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玉红膏简介
此篇知识汇总会给广大网友刨释一下“生肌玉红膏简介”的内容进行讲授,期望对农友们有点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生肌玉红膏的别名5组成6生肌玉红膏的功效与主治7生肌玉红膏的用法用量8方解9生肌玉红膏的临床运用10生肌玉红膏的现代适应证11生肌玉红膏的药理作用12出处13生肌玉红膏的中药部颁标准131拼音名132标准编号133处方134制法135性状136检查137功能与主治138用法与用量139注意1310规格1311贮藏14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生肌玉红膏1拼音。
shēngjīyùhónggāo。
shengjiyuhongplast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23)]。
生肌玉红膏为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一。主要成分为甘草、白芷、当归、紫草、虫白蜡、血竭、轻粉[1]。
具有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的功效。用于疮疡肿痛,乳痈发背,溃烂流脓,浸*黄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生肌玉红膏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白芷五钱,甘草一两二钱,当归二两,紫草二钱,血竭、轻粉各四钱,白蜡二两,麻油一斤[2]。
白芷15g、紫草6g、血竭12g、轻粉12g、当归60g、白蜡60g、麻油5000g、甘草36g[3]。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生肌玉红膏功能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2]。
主治痈疽疮疡溃烂,腐肉不脱,新肌难生者[2]。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生肌玉红膏具有祛腐生肌,润肤止痛之功效[3]。
主治溃疡久不收口者[3]。
去腐肉,生新肉,敛疮口。
主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棒毒等疮。
先将前四味入油内浸三日,慢火熬微枯,滤清后再将油煎沸,入血竭溶化,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然后将膏倾入预放水中的容器内,候片刻,入研细的轻粉,搅匀,用时将膏匀涂纱布上,贴患处[2]。
上药制成药膏,用时摊于纱布上敷贴患处[3]。
先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4味,入油内浸3日,大勺内慢火熬,药微枯色,细绢滤清,将油复入勺内煎滚,下整血竭化尽,次下白占,微火亦化。先用茶钟4只预顿水中,将膏分作4处,倾入钟内,候片时方下研极细轻粉,每钟内投和1钱搅匀,候至1伏时取起,不得加减,致取不效。
用于已溃流脓时,先用甘草汤,甚者用猪蹄药汤,淋洗患上,软绢捐净,用抿脚挑膏于掌中捺化,遍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盖之。大疮早、晚洗换2次,内兼服大补脾胃暖药。
本方用治溃疡久不收口者,亦用于痈疽发背,烫伤溃烂[3]。治当祛腐生肌,润肤止痛[3]。
方中以当归、血竭、白蜡活血养血,祛腐生肌,敛疮止痛。轻粉、紫草、甘草清热解毒、凉血祛腐。白芷辛温通窍,溃脓止痛。麻油滋润肌肤,调和诸药[3]。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腐,解毒生肌之功[3]。
生肌玉红膏用于溃疡久不生肌收口者[3]。
生肌玉红膏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烫伤、溃疡、皮肤热毒等[3]。
实验研究显示,生肌玉红膏有抗炎和伤口收敛作用[2]。
13生肌玉红膏的中药部颁标准131拼音名。
ShengjiYuhongGao。
甘草60g白芷60g当归60g紫草60g虫白蜡210g血竭24g轻粉24g。
以上七味,除血竭、轻粉分别研细,混匀外。甘草、白芷、当归等三味酌予碎断,用芝麻油96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将紫草用水湿润,置锅内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滤过。另加虫白蜡搅匀,放冷,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即得。
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2页)。
解毒消肿、生肌止痛。
用于疮疡肿痛,乳痈发背,溃烂流脓,浸*黄水。
疮面洗清后外涂本膏,一日1次。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国家基本药物4概述5《良朋汇集》卷三之狗皮膏51方名52组成53主治54狗皮膏的用法用量55制备方法56用药禁忌6《增补万病回春》卷三之狗皮膏61方名62组成63主治64狗皮膏的用法用量65制备方法66附注7《丸散膏丹集成》之狗皮膏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制备方法8《古今名方》引《通行方》之狗皮膏81方名82组成83功效84主治85狗皮膏的用法用量86制备方法87用药禁忌9《中药制剂手册》方之狗皮膏91组成92狗皮膏的用法用量93功效与主治10《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狗皮膏101方名102组成103功效104主治105狗皮膏的用法用量106制备方法11《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之狗皮膏111方名112狗皮膏的别名113组成114主治115狗皮膏的用法用量116制备方法12《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狗皮膏121方名122组成123主治124狗皮膏的用法用量125制备方法126用药禁忌13《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狗皮膏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狗皮膏的用法用量135制备方法14《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之狗皮膏141方名142组成143功效144主治145制备方法15狗皮膏的药典标准151品名152处方153制法154性状155检查1551软化点1552其他156功能与主治157用法与用量158注意159规格1510贮藏1511版本16狗皮膏药品说明书161药品名称162剂型163狗皮膏的主要成份164狗皮膏的功能主治165注意事项166狗皮膏的用法用量17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狗皮膏狗皮膏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1拼音。
GoupiGao[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ogskinplast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laster,dogsk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oupiplast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23)]。
goupiga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23)]。
与狗皮膏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
导价格类别备注狗皮膏膏药15g张31中成药部分狗皮膏膏药12g张25中成药部分狗皮膏膏药24g张48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狗皮膏为方名,同名方剂约有10首。
中成药狗皮膏的主要成分为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铁丝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高良姜、小茴香、官桂、当归、赤芍、木瓜、苏木、大黄、油松节、续断、川芎、白芷、乳香、没药、冰片、樟脑、丁香、肉桂[1]。
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或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3年版)记载有狗皮膏的药典标准。
5《良朋汇集》卷三之狗皮膏51方名。
秦艽5钱,三棱5钱,莪术5钱,蜈蚣5钱,当归3钱,大黄3钱,黄连3钱,穿山甲14片,全蝎14个,木鳖子7个,巴豆5钱(连皮打破)。
《良朋汇集》卷三之狗皮膏主治痞疾,气块,口内生疳。
用时狗皮摊,每张重7钱,贴患处。
3日发热,7日腹内觉痛,10日大便下脓血。1张可贴120日。
真香油2斤10两,将药泡油内,春5、夏3、秋7、冬10日。炸药黑色,捞出,将滓捣极细烂听用。复将药上火,入飞过黄丹1斤2两,用槐条搅匀,滴水成珠。将前研药滓入膏内,再入阿魏、芦荟各3钱、阿胶1两、麝香1钱、冰片2钱、乳香、没药各2钱,共研极细。候膏温,将药入内搅匀,瓷罐秘收,再勿见火。
6《增补万病回春》卷三之狗皮膏61方名。
乳香5钱,没药5钱,木鳖子10个,杏仁49个,桃枝49节(二指长),柳枝49节(如箸大)。
《增补万病回春》卷三之狗皮膏主治泻痢。
上用香油7两,将木鳖子以下4味入油炸浮。捞取滓。下好黄丹(飞过)3两,熬。将成膏,用槐枝不住手搅,滴水成珠,退火。再入乳香、没药,加麝香1分搅匀。退火毒,以狗皮摊膏。
《良朋汇集》:兼可作封肚暖脐膏。
7《丸散膏丹集成》之狗皮膏71方名。
制乳香6钱,阿魏1两,制没药6钱,麝香1钱,肉桂5钱,公丁香5钱,木香4钱。
《丸散膏丹集成》之狗皮膏主治风湿性筋骨酸痛,跌打伤痛。
上为细末,和匀后拌入清凉膏32两内,摊狗皮上,大号每张用药肉7钱,中号5钱5分,小号4钱。
8《古今名方》引《通行方》之狗皮膏81方名。
阿魏90g,荜澄茄30g,桃仁15g,胡椒9g,乳香9g,没药9g,三棱9g,青皮9g,莪术9g,五灵脂9g,血竭6g,白信18g,冰片12g,麝香06g,清凉膏药肉960g。
《古今名方》引《通行方》之狗皮膏具有温散寒湿,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
《古今名方》引《通行方》之狗皮膏主治风湿入络,筋骨酸痛,跌打损伤,腹胀腹痛。
9《中药制剂手册》方之狗皮膏。
本方由《疡科选粹》淮安狗皮膏加减而来[2]。
枳壳、青皮、大枫子、赤石脂、赤芍药、天麻、甘草、乌药、牛膝、羌活、黄柏、补骨脂、威灵仙、生川乌、木香、续断、白蔹、桃仁、生附子、川芎、生草乌、杜仲、远志、穿山甲、香附、白术、川楝子、僵蚕、小茴香、蛇床子、当归、细辛、菟丝子、肉桂、橘皮、青风藤各30g,轻粉、儿茶、丁香、樟脑、没药、血竭、乳香各15g[2]。
先将枳壳等前三十五味碎断,取麻油75kg,置于铁锅内,将枳壳等倒入,加热炸枯,过滤取药油,取油微炼,待爆音停止,水气去尽,晾温加入后八味细粉搅匀,制成膏药,分摊于狗皮、羊皮或布褙上,温热化开,贴患处[2]。
功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2]。治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腿疼痛,肌肤麻木,跌仆损伤等症[2]。
10《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狗皮膏101方名。
枳壳1两,青皮1两,川楝子1两,大风子1两,赤石脂1两,僵蚕1两,赤芍1两,官桂1两,天麻1两,小茴香1两,蛇床子1两,甘草1两,乌药1两,牛膝1两,羌活1两,黄柏1两,补骨脂1两,威灵仙1两,生川乌1两,当归1两,木香1两,细辛1两,续断1两,菟丝子1两,白蔹1两,桃仁1两,生附子1两,川芎1两,生草乌1两,生杜仲1两,远志1两,穿山甲(生)1两,香附1两,白术1两,橘皮1两,青风藤1两,上药36味,酌予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浸入水中去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
轻粉5钱,儿茶5钱,公丁香5钱,樟脑5钱,没药5钱,血竭5钱,乳香5钱。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狗皮膏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止痛之功效。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狗皮膏主治风寒湿痹,四肢麻木,腰腿疼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
共研为细粉,每240两膏油兑入以上细粉搅匀摊贴。大张油重8钱,小张油重4钱,皮光。
11《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之狗皮膏111方名。
生虎骨1两,当归1两5钱,牛膝1两5钱,红花1两5钱,加皮1两5钱,秦艽1两5钱,独活1两5钱,川乌1两5钱,草乌1两5钱,木瓜1两5钱,羌活1两5钱,防己1两5钱,乌梢蛇5个,申姜1两5钱,天麻1两,白芷1两5钱,威灵仙1两5钱,防风1两5钱,地龙1两,寄生2两,麻黄8两,全虫1两,大茴香1两5钱,小茴香1两5钱,鉆地风1两5钱,土鳖1两,杜仲1两5钱,干姜1两5钱,苍术2两,藁本2两,芥子5钱,海枫1两5钱,年健1两5钱,桂枝1两5钱。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之狗皮膏主治腰腿痛,寒腿风痛,关节痛。
共为一处,用香油20斤熬炸去滓,炼油滴水成珠,兑章丹120两成膏,再兑下列药面:细辛、没药、乳香、儿茶、母丁香、血竭各6钱,樟脑1两,丁香6钱,麝香6分,每斤油用药面1两。
12《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狗皮膏121方名。
枳壳1两,僵蚕1两,大茴香1两,泽泻1两,附子1两,猪苓1两,川黄柏1两,小茴香1两,乌药1两,官桂1两,首乌1两,黄连1两,故纸1两,续断1两,蜈蚣4条,半夏1两,没药1两,五加皮1两,川牛膝1两,桔梗1两,前胡1两,丁香1两,五味1两,儿茶1两,血竭1两,川芎1两,连翘1两,轻粉1两,香附1两,天麻1两,栀子1两,细辛1两,潮脑1两,穿山甲1两,沙蒺藜1两,熟地1两,川楝子1两,贝母1两,青风藤1两,荆芥1两,草乌1两,苦参1两,木通1两,楮实子1两,知母1两,苍术1两,玄参1两,白蔹1两,当归1两,大风子1两,蛇床子1两,杏仁1两,杜仲1两,菟丝子1两,灵仙1两,乳香1两,桃仁1两,山药1两,远志1两,防风1两,白芷1两,木香1两,苍耳1两,陈皮1两,赤石脂1两,薄荷1两,藁本1两,地榆1两,白术1两,羌活1两,川乌1两,麻黄1两,赤芍1两,茵陈1两,独活1两,生地1两,青皮1两,黄芩1两,银花1两,大黄1两,甘草1两,苁蓉1两,麝香1两,冰片1两。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狗皮膏主治腰痛,腿痛,臂痛。
以上药料用香油26斤熬膏,除没药、儿茶、血竭、轻粉、潮脑另兑外,其它各药随油下锅炸焦,过滤去滓,每斤油用章丹7两,因狗皮缺乏,以羊皮代替。
13《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狗皮膏131方名。
羌活2两,白芷2两,独活2两,良姜2两,川乌2两,草乌2两,麻黄2两,苍术2两。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狗皮膏主治风寒或湿热所引起的一切肿痛麻痹。
用时溶开贴患处,隔12日换1次。
取上药,用麻油6斤,加鲜侧柏叶8斤、松毛尖8斤、生天雄1斤,同群药炸枯黑去滓,熬至滴水成珠。下黄丹32两(油、丹共重128两),搅匀,九折成膏115两2钱。用皮版摊,摊时加肉桂末16两,共成膏130两2钱。
大张1两2钱,中张8钱,小张5钱。
14《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之狗皮膏141方名。
枳壳4两,防风4两,杏仁4两,泽泻4两,地榆4两,天麻4两,五味子4两,川乌4两,浙贝4两,猪苓4两,赤石脂4两,白蔹4两,甘草4两,赤芍4两,五加皮4两,栀子4两,薄荷4两,山药4两,首乌4两,羌活4两,苦参4两,青皮4两,黄芩4两,故纸4两,熟地4两,香附4两,远志4两,半夏4两,独活4两,荆芥4两,麻黄4两,苁蓉4两,小茴香4两,草乌4两,白芷4两,陈皮4两,前胡4两,银花4两,牛膝4两,藁本4两,附片4两,大茴香4两,木通4两,五灵脂4两,官桂4两,连翘4两,僵蚕4两,续断4两,蛇床子4两,桔梗4两,大黄4两,当归4两,知母4两,茵陈4两,细辛4两,黄柏4两,台乌药4两,苍耳子4两,川芎4两,生地4两,杜仲4两,苍术4两,玄参4两,川楝4两,桃仁4两,蒺藜4两,楮实子4两,大风子4两,青风藤4两,菟丝子4两,白术4两,穿山甲4两,蜈蚣14条。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之狗皮膏具有舒筋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之狗皮膏主治筋骨疼痛,手足麻木,跌打损伤,小肠疝气,腹胀腹痛。
用香油108斤,将前药炸枯,去滓,兑章丹33斤12两,每7斤半膏油兑细料2两,搅匀。细料面用:血竭、净冰、儿茶、木香、丁香、没药各1两,研匀。
15狗皮膏的药典标准151品名。
生川乌80g、生草乌40g、羌活20g、独活20g、青风藤30g、香加皮30g、防风30g、铁丝威灵仙30g、苍术20g、蛇床子20g、麻黄30g、高良姜9g、小茴香20g、官桂10g、当归20g、赤芍30g、木瓜30g、苏木30g、大黄30g、油松节30g、续断40g、川芎30g、白芷30g、乳香34g、没药34g、冰片17g、樟脑34g、丁香17g、肉桂11g。
以上二十九味,乳香、没药、丁香、肉桂分别粉碎成粉末,与樟脑、冰片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生川乌等二十三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3495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
另取红丹1040~114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兽皮或布上,即得。
本品为摊于兽皮或布上的黑膏药。
应为45~65℃(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ⅫD)。
应符合膏药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P)。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或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用生姜擦净患处皮肤,将膏药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或穴位。
每张净重(1)12g(2)15g(3)24g(4)30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3年版。
16狗皮膏药品说明书161药品名称。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生川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铁丝威灵仙、官桂、木瓜、油松节、续断、肉桂、冰片、樟脑等29味。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目录1拼音2《外科证治全书》卷四21方名22组成23功效24主治25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6制备方法3《鸡峰》卷二十二31方名32组成33主治3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35制备方法4《儒门事亲》卷十五41方名42组成43主治4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45制备方法5《鸡峰》卷二十五51方名52组成53功效54主治55接骨丹的用法用量56制备方法6《中医伤科学讲义》61方名62接骨丹的别名63组成64功效65主治66接骨丹的用法用量67制备方法68附注7《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医林方》71方名72组成73功效74主治75接骨丹的用法用量76制备方法77用药禁忌8《千金珍秘方选》81方名82组成83功效84主治85接骨丹的用法用量86制备方法9《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烟霞圣效方》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95制备方法10《普济方》卷三○九引《卫生家宝》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05制备方法11《普济方》卷四○一引《卫生家宝》111方名112组成113主治11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15制备方法12《洁古家珍》121方名122组成123主治12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25制备方法13《医方类聚》卷一八七引《经验秘方》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13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35制备方法14《普济方》卷三○九引《德生堂方》141方名142组成143功效144主治145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46制备方法15《瑞竹堂方》卷二151方名152组成153功效154主治155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56制备方法16《杂类名方》161方名162组成163主治16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65制备方法17《元戎》卷十171方名172组成173主治17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75制备方法18《施圆端效方》引大名药德全方(见《医方类聚》卷一八八)181方名182组成183功效18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85制备方法19《御药院方》卷八191方名192组成193主治19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195制备方法20《赤水玄珠》卷十二201方名202组成203主治20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05制备方法21《伤科汇纂》卷七211方名212组成213功效21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15制备方法22《古方选注》卷下221方名222组成223功效224主治225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26制备方法227各家论述23《良朋汇集》卷五231方名232接骨丹的别名233组成234功效235主治236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37制备方法238附注24《济阳纲目》卷八十六241方名242组成243主治24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45制备方法25《准绳·疡医》卷六251方名252组成253主治25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55制备方法26《集成良方三百种》261方名262组成263主治26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65制备方法27《古今医鉴》卷十六引许昌宁方271方名272组成273主治27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75制备方法276用药禁忌28《摄生众妙方》卷九281方名282组成283主治28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85制备方法29《万氏家抄方》卷四291方名292组成293主治294接骨丹的用法用量295制备方法附:1用到中药接骨丹的方剂2用到中药接骨丹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接骨丹1拼音。
此药为山茱萸科(鞘柄木科)植物角叶鞘柄木(Torricelliaangulata)的根、根皮及叶。因其有治疗骨折的功效,故得此名。
角叶鞘柄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上有环状叶痕。
叶互生,五角状圆形,掌状5~7浅裂。叶柄稍扁,呈鞘状。
花小,雌雄异株,4月下旬开花,雄花花瓣绿带红色,雌花无花瓣。8。
分布于新华姚湾沟和龙潭等地。生长于海拔800—1100米的潮湿灌木丛中。
该药具有活血祛瘀、接骨、祛风利湿的功效。用于外伤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痨伤、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等。
注:同属植物齿裂鞘柄木(Tangulatavarinterm**ia)的根、花、叶称“大接骨丹”。与前者的区别为:叶5—9浅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锯齿。
分布于新华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的山坡林中。
2《外科证治全书》卷四21方名。
年久碎瓦片(取路旁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黄透者佳)1块。
每服3钱,好酒调下,饮醉无妨,伤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上洗净,火煅红,入米醋淬凡5次,刀刮细末。
左顾牡蛎(烧过)4两,料姜石(生用)2两。
每次用半两裹伤处,用竹片子周围夹定。
稍进通气缠之。候药自落,依前换。
上为细末,以糯米粥摊在纸上,然后掺药末。
4《儒门事亲》卷十五41方名。
于极痛处掺上,用小黄米粥涂了,后用2味药末掺上,再用帛子裹了,用木片子缠了。
少壮人2日效,老者56日见效。
麒麟竭1两,没药1两,骨碎补1两,自然铜4两,海桐皮1两,狼毒1两,沙苑1两,蒺藜1两,川附子1两,新罗1两,白附子1两,天南星1两,何首乌1两,仙灵脾1两,川芎1两,羌活1两,川乌头1两,虎头骨4两,地龙1两,牛膝1两,天麻1两,草乌头1两,乳香1两,防风1两,青盐4两,赤小豆4两。
助筋骨,轻利气血,冲壮手足,冬月不冷。
男子、女人骨节疼痛,起止不得。肾脏风毒下注,疮癣痒痛不可忍者。口面不正,脚膝无力。水脏久冷,妇人血风瘦弱。
每服15丸,茶、酒任下,空心、临卧各1服。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中医伤科学讲义》61方名。
归尾4两,乳香1两,没药1两,自然铜1两,骨碎补1两,桃仁1两,大黄1两,雄黄1两,白芨1两,血竭5钱,地鳖虫5钱,三七5钱,赤芍5钱,红花5钱,儿茶5钱,麝香5分,朱砂2钱,冰片2钱。
7《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医林方》71方名。
没药、木鳖子、自然铜(烧7遍,醋内蘸7遍)、骨碎补、水蛭(炒)、乳香、无名异、天茄子、松明节(炒为黑色)、半两钱(烧,醋蘸)、地龙(去土,炙)、补骨脂、细辛、川当归、川乌头、朱砂、麝香、蒴藋根各等分。
每服70丸,加至100丸,细嚼,温葱汤送下,日进3服。
上为细末,醋煮粥为丸,其面糊不可熟,可以生者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鳖甲(9轮者,醋煅)1个,地鳖虫(以当归、红花水拌,爆7日)12个,生姜末3钱,自然铜(醋煅7次)3钱,血竭1钱,儿茶1钱,乳香6分,没药6分,生地炭1钱。
其骨自接,重者3服立愈。
9《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烟霞圣效方》91方名。
甜瓜子(炮**)、油头发(烧)、没药、乳香。
温酒调下,觑病大小上下服之。
10《普济方》卷三○九引《卫生家宝》101方名。
自然铜(生用,别研)、川楝子(锉、研)、黑牵牛(炒)、川乌头(生用)各等分。
每服57丸。伤损在上,食后服。伤损在下,食前服,日进2服。
上为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11《普济方》卷四○一引《卫生家宝》111方名。
大矾6个,腊月猪脂(去膜净,熬过)4两,黄蜡2两(熬净秤),蜜陀僧2两(别研,秤),自然铜2两(如荔枝皮者,细研和),黄丹(细研,秤)2两,血竭半两(别研,秤),没药半两(别研,秤),滴乳香(别研细,秤)半两。
每1大丸,治2人,大人可治1人。或作小丸,乳香酒下,空心服。但不可多吃,恐生骨耳。
上为细末,先将猪脂再熬成汁,次下蜡搅匀,次下蜜陀僧及大矾等6味,皆逐旋下,只留乳香末下,用微火,不得住手搅,火才猛,即药无力矣,将欲成膏,取下,一茶少顷,候药不至大热,投乳香搅匀,众手乘温热急为丸,如弹子大。以新瓷罐子收之,须厚盖扎之。
苏木1分(极细末),定粉1钱,南硼砂1分(另研),半两钱(烧红,醋碎,为末)1分。
13《医方类聚》卷一八七引《经验秘方》131方名。
自然铜2两(火烧,醋蘸7次),白芍药半两,血竭3钱半,甜瓜子半两(麦麸炒黄),木鳖子5个或3个(去皮油甚净),水蛭2钱或3钱(石灰炒),胡桃仁5钱(去皮油、净),当归5钱,半两钱3两个(烧红,醋蘸34次),血余灰3钱,没药半两,乳香半两。
每服1铜钱,好酒调下,唯可食1服。如左边损折,用纸炒黑豆1颗,嚼试之,如能嚼破者,则髓不断,不能者,髓必断矣,然服之神效。
14《普济方》卷三○九引《德生堂方》141方名。
当归1两半(酒浸),黄耆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牛膝1两半,肉桂1两半,白芷1两半,紫金皮4两(童便浸),川乌1两(炮),乳香半两,没药半两(另研,3钱醋淬)。
每服25丸,老人15丸,量虚实加减酒下,病上食后服,病下食前服。
上为细末,酒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15《瑞竹堂方》卷二151方名。
骨碎补(去毛)1斤,败姜1斤,生地黄(去土,洗净)1斤,蒲黄半斤,白面2斤。
用隔年好米醋熬热调药,敷于痛处。如药冷再用热醋调敷,如此7次,用绵包之。此1料分7服,7日用之。
半两钱1文(烧红,醋蘸淬,如无,以古老钱代),当归1钱,藿香叶1钱,水蛭3钱(同糯米炒紫色为度),血竭1钱,虎骨1钱(酥炙),绵2钱(烧灰),血余2个(微炒焦,即孩儿胎头发也),乳香1钱,麝香1钱,没药1钱。
若损折甚者,每服3钱,轻者每服2钱半。如无损折者,除蛭、钱,服药时,令**先饮好酒35盏,服后更饮23盏,次用纸裹,以绳穿板子缚之。
没药、乳香、当归、川椒、自然铜(醋淬)、赤芍药、败龟板(炙)、虎骨、白芷、骨碎补(炙)、千金藤(郁李仁是也)各等分(又方加龙骨、川芎)。
每服1丸,好酒半升化开煎,用东南柳枝搅散,热服。
上为细末,化蜡半两为丸,如弹子大。
18《施圆端效方》引大名药德全方(见《医方类聚》卷一八八)181方名。
木鳖子1两(烧,去皮),半夏2两,南星4两,红豆半两,没药1钱,自然铜(炒)1钱。
生姜汁4两,同醋打面糊,调药2钱,涂损处,裨正,绵裹之温热,令汗孔开而药力入。
19《御药院方》卷八191方名。
当归(切,焙)2两,甘草(锉、炒)3两,没药(别研)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乳香(别研)半两,泽兰1两,自然铜(火烧红,醋淬7次,研)1两。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日进3服。
上为细末,入研者药再研令匀,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20《赤水玄珠》卷十二201方名。
防风1两,牛膝1两,当归1两,虎骨(酥炙)1两,枸杞子2两半,羌活1两,独活1两,龟板1两,秦艽1两,萆薢1两,松节1两,二蚕沙1两,茄根1两,苍术4两。
21《伤科汇纂》卷七211方名。
土鳖虫(火酒醉死,焙干,雌雄不拘)2钱,自然铜(火煅醋淬14次)3钱,血竭3钱,骨碎补(去毛)5钱,当归(酒浸)5钱,乳香(去油)5钱,硼砂2钱,大半夏(制)3钱(1方有半两钱10文)。
22《古方选注》卷下221方名。
七气罂口(古屋上广汉前上层生瓶,年深者良,用纯钢锉生锉末,研之无声,水飞)1钱,古文钱(约500年者良,火煅,醋淬7次,研之无声,如尘者佳)5分。
每服7厘,先用甜瓜子仁(去壳)3钱,嚼烂吐出,再服下,清酒过口。
罂,能透骨入髓,理伤续绝。古文钱,功专腐蚀坏肉。甜瓜子仁,开肠胃之壅遏,通筋骨之机关,因丹药厘散甚微,助以入胃转输,为丹药之向导也。
23《良朋汇集》卷五231方名。
24《济阳纲目》卷八十六241方名。
古文钱(醋煅)5分,乳香1钱,没药1钱。
每轻者2丸,重者3丸,酒下。
上为细末,酒调服1方各等分,醋糊丸小豆大。
25《准绳·疡医》卷六251方名。
南星(生)4两,木鳖子3两,紫金皮1两,芙蓉叶1两,独活1两,白芷1两,官桂1两,松香1两,枫香1两,小麦面2两,乳香5钱,没药5钱。
上为末,米醋生姜汁各少许,入酒调匀,摊油纸上夹缚。
26《集成良方三百种》261方名。
半两钱(火煅醋淬)、自然铜(火煅,醋淬)、当归尾、生川乌(面包煨,去梗)、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顶上血竭各等分。
上各为细末,除半两钱末另行存贮外,将其余6味,调合极匀,瓷瓶收贮,用蜡封口。
27《古今医鉴》卷十六引许昌宁方271方名。
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人参减半,官桂1钱,青皮1钱,陈皮1钱,麻黄1钱,苍术1钱,丁香1钱,青木香1钱,乳香1钱,没药1钱,沉香减半,血竭减半,儿茶1钱,甘草1钱。
28《摄生众妙方》卷九281方名。
(沂土)1两(即粪窖陈年砖上之秽者),自然铜1两,天雷石(打碎)1两(上将3味用好醋炼9次,淬9次为度,须用猛火,再加后药),猫头骨(醋炙9次)1个,凤凰蜕(即鸡子壳,烧灰)5钱,乳香2钱,没药3钱,血竭1钱。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29《万氏家抄方》卷四291方名。
白秋霜(即多年粪,傲霜经风雨者,炭火中煅红,醋淬9次)。
跌扑损伤,闪挫骨伤,极重者。
用到中药接骨丹的方剂神仙接骨丹。
ēgǔdān《疡科选粹》卷八:方名:神仙接骨丹别名:接骨丹组成:自然铜(烧红醋淬7次)、古冢铜钱(。
拼音:jiēgǔjiǔliàndān别名:接骨丹处方:粪窖内多年瓦片。制法:上用长流水洗净,炭火煅。
n《普济方》卷三○九引《卫生家宝》:方名:神效接骨丹组成:南乳香、没药、南白胶、密陀僧4两(研)。
音:yùlóngsǎn《伤科汇纂》卷七:别名:接骨丹组成:人中白(醋煅7次)。
主治:跌打损伤,昏晕。
音:jiēgǔshéndān《古今医鉴》卷十六:接骨神丹:别名:接骨如神丹处方:半夏(1个,对土鳖1、
用到中药接骨丹的中成药接骨丸。
末。《正体类要》引《本事》:方名:接骨丸别名:接骨丹组成:接骨木半两(即蒴藋也),乳香半两,赤芍药。
375g制何首乌25g红藤375g丹参25g接骨术50g伸筋草125g木瓜25g川芎125g。
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8页)功能与主治:舒筋接骨,活血止痛。
用于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接骨续筋。用。
、南天竹、枸杞、头橘树头、枳(木具)叶、五加叶、接骨木、石楠头、地蜈蚣、篇蓄草、马齿苋、野芥菜、蛇床。
,红花8两,川芎8两,郁金8两,枳实(炒)8两,丹皮8两,青皮(炒)8两,防风8两,威灵仙6两,归。
古籍中的接骨丹《普济方》:[卷三百九折伤门]接骨手法。
铜(去心)茴香(各半上为细末。
接骨丹乳香没药川椒半两钱(五文醋七次)马蔺花白芷川乌。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总论]灸法。
,又用粉匣板,以长布什穿缚在腋下紧紧缚定,方服接骨丹。凡金井骨在胁下有损,不可夹缚,须捺平正,方用。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论跌治法。
心跌去,有跌断胸膀骨者,即搀起仰卧不用动手,即用接骨丹七服,其骨自接,不拘。
其骨不断者,只用七厘散三。
《金疮秘传禁方》:刘国师禁方。
)凡上身初跌破血出,用四味草药敷上,内服末药加接骨丹三分。凡中身初跌损,先服末药加接骨丹五分,轻者。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人参再造丸41组成42功效主治43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44制备方法5《中药成方配本》方之人参再造丸51组成52功效53主治54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55用药禁忌6人参再造丸的药典标准61品名62处方63制法64性状65鉴别66检查67含量测定6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6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6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674测定法68功能与主治69用法与用量610注意611规格612贮藏613版本7人参再造丸(蜜丸)的中药部颁标准71剂型72拼音名73标准编号74处方75制法76性状77鉴别78检查79功能与主治710用法与用量711注意712规格713贮藏8人参再造丸(浓缩丸)的中药部颁标准81剂型82拼音名83处方84制法85性状86鉴别87检查88其他89功能与主治810用法与用量811注意812规格813贮藏9人参再造丸药品说明书91药品名称92药品汉语拼音93剂型94性状95人参再造丸的主要成份96人参再造丸的功能主治97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98注意事项10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人参再造丸1拼音。
rénshēnzàizàowán。
GinsengRecreatingBolu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enshenzaizaopill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23)]。
人参再造丸为方剂名,同名方剂约有2首。
主要成分为乌梢蛇、天麻、羌活、威灵仙、僵蚕、白附子、当归、穿山甲(用代用品)、血竭、乳香、没药、人工牛黄、麝香、朱砂、人参、黄芪[1]。具有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
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3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人参再造丸41组成。
蕲蛇(酒炙)4两,龟版(炙)1两,玄参(去芦)1两,麻黄2两,香附(炙)1两,山甲(珠)2两,天竺黄1两,白芷2两,地龙肉5钱,大黄(炙)2两,威灵仙2两5钱,熟地2两,羌活1两,姜黄2两,乌药1两,首乌(炙)2两,茯苓2两,葛根2两5钱,细辛1两,草豆蔻2两,紫豆蔻2两,藿香2两,赤芍1两,黑附片1两,虎骨(炙)1两,杭菊8钱,川芎2两,青皮(炒)1两,僵蚕(炒)1两,白术(炒)1两,黄耆2两,天麻2两,黄连2两,骨碎补1两,全蝎2两5钱,白附子(炙)2两,防风2两,萆薢2两,桑寄生2两5钱,党参(去芦)1两,沉香1两,肉桂(去粗皮)2两,松香(炙)5钱,没药(炙)1两,乳香(炙)1两,血竭花8钱,山羊血5钱,母丁香1两,甘草2两,当归2两。
祁蛇(酒炙)120g,炙龟甲、玄参、炙香附、天竺黄、羌活、乌药、细辛、赤芍药、黑附子、炙虎骨、炒青皮、炒僵蚕、炒白术、骨碎补、党参、沉香、制乳香、制没药、母丁香各30g,麻黄、山甲珠、白芷、制大黄、熟地黄、姜黄、制何首乌、茯苓、草豆蔻、紫豆蔻、藿香、川芎、黄芪、天麻、黄连、炙白附子、防风、萆薢、肉桂(去粗皮)、甘草、当归各60g,地龙、炙松香、山羊血各15g,威灵仙、葛根、全蝎、桑寄生各75g,菊花、血竭各24g。为细末,每2350g药兑:麝香9g,冰片、牛黄各105g,朱砂粉30g,犀角粉24g,高丽参粉60g[2]。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人参再造丸具有舒筋活血,祛风化痰之功效。治中风痰壅,口眼喁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日二次[2]。
研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g,金箔为衣[2]。
每78两1钱细粉兑:麝香3钱,牛黄3钱5分,朱砂粉1两,犀角粉8钱,高丽参粉2两,冰片3钱5分。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金衣16开,蜡皮封固。
5《中药成方配本》方之人参再造丸51组成。
人参2两,麝香5钱,炙黄耆2两,炒于术1两,熟地2两,制首乌2两,炒玄参2两,当归2两,川芎2两,炒赤芍1两,蕲蛇肉4两,全蝎2两5钱,炙虎骨2两,炙僵蚕1两,炙地龙5钱,炙龟版1两,去节麻黄2两,防风2两,炒白芷2两,细辛1两,炒天麻2两,沉香1两,广木香4钱,母丁香1两,制香附1两,豆蔻仁2两,广藿香2两,羌活2两,威灵仙2两5钱,制乳香1两,制没药1两,制川朴5钱,炒青皮1两,天竺黄1两,胆星1两,琥珀2两,血竭8钱,冰片2钱5分,制大黄2两,黄连2两,红花8钱,片姜黄2两,桑寄生2两5钱,茯苓2两,炙甘草2两,草蔻仁2两,制附子1两,肉桂2两,酒炒毛姜1两,炒乌药1两,炙穿山甲2两,川萆薢2两,炒葛根2两5钱,飞朱砂1两,葱制松香5钱(制2次)。
《中药成方配本》之人参再造丸具有行血祛风,舒筋活络之功效。
《中药成方配本》之人参再造丸主治真中,类中,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步履艰难,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手足麻木,筋骨酸痛。
各取净末和匀,约计净粉85两2钱,加白蜜85两,炼熟,和温开水35两,打和为丸,分作700粒,蜡壳封固。
每日服1丸,分2次化服,酒或开水皆可化服。连续服10天为1疗程。
6人参再造丸的药典标准61品名。
RenshenZaizaoWan。
人参100g、酒蕲蛇100g、广藿香100g、檀香50g、母丁香50g、玄参100g、细辛50g、醋香附50g、地龙25g、熟地黄100g、三七25g、乳香(醋制)50g、青皮50g、豆蔻50g、防风100g、制何首乌100g、川芎100g、片姜黄125g、黄芪100g、甘草100g、黄连100g、茯苓50g、赤芍100g、大黄100g、桑寄生100g、葛根75g、麻黄100g、骨碎补(炒)50g、全蝎75g、豹骨(制)50g、炒僵蚕50g、附子(制)50g、琥珀25g、醋龟甲50g、粉萆薢100g、白术(麸炒)50g、沉香50g、天麻100g、肉桂100g、白芷100g、没药(醋制)50g、当归50g、草豆蔻100g、威灵仙75g、乌药50g、羌活100g、橘红200g、六神曲(麸炒)200g、朱砂20g、血竭15g、人工麝香5g、冰片5g、牛黄5g、天竺黄50g、胆南星50g、水牛角浓缩粉30g。
以上五十六味,除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天竺黄外,朱砂、琥珀分别水飞成细粉。其余人参等四十八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天竺黄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体壁碎片淡**至**,有网状纹理和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全蝎)。
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炒僵蚕)。树脂道碎片含**分泌物(三七)。
(2)取本品20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适量,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药渣备用),**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和川芎对照药材各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备用药渣,挥去溶剂,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长为15cm),先后用水和20%乙醇各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8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含量测定]项下的盐酸—甲醇(1:100)提取液10ml,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5g,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5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A)。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6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
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堿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浓缩至约10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内径为09cm,湿法装柱,用甲醇30ml预洗)上,用乙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黄连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10mg。
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3年版。
7人参再造丸(蜜丸)的中药部颁标准71剂型。
RenshenZaizaoWan。
人参(去芦)100g蕲蛇(黄酒浸制)100g广藿香100g檀香50g母丁香50g玄参100g细辛50g香附(醋制)50g地龙25g熟地黄100g三七25g乳香(醋制)50g青皮50g豆蔻50g防风100g何首乌(制)100g川芎100**姜黄125g黄芪100g粉甘草100g黄连100g茯苓50g赤芍100g大黄100g桑寄生100g葛根75g麻黄100g骨碎补(炒)50g全蝎75g豹骨(制)50g僵蚕(炒)50g制附子50g琥珀25g龟板(制)50g萆{解}100g白术(麸炒)50g沉香50g天麻100g肉桂100g白芷100g没药(醋制)50g当归50g草豆蔻100g威灵仙75g乌药50g羌活100g橘红200g六神曲(麸炒)200g朱砂(水飞)20g血竭15g麝香5g冰片5g牛黄5g天竺黄5Og胆南星50g水牛角浓缩粉30g。
以上五十六味,除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天竺黄外,朱砂、琥珀分别水飞,其余人参等四十八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天竺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团块由多数形状不一的颗粒状物**而成,淡黄棕色,其中包埋有方形结晶或柱晶,体壁碎片淡**至**,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孔,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树脂道中含金**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8人参再造丸(浓缩丸)的中药部颁标准81剂型。
RenshenZaiaoWan。
人参(去芦)100g蕲蛇(黄酒浸制)100g广藿香100g檀香50g母丁香50g玄参100g细辛50g香附(醋制)50g地龙25g熟地黄100g三七25g乳香(醋制)50g青皮50g豆蔻50g防风100g何首乌(制)100g川芎100**姜黄125g黄芪100g粉甘草100g黄连100g茯苓50g赤芍100g大黄100g桑寄生100g葛根75g麻黄100g骨碎补(炒)50g全蝎75g豹骨(制)50g僵蚕(炒)50g制附子50g琥珀25g龟板(制)50g萆{解100g白术(麸炒)50g沉香50g天麻100g肉桂100g白芷100g没药(醋制)50g当归50g草豆蔻100g威灵仙75g乌药50g羌活100g橘红200g六神曲(麸炒)200g朱砂(水飞)20g血竭15g麝香5g冰片5g牛黄5g天竺黄50g胆南星50g水牛角浓缩粉30g。
以上五十六味,将人参、麝香、三七、冰片、朱砂、沉香、乳香、没药、蕲蛇、天竺黄、全蝎、豹骨、牛黄、琥珀、僵蚕、血竭、龟板、水牛角浓缩粉、檀香制成细粉,取甘草制成甘草膏,将熟地黄水煎,煎淬浓缩成稠膏,另取余广藿香等36味,按流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以7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制成稠膏,取以上膏,粉,加辅料适量混匀,制丸,于60℃以下烘干,打光,即得。
本口为棕黑色的浓缩丸,气香,味微甘,苦。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团块由多数形状不一的颗粒状物**而成,淡黄棕色,其中包埋有方形结晶或柱晶。
体壁碎片淡**至**,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孔,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树脂道中含金**块状分泌物。
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
丸重差异 按丸剂重量差惜第二法检查(附录ⅠA)。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9人参再造丸药品说明书91药品名称。
RenshenZaizaoWan。
人参再造丸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人参(去芦)、蕲蛇(黄酒浸制)、广藿香、檀香、母丁香、玄参、细辛、香附(醋制)、地龙、熟地黄、三七、乳香(醋制)、青皮、豆蔻、防风、何首乌(制)、川芎、片姜黄、黄芪、粉甘草、黄连、茯苓、赤芍、大黄、桑寄生、葛根、麻黄、骨碎补(炒)、全蝎、豹骨(制)、僵蚕(炒)、制附子、琥珀、版(制)、萆薢接、白术(麸炒)、沉香、天麻、肉桂、白芷、没药(醋制)、当归、草豆蔻、威灵仙、乌药、羌活、橘红、六神曲(麸炒)、朱砂(水飞)、血竭、麝香、冰片、牛黄、天竺黄、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等。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41方名42组成43功效44跌打丸的用法用量45用药禁忌5《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51方名52组成53功效54主治55跌打丸的用法用量56制备方法57用药禁忌6《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61方名62组成63功效64主治65跌打丸的用法用量66制备方法67用药禁忌7《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71方名72跌打丸的别名73组成74功效75主治76跌打丸的用法用量77制备方法78用药禁忌8《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81方名82组成83主治84跌打丸的用法用量85制备方法9跌打丸的药典标准91品名92处方93制法94性状95鉴别96检查97含量测定9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9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9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974测定法98功能与主治99用法与用量910注意911规格912贮藏913版本10跌打丸药品说明书101药品名称102剂型103跌打丸的主要成份104跌打丸的功能主治105跌打丸的用法用量106跌打丸的禁忌107跌打丸的不良反应108注意事项109跌打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1010备注11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跌打丸跌打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1拼音。
Di**aWa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跌打丸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关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1]。
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3年版)记载有跌打丸的药典标准。
本方由《圣济总录纂要》接骨紫金丹加减而来[3]。
当归、川芎、虫、血竭各30g,没药(醋炙)、乳香(醋炙)、麻黄、自然铜(醋煅)、马钱子(砂烫去毛)各60g,麝香12g[3]。
香附(醋炙)14两,生蒲黄8两,白及8两,赤芍8两,陈皮8两,五灵脂6两,三七2两,木香2两,大黄14两,玄胡(醋炙)8两,续断8两,乌药8两,三棱(醋炙)8两,莪术(醋炙)8两,红花8两,川芎8两,郁金8两,枳实(炒)8两,丹皮8两,青皮(炒)8两,防风8两,威灵仙6两,归尾14两。
《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由跌打外伤引起之筋骨扭伤,瘀血积聚,红肿疼痛,闪腰岔气等症。
跌打丸功能活血化瘀止痛[3]。治跌打损伤,皮肤青肿,伤筋动骨,闪腰岔气,及瘀血疼痛[3]。
为末,炼蜜为丸,丸重45g,每服一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日二次[3]。
取香附至木香等8味为细末。取大黄至归尾等15味,用煮提法提取2次,浓稠汁约50两左右。
取香附等细末,用大黄等膏汁(可酌加冷开水),按泛丸法制成丸(每10丸干重5分),晒干或低温干燥,挂衣,玻璃瓶装,密封。每服15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1日2次。
5《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51方名。
当归1两,川芎1两,土鳖虫1两,血竭1两,没药(炙)2两,乳香(炙)2两,自然铜(煅)2两,马钱子(去毛,炙)2两,麻黄2两。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皮肤青肿,瘀血疼痛。
每服1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上为细末,每14两细末兑麝香4钱,混合均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5分,蜡皮封固。
6《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61方名。
制乳香6钱,土鳖虫4钱,防风4钱,当归尾4钱,丹皮4钱,木通4钱,汉三七8钱,甜瓜子4钱,骨碎补4钱,生白芍6钱,甘草6钱,枳实(麸炒)4钱,苏木6钱,桃仁(去皮)4钱,色姜黄3钱,制没药6钱,血竭6钱,刘寄奴4钱,续断4两,赤芍8钱,桔梗4钱,红花6钱,三棱(醋制)6钱,煅自然铜(醋制)4钱。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具有散瘀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伤筋动骨,铁木打伤,青紫红肿,疼痛不止。
每服1丸,黄酒送下,白开水亦可。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7《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71方名。
西大黄8两,青皮2两,刘寄奴4两,苏木2两,桃仁4两(去皮尖),炒枳实2两,五加皮4两,川芎2两,土鳖虫4两(酒浸),降香2两,山楂肉4两,京三棱2两,怀红花3两,凌霄花2两,西当归3两,赤芍2两,延胡索3两,威灵仙2两,川牛膝3两,花槟榔2两,牡丹皮3两,制乳香1两,制香附3两,制没药1两,蓬莪术2两,自然铜1两(煅),上血竭1两。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及远年劳伤之筋骨疼痛。
每服23钱,用开水或黄酒温下。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钱约做20丸。
8《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81方名。
赤芍2两,苏木1两,枳壳(麸炒)1两,红花1两,三七2两,锦纹大黄3两,乳香(去油)1两,生地2两,泽泻1两,土鳖1两,泽兰1两半,当归2两(酒洗),桃仁(去皮尖)1两,血竭1两,没药(去油)1两半。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肿胀青紫,疼痛不止。
每服4钱,用温开水或温酒送下。
上为细末,按药末量加炼蜜110~120%,和成大丸,每丸重4钱,蜡壳封固。
三七64g、当归32g、白芍48g、赤芍64g、桃仁32g、红花48g、血竭48g、北刘寄奴32g、烫骨碎补32g、续断320g、苏木48g、牡丹皮32g、乳香(制)48g、没药(制)48g、姜黄24g、醋三棱48g、防风32g、甜瓜子32g、枳实(炒)32g、桔梗32g、甘草48g、木通32g、煅自然铜32g、土鳖虫32g。
以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2],即得。
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2]。气微腥,味苦。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纤维束橙**,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苏木)。
纤维束浅**,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石细胞橙**,贝壳形,壁较厚,较宽的一边纹孔明显(桃仁)。
种皮石细胞金**,类长方形,壁厚,深波状弯曲,层纹明显,彼此紧密嵌合(甜瓜子)。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枳实)。
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为30μm(防风)。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颗粒状物(桔梗)。
非腺毛浅**至浅棕色,1~2细胞(北刘寄奴)。体壁碎片**或棕红色,有圆形毛窝,直径8~24μm,可见长短不一的刚毛(土鳖虫)。
(2)取本品5g,剪碎,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20ml洗涤,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5g,剪碎,加乙酸乙酯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A)。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23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9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9: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磷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m竭素高氯酸盐20μg的溶液(相当于1452μg的血竭素),即得。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磷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1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30mg。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2]。
口服。小蜜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1)小蜜丸每10丸重2g(2)大蜜丸每丸重3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3年版。
10跌打丸药品说明书101药品名称。
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瘀血肿痛。
107跌打丸的不良反应108注意事项。
2儿童、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病、肾病等慢**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和使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