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冷空气 冷空气知识大全

2023-09-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66 次
冷空气 冷空气知识大全

冷空气,是指从北方或者高海拔地区吹来的气流,带有低温和干燥的特点。随着气候变化,冷空气越来越常见,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农业应该如何应对冷空气天气呢?

冷空气对农业的影响

冷空气带来的低温和干燥天气,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低温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冻死。干燥的天气会使土壤水分流失,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冷空气还会影响养殖业,使得畜禽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应对冷空气的措施

保护作物

在冷空气天气到来之前,应该采取措施保护作物。例如,覆盖地膜或者草帘等保护措施,可以减少低温对作物的影响。在冷空气到来时,需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例如使用灯具或者热风机等加温保暖。

加强管理

在农业生产中,加强管理也是应对冷空气的一种重要措施。例如,及时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同时,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抗寒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也可以减少冷空气对农业的影响。

养殖业的应对措施

在养殖业中,应该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冷空气天气到来时,可以给畜禽增加饲料,提高其体能,同时加强饮水管理,保证畜禽的水分摄入。

冷空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可以减轻冷空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关百科:

冷空气(Lěngkōngqì):是指从北方或者高海拔地区吹来的气流,带有低温和干燥的特点。冷空气是天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影响气温、降水等天气因素。

相关问答拓展: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2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3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很快就干);

2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3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1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2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3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4沸腾比蒸发剧烈;

4、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液化);压缩体积(生活中、生产中、工作中的可燃气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雾凇、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雨、雪、雾、露、霜、“白气”的形成

1、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液化)

2、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大水滴,就形成雨;(液化)

3、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凝华成小冰粒,就形成雪;(凝华)

4、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液化)

5、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液化)

6、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凝华)

7、“白气”是水蒸汽遇冷而成的小水滴;(液化)

压缩空气如何变为冷空气?

气体或其他物质在被压缩后本身是变热的,当热量释放后,在解除压缩状态后,其体积恢复被压缩前的状态的过程是吸热反应,这时可以是其周围的温度降低。这就是空气压缩变冷的原理。

压缩空气,即被外力压缩的空气。空气具有可压缩性,经空气压缩机做机械功使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后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源。

与其它能源比,它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清晰透明,输送方便,没有特殊的有害性能,没有起火危险,不怕超负荷,能在许多不利环境下工作,空气在地面上到处都有,取之不尽。 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氟利昂在压缩机里面,将它从气体压缩成液态,液化的时候会发散出许多的热能氟利昂再被送到冷凝器内部,降温后再变成通常温度的液体氟利昂。这个时候从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体氟利昂在通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这时内部的空间变大,压力就减少了,液体氟利昂又会气化成气体的氟利昂,这个时候会吸取很多的热能,蒸发器就会降温,室内机的风扇会把房间内部的气体从蒸发器里面吹出去,所以这个时候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

冷空气遇热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这是初中物理知识,当冷空气遇上热空气的时候,热空气中的水蒸汽被吸走热量,让水分子变得没那么活跃,然后转化成雨水,叫液化。但是如果没能达到液化的温度条件也可能会凝华成冰雹或者雪,这是个人观点,感兴趣的可以在头条上搜一搜进一步了解。

冬天生活冷知识?

近期冷空气席卷北方,南方温度也骤降,冬天开到了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冬季的“冷知识”吧。

1. 孤独会降低体温。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_下丘脑。

2. 喝酒不能暖身体。喝酒带来的温暖只是暂时的,最后反而会大大降低身体抵抗寒冷的能力。

3. 戴手套比插口袋更暖和。冬天走路的时候戴手套,这样可以活动手臂的肌肉,改善***流动,让身体产生更多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