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乙酸对温度的要求 吲哚乙酸对温度的要求是
吲哚乙酸对温度的要求
吲哚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吲哚乙酸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吲哚乙酸的作用也不同。本文将围绕吲哚乙酸对温度的要求进行论述。
吲哚乙酸的最适温度
吲哚乙酸的最适温度为25℃-30℃,这个温度范围下,吲哚乙酸的生物活性最强,作用最好。当温度低于25℃时,吲哚乙酸的生物活性会降低,作用效果也会减弱;当温度高于30℃时,吲哚乙酸的分解速度会加快,也会影响吲哚乙酸的作用效果。
吲哚乙酸在不同温度下的作用
1.低温条件下的作用
在低温条件下,吲哚乙酸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低温会降低植物的新陈代谢,导致植物对吲哚乙酸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降低。低温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节律,从而影响吲哚乙酸的作用效果。
2.中温条件下的作用
在中温条件下,吲哚乙酸的作用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温度范围下植物的新陈代谢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植物对吲哚乙酸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较强。中温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可以促进吲哚乙酸的作用效果。
3.高温条件下的作用
在高温条件下,吲哚乙酸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高温会加速吲哚乙酸的分解,导致吲哚乙酸的生物活性降低。高温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吲哚乙酸的作用效果。
吲哚乙酸对温度的要求拓展问题
1.吲哚乙酸在哪些作物中应用较广泛?
吲哚乙酸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中应用较广泛。
2.吲哚乙酸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用效果有何不同?
吲哚乙酸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用效果不同,一般在幼苗期和花果期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3.吲哚乙酸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吲哚乙酸的使用注意事项包括浓度控制、使用方法、施用时间等。
4.吲哚乙酸的使用对环境有何影响?
吲哚乙酸的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浓度控制和施用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吲哚乙酸的替代品有哪些?
吲哚乙酸的替代品包括乙烯、赤霉素、生长素等。
相关拓展:
问:吲哚乙酸培养番茄植株浓度多少?
目前用于番茄蘸花的生长素主要有两种:一个是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另一个是2,4-D(2,4二氯苯氧乙酸)。防落素与2,4-D虽然都能使番茄坐果,但是两者的座果率有差异。也就是说同样的番茄植株选择不同的蘸花药其座果率不同。2,4-D座果率高,但是它对番茄的嫩芽及嫩叶有药害,只能用于浸花或涂花柄,费工。防落素对番茄的嫩芽及嫩叶的药害较轻,使用较安纳粗全,可以喷花,工效快省竖圆工。那么怎样选择蘸花药呢?实践证明,选择哪种蘸花药要根据番茄植株的长势来确定。番茄植株的长势不同选择不同的蘸花药,可以有效地减少番茄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长势过强或长势过弱的番茄植株都要选2,4-D来蘸花,只有长势中等的番茄植株才能使用防落素。那么怎样区余茄塌分植株长势强弱呢?植株茎秆上粗下细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叶含水量较多,这样的植株就是长势较强。如果茎秆上细下粗叶片小而薄叶色黄绿,茎叶含水量较少,这样的植株就是长势较弱。植株茎秆上下粗细均匀一至,叶片平展叶色脆绿这种长势比较适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严格控制使用浓度。2,4-D在番茄上的使用浓度范围为10~20毫克/升,须根据季节温度变化,确定合适的浓度。温度低时须提高浓度,温度高时则降低浓度。严冬用18~20毫克/升,早春用14~16毫克/升,以后随着温度升高降为10~12毫克/升,浓度过低保花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易导致僵果和畸形果。
二、在开花当天使用为佳。开花前使用,易抑制生长,形成僵果;开花后使用,会使植株幼叶畸形,降低保花效果,致使果易开裂。使用方法有涂抹法和浸蘸法。涂抹法是在上午8~10时,用毛笔蘸药液涂到花柄上。浸蘸法是把基本开放的花序弯入盛有药液的容器中,浸没花序后立即取出,并将留在花上的多余药液轻轻震掉。浸花的浓度应比涂花的浓度稍低些。涂抹法比浸蘸法效果好,但较费工,在生产上两种方式都有采用。
三、使用时,不要让药液滴到茎叶上。因为即使是较低浓度(12毫克/升以下)的药液也会引起幼芽和嫩叶卷缩,产生药害。每朵花只可处理1次,重复处理易造成僵果或畸形果。为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通常在配制药液时加入少量红色颜料作标记。在低温条件下,都要进行这种番茄的花序处理,否则会大量落花、难结果。
问:吲哚乙酸对黄瓜的作用以及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功能与用途: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生根和茎叶生长,增产。
(2)作用原理:吲哚乙酸属吲哚类化合物。经由植物的叶、茎、根吸收,然后传导到起作用的部位,产生多种生理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伸长、扩大,诱导组织分化,促进RNA合成,提高膜透性,促使细胞壁松弛,加快原生质的流动。低浓度时与赤霉素、激动素协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高浓度时则诱导植物内源乙烯的生成,抑制生长、促进成熟衰老,甚至使植物死亡。
(3)主要产品:0.11%吲哚乙酸水剂。
(4)关键使用技术①施药时期:黄瓜播种前浸种或黄瓜营养生长期和开花初期对水喷雾。
②施药剂量:浸种处理:每千克种子用0.11%吲哚乙酸水剂0.75~1毫升;茎叶喷雾:用0.11%吲哚乙酸水剂6~12毫升/公顷。
③施药方法:浸种或对水均匀茎叶喷雾处理。
(5)注意事项①吲哚乙酸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盲目增加用量时,轻者黄瓜减产、畸形,重者导致黄瓜植株死亡。不可随意增加喷郑如药浓度。
②保护地栽培黄瓜应氏或选择棚内温度较低的早晨和傍晚施药,避免中午温度高时喷施,以免发生药害。
③施药后降雨会影响药效,应保证施药后24小时无雨,否则应补喷。
④吲哚乙酸见光分解加快,产品必须用黑色包装物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⑤碱性药物降低吲哚乙酸歼丛伍活性,混配及存放时应注意。
⑥吲哚乙酸常与赤霉酸、芸苔素内酯混配成制剂,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
⑦使用本品两次间隔时间1周以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