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有锈病是什么样
农作物有锈病是什么样?——探讨锈病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方法
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种植过程中,作物遭受锈病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锈病是什么样的呢?
一、锈病的产生
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风、水、土壤等途径传播。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锈病易于产生和传播。
二、锈病的危害
锈病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死亡。同时,锈病还会使得作物质量下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三、防治方法
为了防治锈病,农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抗锈病品种
在种植过程中,农民应该选择抗锈病品种,以减少锈病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
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以减少锈病的传播。
3.喷洒农药
在发现锈病的情况下,农民需要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四、锈病相关问题
1.锈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常见的锈病症状有黄叶、叶片变形、叶片上出现黑色小点等。
2.锈病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锈病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死亡。同时,锈病还会使得作物质量下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3.如何预防锈病的发生?
农民可以选择抗锈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喷洒农药等措施进行预防。
4.如何诊断锈病?
农民可以通过观察叶片上的症状、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等方式诊断锈病。
5.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锈病主要通过风、水、土壤等途径传播。
6.如何治疗锈病?
农民可以采取喷洒农药等方式进行锈病的治疗。
7.如何防止锈病的复发?
农民可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以减少锈病的传播,从而防止锈病的复发。
8.锈病的流行状况如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锈病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流行情况,但是不同地区的流行程度存在差异。
问答拓展:花生锈病,危害症状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花生锈病,一种真菌性病害,相信种植花生的农户,多多少少都遇到过锈病,它分布广泛,在我国南北方花生种植区都有发生,并且还比较普遍,危害严重,据一些花生种植户反应,轻则能造成10%左右的减产,如果发生较严重,能减产一半以上。
花生锈病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从发病情况来看,不少地区有加重的趋势,锈病不仅对产量有影响,同时,花生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油料作物,出油率也会降低,卖不上高价,种植户的利润下降,所以,锈病要引起所有花生种植户的注意。
当叶片感染锈病以后,正面或背面首先会出现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不仔细观察,看着像很多小点点,颜色呈***或淡***,随着病害的加重,这些病斑扩大,出现凸起,颜色也会变成黄褐色或红褐色,随着病斑表皮的破裂,会露出红褐色(铁锈色)的粉末物,这些粉末物其实就是病菌夏孢子堆。
锈病侵袭叶片时,往往会从下部开始,随后慢慢扩散到上部,这也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从下部开始发病后,不及时观察睁弯源,由于不易发现,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而当茎部、叶柄或者荚果上受感染后,症状和叶片上表现出来的基本类似,也是夏孢子堆危害,有病斑,颜色呈圆形、椭圆形或者是其它不规则的形状,也会破裂露出铁锈色的粉末物,当茎杆感染后,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当荚果感染后,容易出现落荚的情况。
从以上可以看出,花生锈病主要是夏孢子所危害的,而影响夏孢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点:
1、温度
夏孢子在适宜的温度下,活力会变得很旺盛,据观察,温度处于25-28度时,会导致危害较大,怕高温,比如花生种植过程中,30度以上的天气,发生锈病的几率就会下降,生长过程中,温度越低(相对情况下),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大。
2、湿度
湿度主要说的是水分,夏孢子只能在水滴中才能萌发,所以,湿度越大(相对情况下),锈病发生的几率也会加大,有人做过实验,如果不接触水分的情况下,夏孢子即使达到了适宜的温度,一般也不会萌发。
3、光照
光照对于夏孢子的发芽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光照足,能很好的抑制夏孢子发芽,相反,如果光照不足,夏孢子发悉态芽良好,对应的危害也会加大。
花生锈病的发病程度有轻有重,主要和以下5种原因有关,希望花生种植户们多多注意。
1、如果播种时,种植密度过大,发生锈病的几率也会加大,原因在于等到花生中后期,田间过密,通风性不好,再加上叶片之间互相遮挡,影响光照,就会导致锈病发生严重。
2、多年来重茬种植的地块,锈病的发生会加重,原因有2点,一是田间病菌数量多,二是抗性逐年增大,给预防和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地势低洼的农田,发生锈病的几率和严重程度也会加大,另外,排水不好的农田,也容易感染锈病,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田间积水过多,湿度大,锈病发生危害相对也会加大。
4、土壤肥力贫瘠的地块,发生锈病的几率和严重程度也会加大,当花生在这样的地块生长时,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导致花生植株长势弱,自身的抗性也会减弱,很容易感染锈病。
5、花生播种时间的早晚,对于锈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春花生适当早播,会减轻锈病的危害,而夏花生适当晚播,则会减轻锈病的危害。
1、选择抗病性比较强的品种,以及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为宜,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锈病的发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2、和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种植,对于预防锈病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常年种植花生的地块,除了锈病外,其它的病害发生也会闹者严重,而轮作倒茬后,很多病害的发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预防。
3、做好排水措施,特别是相对低洼的农田,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去田间观察,田间不要长时间的有积水存在。
4、注意清理病残体,当花生收获后,田间掉落的落叶、茎杆、花生果等,要及时清理出田外,减少病菌在田间越冬的场所。
5、当田间花生已出现锈病后,要及时打药防治,越早越好,目前市面上可用的药剂有很多,常用的有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或者苯甲·丙环唑等,还有其它的杀菌剂,效果都不错,大家可根据当地的抗性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剂。
问答拓展:锈病是当归经常的出现病症,锈病出现的规律是什么?
葱柄锈菌的病原菌,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南方地区则以夏孢子在葱蒜类蔬菜上反复辗转侵染和危害,或者是在活体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暖以后,【主要症状】:叶尖开始发病时,病初叶上有淡***小斑点,后扩大为梭形或长陏圆形,灰白色,稍隆起。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锈病主要发生在大葱大蒜的叶片上,叶鞘上和花的梗上,有的时候蒜薹也会被感染。最初发病的症状是椭圆形的褪绿斑点,病斑上以后慢慢会出现黄的或者是红的斑,一堆一堆的,连续重茬不仅会使宏档土壤中的稀有矿物质元素缺乏,降低葱蒜类农作桥陪物的抗病能力,而且还会使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在来年危害农作物生长。
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出现圆形或者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粉状物,即夏孢子。病斑四周有***晕圈,一般基部叶片比顶部叶发病重,,这两种病菌有冬孢子和夏孢子两种形态。冬孢子主要隐藏在病株残体中过冬,是春季的主要侵染源;夏孢子孢子可借风力进行传播,是秋季的主要侵染源。
发病规律 1.病原菌葱锈病是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和葱锈菌侵染引起。夏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单胞,黄褐色或橙***;冬孢子呈长椭圆形,棍棒状,双胞,淡褐色,具有长柄,容易脱落。,会在叶片表面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夏孢子,并且呈凸起状,而这些孢子破裂后,会有***的粉状物,这就是夏孢子,具体形状大家可看图,有人形容,就类似铁生锈那样,锈病孢子萌发后可以从寄主表皮或气孔迅速侵入,锈病萌发适宜温度7~19℃,当温敏绝蠢度高于25℃时,发病率明显下降,潜伏期为7-15天左右。
问答拓展:大葱红锈病土法防治,附症状
1、轮作:实行2-3年连作制,同一块种植地,种植的作物应每年一换。2、清园:适时清园,集中销毁病株。3、施肥:亩施3000公斤腐熟的猪粪肥,25公斤复合肥,以增强大葱的抗病能力。4、喷药: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乳油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10天后再喷1次。
一、大葱红锈病土法防治
1、轮作
合理轮作,实行2-3年连作制。同一块种植地,种植的农作物应每年一换,若缺少轮作条件,可2-3年轮换1次。若仅种植一茬就发生了病害,需立即轮换,不能继续种植。
2、清园
前茬大葱收获后、后茬大葱种植前,应进行清园处理,将病株带出园外集中销毁。
3、施肥
移栽前施足基肥,可促使大葱生长,增强大葱的抗病能力,一般可亩施3000公斤腐熟的伏春猪粪肥,25公斤复合肥,拌匀后再进行移栽即可。
4、喷药
(1)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乳油或15%三巧厅埋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喷施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第1次喷药后,间隔7-10天再喷1次。也可以交替使用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喷药时可添加适量的有机硅,以增强药液的附着性和渗透性。
二、大葱红锈病的症状
大葱红锈病一般是指锈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大葱的叶、茎、花梗。
1、发病初期,大葱的表皮上会出现褪绿斑,形状多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后期会变为稍孝蚂隆起的橘红色或橙***斑点,当表皮纵裂后,会散发出橙***的粉末。秋收后,病斑会变为黑褐色。
2、该病害发生程度较轻时,对于大葱的生长发育一般不会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病情严重的种植地,大葱的生长发育会明显变缓,具体表现为植株矮小,大葱的产量、外观、品质均受到影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