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大闸蟹
这篇知识会给朋友们剖析“怎么养大闸蟹”的内容进行解释,希望对农资人们有少许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水质调整:养殖大闸蟹时,池水深度保持在70-80厘米之间。定时投喂:每天早上5点和晚上8点投喂大闸蟹,投喂量为总体重的4%。
池塘消毒:定期向池塘喷洒微生物制剂以去除亚硝酸盐。定期检查:每天检查两次,防止大闸蟹逃逸。
大闸蟹在养殖过程中,池水深度应保持在70-80厘米左右,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夏季炎热时,应向池中注水,保持水深在110-120厘米。
浑浊、能见度低后,需要为大闸蟹更换淡水,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20%-25%。
饲养期间,应根据习性选择投喂时间。大闸蟹在早上5:00和晚上8:00活动。
这时候可以喂食。上半年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
下半年将以动物饲料为主,植物饲料为辅。
大闸蟹多生活在池底,池底有食物残渣和粪便堆积,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导致大闸蟹中毒死亡。
池塘被泼洒石灰水以去除有害生物。
大闸蟹善于打洞和攀爬。
养殖期间要定期检查池塘,并用围网或防逃装置对池塘进行加固,防止大闸蟹逃逸。而且,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生长不良、感染病害的大闸蟹,要及时捞出。
单独喂食,避免大规模感染。
精选问答:
1、怎样建造养大闸蟹的池?
可以的,我前些年养过几百只螃蟹(观赏用),积累了一点经验。既然要养螃蟹,就应该知道螃蟹的生活习性,然后你就知道怎么弄了。
1、螃蟹属于两栖动物,不能一直呆在水里;池中要留出1/3的平台或突出物,让螃蟹能够自由上下,这也是螃蟹**的场所,不然,在水中**,母螃蟹肯定淹死。
2、螃蟹有叠罗汉逃生的本领,池边要有一定的高度,最**于60公分。
3、螃蟹生性胆小,昼伏夜出,池中要堆些石块瓦砾,供螃蟹藏身、脱壳用。
4、水池要能见到一定阳光,一是杀菌,另外母蟹产卵后,会仰躺在阳光下,翻开肚脐,用阳光的温度,促使小蟹更快出壳。
5、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人吃的东西他几乎都吃,非常好养,祝你成功。
2、大闸蟹养殖条件和方法?
大闸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盐度为18-26/1000,比重为1.016-1.020)繁殖。每年6至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为食。
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
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至70克,最大可达150克,且性腺成熟,可与2龄蟹一起参加生殖洄游。
如放养密度大或生长慢,则2龄时性腺也难以成熟,不能参加生殖洄游。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