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胺的用法与用量(咪鲜胺泡香蕉用法)
咪鲜胺是一种咪唑类广谱高效杀菌剂,具有向顶性传导活性,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破坏而起作用,在植物体内有一定的内吸传导作用,对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防效极佳。
产品特点(1)咪鲜胺对病害具有内吸性传导、预防、治疗、铲除等杀菌作用。内吸性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蔬菜上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常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2)咪鲜胺在土壤中主要降解为易挥发的代谢产物,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被雨水冲刷,对土壤生物低毒,但对某些土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人、畜、鸟类低毒,对鱼类中等毒性。(3)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鲜胺常与甲霜灵、异菌脲、三唑酮、三环唑、腈菌唑、氟硅唑、抑霉唑、多菌灵等杀菌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菌剂。应用
咪鲜胺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对许多真菌性病害特别是水果采后病害(防腐保鲜)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蔬菜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茄子黑枯病、番茄炭疽病、茄子炭疽病、辣椒炭疽病等,使用方法因防治目的不同而异,既常用于浸果、浸种,又常用于叶面喷雾。
(1)喷雾
防治辣椒、西瓜、菜豆等蔬菜炭疽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亩用45%咪鲜胺乳油或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40~5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或250克/升咪鲜胺乳油60~80毫升,兑水45~60千克叶面喷雾,使植物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3次可获最佳防效。防治黄瓜褐斑病,用25%咪鲜胺乳油750倍液喷雾。
防治莴苣菌核病,保护地莴笋的菌核病、灰霉病,用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防治茄子黑枯病,用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喷雾。
防治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的炭疽病,用25%咪鲜胺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防治甜菜褐斑病,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80毫升,加水25升喷一次,隔10天再喷一次,共喷2~3次。防治油菜菌核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一般每亩用45%咪鲜胺乳油或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30~35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或250克/升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兑水30~45千克喷雾。10天左右一次,连喷2次左右。
防治大蒜叶枯病,在蒜头迅速膨大期喷药一次即可,一般每亩用45%咪鲜胺乳油或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30~35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或250克/升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兑水30~45千克喷雾。防治葱、洋葱紫斑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一般每亩用45%咪鲜胺乳油或450克/升咪鲜胺水乳剂30~35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或250克/升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兑水30~45千克喷雾。10~15天一次,连喷1~2次。
(2)用混配剂喷雾每亩用2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55~65毫升,兑水50千克,在露地黄瓜株高1.5米时喷雾,防治炭疽病,兼治白粉病。
注意事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各地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
(1)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宜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
(2)瓜类苗期减半用药,若喷施咪鲜胺产生了药害,解救的措施是:叶片喷施芸薹素内酯(云大120或硕丰481)10毫升,兑水15千克,最好加上细胞分裂素25克。也可以用3毫升复硝酚钠(爱多收)十甲壳素20克,兑水15千克喷雾。
(3)施药过程,要注意安全防护,施药时不可污染鱼塘、河道、水沟。
(4)药物应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储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