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黑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2024-02-1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63 次
黑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这一篇知识总结会给网友们介绍一下“黑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进行分享,但愿对各位网友们有些许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池塘建设:池深2-2.5米,水深1.5-2米,100-150生石灰100-150kg/亩消毒。鱼种放养:鱼种下池前,用3-5%的盐水浸泡10-15分钟。

  日常管理:春季每周换池水4/5,高温季节每3天换一次,7天换一次。饲料喂养:有人工配合饲料、淡水或海水的后的下脚料等。


好文探索:黑鱼怎么养?黑鱼养殖技术大全


  黑鱼怎么养黑鱼是一种人们很喜欢的鱼肉,常食对身体有**的滋养作用,经济价值高,很适合人工养殖,但是养黑鱼并不那么容易,如果黑鱼不喂能活多久怎么养黑鱼呢。

  黑鱼离水能活三天。黑鱼天性凶猛,繁殖力强,食量大。

  黑鱼也可以在陆地上滑行,迁徙到其他水域觅食。

  鱼塘的选择一般建议选用3亩以上的池塘,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排水方便,在入口处设置逃生网,可在池塘周围种一些水草。

  鱼苗投放一般建议养殖户选择80克左右的鱼苗来放养,这对每年9月至10月的放养非常有利。此时,鱼种的觅食能力强,饲养密度根据饲料和饲养技术来确定。

  **是每亩2000条鱼。

  消毒鱼苗放养前应消毒,可使用生石灰,鱼苗应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

  日常管理我们每天都要做好池塘的巡逻工作,注意水质和黑鱼的生长,如果有鱼的**问题,就应该及时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防治工作,还要做好水质检测,改变水质,有利于黑鱼的正常生长。

  养殖黑鱼时首先就要确定池塘的养殖面积,黑鱼养殖不宜养殖过多,但是可以分为几个池塘分开养,一个池塘在2-5亩左右。

  水深2米左右,池底的淤泥不宜过多,在池塘的进出水口必须设置防逃网,防止养殖过程中黑鱼出逃。在放养前需要将生石灰对鱼池进行泼洒消毒,也可以在池塘中种植宽一米左右的水浮莲,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黑鱼跳出池塘,还能**的为池塘遮阳。

  池塘要选择在远离嘈杂吵闹的地方,有充足干净卫生的水源,有良好的排水换水系统。

  选择鱼种时一般都会在市场上买,虽然市场上的价格都比较低,但是它们的规格都不一样,而且很多时候会使鱼受到机械损伤。

  所以在放养鱼苗前,必须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或者是用食盐水和漂白粉将鱼苗浸泡20**左右,对鱼苗进行消毒。黑鱼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面积、饲养技术和饲料等**因素来决定。

  一般一亩最多可以养殖2500尾黑鱼。

  只要有过黑鱼养殖经验的人都知道,黑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不管是活肉还是死肉,主要是以池塘中的**小鱼小虾为食。

  人工投喂黑鱼的时候,每天必须定点定时的投喂,每天至少在上午10点与下午3点投食两次。一般放养一个星期后,鱼种就会开始到水面上开始抢食,在黑鱼进食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黑鱼的进食情况,如果食物附近的黑鱼比较少或者是黑鱼之间的抢食不激烈的时候,便代表大部分黑鱼已经吃饱了,可以停止投喂了。

  黑鱼的食性非常大,所以它的排泄物也多,因此很快就会使池塘中的水变得越来越肥,导致大量的浮游动物繁殖滋生。引起池塘中开始缺氧,所以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水中溶氧量的变化,如果发生了缺氧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增氧,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时,那就要采取水面杀菌的方法了,在池塘边上3米左右的地方泼洒敌百虫。

  虽然黑鱼的抗病抗病能力很强,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低,但是在秋季时,没有正确管理的话,还是会导致黑鱼得病的,所以大家在这个时间一定要时刻注意黑鱼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做出对应措施。

  新挖池塘养鱼普遍泥水浑浊,影响鱼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的繁殖。

  每10-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具有良好的沉泥清水效果,同时也起到预防鱼病的作用。用量是每亩池塘每次20-30公斤化水遍洒全池。

  黑鱼是肉食性鱼,只有黄鲢和野生鲫鱼或杂交鲫鱼适合与黑鱼套养。如果是一斤3-4条黑鱼的话,这个苗放鲫鱼2两以上,黄鲢放1两以上较适宜。

  三、其实是防治鱼病。对鱼体、饵料台(场)、工具等进行经常性的消毒清理,以消灭病原**鱼体的抗病力。

  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对症采取措施治疗。

  新挖鱼塘鱼类的溶氧等生态环境的改良时间较长,应加强早晚巡视,勤注新水。池塘要做到无杂草、无渣屑、无残饵等,在阴雨连绵或遇天气闷热情况下,易浮头甚至泛塘死鱼,应及早采取措施消除。


精选问答:


  1、乌鱼养殖?

  专养乌鱼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2亩为宜,便于管理,水深1~1.5米,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水源应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池水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透明度为50厘米左右。一般在放养乌鱼种前10~15天应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清毒时,一般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同时在池塘中还应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浮莲,以便在夏季水温较高时,以供遮挡阳光,便于乌鱼避暑和躲藏,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有利乌鱼的生长。

  二、鱼种放养

  一般亩放鱼种6000尾至8000尾。投放的鱼苗种规格整齐一致,还应注意选用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正常、没有损伤的鱼种。 在专养乌鱼的池塘中,还可混养少量的鲢、鳙、鲤等鱼,这样能起到控制池塘水质的作用,并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但混养的家鱼个体应大于乌鱼种的一位以上为宜。

  三、饲料和投饲

  1.鲜饵料

  乌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仍以小杂鱼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就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并视摄食情况予以调整,一般料肉比为1∶4左右。

  2.人工配合饲料

  目前,正在研制和试喂人工配合饲料,需要经过幼鱼驯养阶段。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其粗蛋白的含量应达到40%以上。作为乌鱼的人工配合饲料的原料,一般采用鲜鱼肉、鱼粉、豆粕、蚕蛹、玉米粉、米糠、麦麸、骨粉、酵母粉等,另加少量维生素,适量微量元量和抗生素及诱引剂混合成团块或制成颗粒饲料后投喂。

  3.投饵要做到“四定”

  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日投喂2~3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投喂时,将小杂鱼投放到吊在池水中的食台上,让鱼取食,以减少饲料的失散,同时也便于观察乌鱼的摄食情况,或采用边吃边投的方法,直到停止摄食为止。四、日常管理

  1.巡池

  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乌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换水

  尤其在夏天温度高时,要注意经常加注些新水,保持水质新清,以促进乌鱼的正常生长。

  3.防逃

  乌鱼体长超过10厘米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 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50厘米,以防止乌鱼逃逸。

  4.分养

  饲养前期的1~2个月,应及时用网将生长特别快、个体大的乌鱼捞起,另池养殖,以免个体大的乌鱼残食小个体的鱼苗,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规格尽可能相同。

  5.防病

  乌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也容易发生**。主要是出血病,其症状是:鱼的吃食量明显减少,鱼体表现出块状或点状出血,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可在3~5天内陆续死亡。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平时在池塘中应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做到以防为主。

  2、黑鱼养到4-5斤要几久?

  两年左右

  黑鱼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来说养殖两年左右就可以达到三斤。在第一年,黑鱼的生长速度相对来说慢一些,养殖一年其体重可能只有一斤左右。第二年它们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可以长到三斤甚至五斤。具体来看,黑鱼养殖多久可以达到三斤重还会受到周围水环境和食物的影响。要想让它们更快达到三斤,需要保证养殖环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