎变成了湖北省的代表美食,现在年轻人一说到湖北美食,首先想到的都可能不是楚菜、热干面什么的,而是香味十足的小龙虾。
回到兔肉,如果四川**有意,应该也能如法炮制。
四川是旅游大省,成都又是美食之都,光今年国庆黄金周就接待了2300多万游客,其中大部分是外地游客,如果可以把兔肉作为特色美食产品打造,加以对外推广,输出省外,市场空间无疑能扩宽很多。
只是,四川“宝物”实在太多,而美食里火锅、串串等大热品类又占据了主要位置,以致无暇顾及兔肉,也是可惜。
麻辣味型在国内大行其道,火锅、串串、冒菜、酸菜鱼等单品先后从川菜中分离出来,且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川式兔肉也属于麻辣型,口味好,做法也足够多,虽然目前相对来说“小众”,但是有话题度,有吸引力。
只是国人对兔肉消费认知不足,导致兔肉发展受限。如果要推广,前期需要做好足够的市场教育,让消费者接受并爱上吃兔肉。
这需要时间,需要机遇,更需要有魄力的开拓者。
精选问答:
1、兔子食性特征有哪些?
兔子是草食性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有:胡萝卜、红薯、洋白菜、南瓜、菠菜、黄瓜、萝卜叶子、橘子、香蕉、葡萄、苹果、车前草、蒲公英、鹅肠菜、**、面包等。
喂食前应该要将食物洗干净,需要将表面的水分擦干后在给兔子吃。煮过或者冷冻的食物那也都不可以吃。
2、兔子的食性是什么?
一.草食性 野兔由于体小力弱,很难与其它强大动物斗争,一般是夜间外出采食鲜嫩的青草、树叶、种实,或是从泥土中挖掘块根、块茎来维持生活,而山林之间到处充满着丰富的野生植物,野兔可以任意取食,不受限制,因此形成了草食的习性。家兔也是以植物为食物,主要采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它喜欢吃窝叶性的饲料和粒料, 养兔应以草食为主,混合日粮以制成颗料饲料最适宜喂兔。动物性饲料对家兔虽然必要,但它不喜吃,所以必须粉碎后均匀地拦在混合饲料中喂给,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啃食性: 兔的门齿和老鼠一样,有不断生长的特点,以及磨损不断生长的门齿的习性,有时要啃兔笼而造成损失。 在饲养上应经常喂些坚硬的农作物茎杆,如豆杆、玉米杆、麦杆、稻草杆等,在兔舍笼建造材料上要注意坚固耐用,以防咬损。
三.挑食性: 肉兔常常在饲料中挑选自己喜食的饲料,而对不喜欢的饲料,往往用前爪拔出食槽外。 为防止拔食或挑食,混合料要充分混匀,有条件时最好喂颗粒料。选用有倒沿(防拔)的食槽。
四.惯食性: 肉兔对平时采食的饲料有习惯性,如果突然更换饲料,则表现为采食减少,甚至拒食。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如果要变换饲料成分,应分批增减,使肉兔有一个过渡期,逐渐习惯采食。
五.食粪性: 家兔能排泄两种粪便,一种是白天排出的硬粒状粪便,一种是晚上排出的软的团状粪便。这两种粪便所含成分不同。干物质(克):软粪为6.9,干粪为9.8;粗蛋白(%):软粪为37.4,干粪为18.7;脂肪(%):软粪为3.5,干粪为4.3;灰分(%):软粪13.2;纤维素(%):软粪为27.2,干粪为46.6。 碳水化合物(%):软粪为11.3,干粪为4.9;烟酸(微克/克):软粪为139.1,干粪为39.7;核黄素(微克/克):软粪为30.2,干粪为9.4;泛酸:软粪为51.6,干粪为8.4;维生素B12(微克/克):软粪为2.9,干粪为0.9。
几乎所有的家兔从一开始吃饲料就有食粪的行为(摘除盲肠除外),通常当这种软粪一排出就直接从**处被家兔自己吃掉。 家兔食粪的行为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可以从吃下粪便中获得其所需要的部分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同时由于食物多次通过消化道的结果,使一些营养物质得到进一步的消化吸收,这与家兔能够利用粗类饲料有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