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病虫的防治
这篇总结会给大家分解“苋菜病虫的防治”的内容进行周详介绍,期望对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防治(以白粉病为例):在发病初期喷洒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600-700倍液)等药物1-2次。害虫防治(以鼹鼠蟋蟀为例):水旱轮作、集约化栽培,施用完全腐烂的有机肥。每亩洒1-1.5kg5%辛硫磷颗粒剂,然后耙入土壤中。
好文探索:苋菜受病害侵染怎么办?苋菜常见病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常见问题】苋菜受病害侵染怎么办。
【专家解答】苋菜素有“长寿菜”之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种植价值。但是在苋菜的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常见的有白锈病、黑斑病、病毒病、褐斑病、根结线虫病和炭疽病,严重影响苋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需及时防治。
现将苋菜常见病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为害症状:苋菜白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出现点状病斑,淡黄绿色至**点,后渐发展为凹陷小黄斑,不规则形,叶片背面产生白色疱状孢子堆,圆形至不定形,疱状孢子堆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
严重时疱斑密布叶上或连合,叶片凹凸不平,易引起叶片脱落。茎秆被害时肿胀畸形,比正常茎增粗1~1.5倍。
(1)最好与禾本科实行2~3年轮作,选择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最好采用条播或垄作,严格控制撒播密度,有利于防止白锈病发生。
(2)苋菜生长期及时清理、疏除过密株,以利通风排渍和降湿。合理灌溉,宜小水勤浇,不宜大水漫灌。采用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逆性,并及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苋菜抗病力,提高苋菜天然品味。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根据喷施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每5~7喷1次,连续2~3次,但注意在采收前15~20天停止用药,在喷施药剂时喷施使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5-10毫米,淡褐色或灰褐色。有时病斑可见不太明显的隐约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生有淡黑色霉状物。
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成片,致使叶片局部或整叶干枯。
(1)整平土地,密度适宜,及时间苗,适时采收。
(2)施足有机肥,及时追肥。
重施速效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科学灌水,注意雨后排水。
(3)发病重地,与非寄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4)及时清除田间病株。
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并深翻土壤。
(5)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及时喷布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利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为害症状:苋菜病毒病可使苋菜全株受害。
由千日红病毒(简称GoV)和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发病初期病株明显矮缩。
迟发病的病株叶片皱缩或卷曲,叶面不平展,有的出现轻花叶,叶色浓淡不均斑驳状,有的出现坏死斑点。
(1)选择通风良好,远离萝卜、黄瓜的地块,及时清洁田园,铲除田间杂草、彻底拔除前茬作物病株,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选择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害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2)加强田间管理,遇有春旱或秋旱要多浇水,减少发病率。并及时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同时在苋菜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苋菜抗病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提高苋菜天然品味。
(3)药剂防治,发现病株随即拔除并妥善处理,拔除病株后用肥皂水洗手,以防农事操作时发生液汁传染,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病斑圆形至不定形,黄褐色,后病班中部褪为灰褐色至灰白色,病健部分界明晰,病斑两面均可见密生小黑点。
(1)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时的清沟排渍,减少雨后田间的积水,同时在播种前深翻晒土,结合深翻施足基肥,做平畦,要求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
(2)加强田间管理,在苋菜生长期应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力,并在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苋菜抗病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提高苋菜天然品味。
发病初期根据植保要求喷施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为害症状:苋菜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衰弱,叶色变浅,晴天中午或干旱时,植株呈现萎蔫症状,扒开土壤可见根上已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即根结。
剖开根结可见其内长满细小的白色梨状线虫,即根结线虫的雌虫。
(1)在苋菜根结线虫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2)发病重的地区可与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或实行水旱轮作或与水生蔬菜轮作。
(3)严重的可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5~2.0kg,或滴滴混剂,每667平方米40kg,于定植前15天,撒施在开好的沟里,覆土、压实,定植前2~3天开沟放气,防止产生药害,此外也可用95%棉隆,667平方米用量3~5kg或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0~15kg。
但要注意防止药害和毒害。
为害症状:苋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
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为灰褐色,直径2~4毫米,病斑圆形,边缘褐色,略微隆起,病斑数目少则10几个,多的可达20~30个,严重的病斑融合,致叶片早枯,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病部溢出粘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茎部染病,病斑褐色,长椭圆形略凹陷。
(1)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时的清沟排渍,减少雨后田间的积水,同时在播种前深翻晒土,结合深翻施足基肥,做平畦,要求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
(2)加强田间管理,在苋菜生长期应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力,并在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苋菜抗病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提高苋菜天然品味。
发病初期根据植保要求喷施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精选问答:
1、苋菜病虫害图谱与防治方法?
1.
病害1.、猝倒病发病症状:苋菜猝倒病一般发生在出苗前后,在出苗前发病会造成烂种,导致无法发芽。在出苗后发病会在幼苗茎基部出现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形成线状。导致幼苗猝倒,田间湿度大的时候会出现白色的菌丝体。防治方法:足墒下种,一次性浇足底水,在出苗后控制浇水量。不要播种过早,土壤温度要在15度左右时播种。出后期减少田间郁闭,及时间苗增加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温湿度,最后要控制好播种密度。由于为速生叶类菜,不提倡喷施农药,以免菜品带来安全问题。最稳妥办法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拌细土15公斤,均匀撒在土壤里。2、白粉病发病症状:在6月上旬开始流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展迅速。叶片表面开始出现不规则褐色斑块,叶背生圆形至不定形白色疱状孢子堆,严重时疤痕密布或联合,叶片凹凸不平,最终枯黄。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肥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高温季节遮阳降温。③发病初期选喷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1~2次即可。3、叶斑病发病症状:苋菜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浅褐色斑点,受叶脉限制逐渐发展成多角形,病斑可相互融合,导致叶片枯死,该病水渍状斑不明显,小苗到收获均可发病,栽植密度大的地块发病重。别于叶枯病。防治方法:①轮作不重茬,使用抗病品种。合理浇水施肥,在播种前深翻晒土,结合深翻施足基肥,做平畦,浇足底水,小水轻浇,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②加强田间管理,在苋菜生长期应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力。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4、茎腐病发病症状:病株外观呈失水萎蔫状,检视茎基部,则可见其变褐坏死,根部皮层腐烂脱落,无新根长出。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换茬,减少病源基数。(2)播前整地时进行土壤用50%多菌灵消毒。(3)药剂防治,可用40%**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淋喷,连续2~3次,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淋足淋透。
2.
虫害1、蚜虫蚜虫是苋菜主要害虫,危害叶片,为确叶菜食用安全,不建议使用农药。主要采用农业办法,如清园消灭虫源基数,合理密植,正确运用肥水。使用物理杀虫法,黄板诱杀,覆银灰色避蚜膜。还可以每亩使用0.5%苦参碱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水30~30公斤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土法防治蚜虫。2、斑潜蝇发生症状:斑潜蝇对苋菜的危害主要在于幼虫潜入叶片,钻入叶肉中取食,形成弯曲的俯冲路径,只留下叶片的上下表皮。随着幼虫的生长,幼虫地下道逐渐延伸变宽,最后叶子受损甚至死亡。
2、红苋菜农药含量高吗?
农药含量不高
苋菜,也是夏季的主要蔬菜之一。苋菜的别名很多,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会略有不同。又名青香苋、 红苋菜、红菜、米苋等,为苋科以嫩茎叶供食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我国,在长江流域普遍栽培, 因其抗性强,易生长、喜热、耐旱、耐湿,且病虫害较少。苋菜是一种非常特别容易种植的蔬菜,也极少打农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