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叶锈病菌拉丁文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83 次
小麦叶锈病菌拉丁文

一、小麦叶锈病菌的病害特征

小麦叶锈病菌主要在小麦生长初期发病,叶片上出现***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锈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会凋谢。小麦叶锈病菌的繁殖速度较快,容易在田间广泛传播,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品质下降。

二、防治小麦叶锈病菌的措施

1.喷洒药剂:农业生产中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叶锈病菌,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需要谨慎使用。

2.种植抗病小麦品种:选用抗病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能够降低小麦叶锈病菌的发生率。

3.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能够提高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

三、小麦叶锈病菌的危害

小麦叶锈病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小麦产量和品质上,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四、小麦叶锈病菌的防治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麦叶锈病菌的防治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未来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出现,为小麦生产带来更好的保障。

拓展问题:


1.小麦叶锈病菌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小麦叶锈病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能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

2.小麦叶锈病菌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小麦叶锈病菌的发生与气候有很大关系,气温和湿度是影响小麦叶锈病菌繁殖的主要因素。

3.如何判断小麦叶锈病菌的感染程度?

可以通过观察小麦叶片上的斑点大小和密度,以及叶片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小麦叶锈病菌的感染程度。

4.小麦叶锈病菌的防治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小麦叶锈病菌的防治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的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需要谨慎使用,并严格控制用药量。

5.如何选择适合的抗病小麦品种?

选择适合的抗病小麦品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区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小麦品质等,需要综合考虑。

相关拓展:

问:请问水稻稻瘟病和小麦叶锈病是由真菌还是细菌引起?

中文名称:稻瘟病
中文别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吊颈瘟
英文名称:Riceblast
病原中文名称:灰梨孢,稻梨孢
病原拉丁学名:无性态称灰梨孢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有性态称稻梨孢PyriculariaoryzaeCav.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水稻
危害部位:叶片、茎秆、穗部
传播因子:种子、稻草汪碧燃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慧孝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病原
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setHenn.称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菌丝丝状,有分隔,生长在寄主细胞间隙中,用吸器吸取小麦细胞内养料,在病困虚部产生孢子堆。夏孢子单胞球形,鲜***,表面有细刺,大小32—40×22—29(μm),有发芽孔6—12个。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略缢缩,大小36—68×12—20(μm),柄短。该菌致病性有生理分化现象。

问:小麦叶锈病是什么?

针对小麦叶锈病(Pucciniareconditef.sp.tritici)的抗病基因的鉴定工作成绩最大,迄今已发表的抗叶锈病基因近90个,其中已经正式命名的有63个(

表14-6已正式命名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已定位在小麦特定的染色体上已定名的63个抗叶锈基因中,有34个来自小麦亲缘种属

已正式命名的抗病基因一般表现为显性遗传,Lr30Lr37为隐性,Lr13Lr17Lr21等有时表现不完全显性在Lr2Lr3Lr14Lr17Lr22等位点存在复等位基因如前数改所述,若抗叶锈病基因与抗条锈病基因抗秆锈病基因连锁Lr27与Lr31互补,需同时存在,才表达抗病性Lr12Lr13Lr22aLr22bLr35Lr48Lr49等基因表达成株抗病性,Lr56在苗期抗病,其余基因全生育期表达,Lr34和Lr46控制慢锈性少数基因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Lr23需在25℃下,Lr34需在10℃下,Lr37需在18℃下鉴定

我国小麦品种中含有Lr1基因,目前仍然有效Lr3Lr16和Lr26是我国小麦品种携带的主要已知抗叶锈基因Lr9来源于小伞山羊草,对我国叶锈病菌抗病性较强Lr19与***面粉基因紧密连锁,曾影响其使用,该问题已获解决,保加利亚的许多小麦品种中含有该基因,是主要抗源,我国仅有少数毒性菌株Lr21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较少,应用潜力较大Lr24在国外一些麦区已经失效,国内匹配毒性基因频率也有所上升Lr25与抗白粉病的基薯蔽判因Pm8连锁,是优良的抗叶锈病基因Lr26与Yr9Sr31Pm8等基因连锁,在育种中曾被广泛使用,现单独使用已经失效,与其他基因复合使用,可以提高抗病性Lr29的抗病效果很强,在我国也同样表现良好Lr32抗病性很强,但至今在生产上未被利用Lr34是慢锈性基因,在生产中表现持久抗锈性Lr35为成株抗病基因,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品种中即含有Lr35,迄并扮今抗病性仍好Lr37与Sr38Yr17紧密连锁,成株抗病性强Lr38Lr39Lr42Lr43Lr45等基因在我国表现较强的抗叶锈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Lr46是有效的慢锈性基因,具有该基因的Pavon76品种在墨西哥种植20余年,仍然表现良好的抗锈性,与其他抗锈基因聚合后可明显提高抗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