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秆锈病夏孢子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66 次
小麦秆锈病夏孢子

小麦秆锈病夏孢子图片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小麦秆锈病对小麦的危害,而夏孢子是小麦秆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将围绕小麦秆锈病夏孢子图片展开论述,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秆锈病的发生。

小麦秆锈病的危害

小麦秆锈病是由小麦秆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叶、穗和麦粒等部位,导致小麦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夏孢子是小麦秆锈病的一种传播途径,它在空气中飘散,易被风吹到周围的小麦田里,引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夏孢子的特征

夏孢子是小麦秆锈菌的一种孢子,呈椭圆形或椭圆形卵圆形,大小为20-35微米×10-20微米,表面光滑,呈***或棕色。夏孢子的形态特征可以通过小麦秆锈病夏孢子图片进行直观观察和识别。

预防和控制小麦秆锈病的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轮作

小麦作为一种农作物,需要进行合理的轮作。在小麦种植区域,应该避免连续种植小麦,尽量选择其他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小麦秆锈菌的滋生和传播。

2.及时清除秆杆

小麦收割后,需要及时清除秆杆,以减少小麦秆锈菌在秸秆中的滋生。同时,清除秆杆还能为下一季作物的种植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科学施肥

小麦的施肥需要科学合理,避免施用过量的氮肥,以防止小麦过于茂盛,增加小麦秆锈病的滋生和传播。

4.选用抗病品种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以减少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对于已经感染小麦秆锈病的小麦田,可以采用药剂进行治疗。

相关问题

1.小麦秆锈病如何传播?

小麦秆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其中夏孢子是小麦秆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2.小麦秆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秆锈病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叶、穗和麦粒等部位,导致小麦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3.如何预防和控制小麦秆锈病的发生?

可以采取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秆杆、科学施肥、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4.小麦秆锈病的夏孢子如何识别?

夏孢子呈椭圆形或椭圆形卵圆形,大小为20-35微米×10-20微米,表面光滑,呈***或棕色,可以通过小麦秆锈病夏孢子图片进行直观观察和识别。

5.小麦秆锈病的药剂治疗如何进行?

对于已经感染小麦秆锈病的小麦田,可以采用药剂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相关拓展:

问:种植小麦,抽穗期有哪些病虫害?农户们该如何防治?

小麦秆锈病,真菌性病害,是小麦锈病中的一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分布广泛,基本在小麦种植区域或多或少都有发生,长江流域、华东沿海以及南方的一些区域,发生相对会重一些。

小麦秆锈病主要危害茎杆和叶鞘,严重的情况下,叶片和穗部也会受害,如果遇到秆锈病流行的年份,不及时防治,能减产一半左右,所以,正确认识小麦秆锈病,做好预防和防治措施,对于最终的增产很有必要。

小麦秆锈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大红斑,在小麦锈病中,有一句话,为了分清条绣和秆锈而说的,这句话是“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可以看出,分辨秆锈就看茎杆是否有红斑,红斑外翻如唇状,而这些病斑是有孢子所组成的,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许多隆起呈椭圆形的夏孢子堆,破裂后,会散出锈褐色的粉末,从远处看,和生锈差不多,到了后期,夏孢子堆(或者周围)会出现黑色的冬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的是黑色的粉末状物。

小麦秆锈病,主要是靠夏孢子进行传播危害的,一般情况下,从南到北进行危害,当冬季寒冷来临时,病菌主要在南方区域进行越冬,温度相对高,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临之后,这些病菌会进行北移,从南方危害至中部,再到北方,周而复始。

小麦秆锈病主要是靠气流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所以传播速度很快,有农户会认为南方到北方距离远,不用过于担心,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小麦秆锈病要越冬以外,还会在一些自生麦苗上面越夏,比如华东、华中的一些小麦种植区域,田间可皮裂能会长出自生麦苗,给了秆锈病病菌生存繁殖的场所,等到下一次种植小麦,遇到合适的天气气候条件,开始进行危害。

小麦秆锈病的危害有轻有重,除了和天气原因有关以外,还和品种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品种问题

一些小麦品种,对于病害的抵抗力较弱,抗病性不强,或者是常年种植某一个品种,特别是已发生秆锈病的小麦进行自留种,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小麦播种后感染秆锈病。

2、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主要是高湿)对于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占比很大,遇到连阴雨天气较多时,发生会加重,据观察,当小麦处于抽穗期前后时,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更容易导致秆锈病的发生,另外,田间有露水时,也会加大秆锈病的发生。

3、田间管理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小麦出现苗弱、苗黄时,容易感染秆锈病,因为这种情况下,小麦的抵抗力相对是弱的,更容易被病害所侵袭,比如播种过密、播种过早或过晚、田间过于干旱、施肥不合理等等因素,都会出现上述情况。

4、菌源数量

菌源数量越多的地块,发生秆锈病的情况就越严重,这点相信桐握冲大家都明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预防,降低菌源的数量,越少越好。

1、选择抗病品种

购买小麦种子时,以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为主,特别是上年秆锈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建议及时更换品种来进行预防,这点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之一,效果不错,由于不同区域种植的品种有差异,本篇内容就不一一介绍具体品种,大家到当地农资店询问购买即可。

2、注意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小麦能够正常生长,苗齐苗壮,不要出现苗弱苗黄的情况,从播种的时间分析,不要过早过晚,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决定,一般在10月上中旬即可,同时播种量不要过多,每亩25-30斤即可,特殊情况可适当加量。其次是水肥管理,如果田间过于干旱,要么播种前进行浇水,要么在分蘖后,浇一次越冬水,以及年后返青时,浇一次返青水,根据墒情来决定。肥料方面,底肥+追肥+叶面肥综合使用,保证小麦整个生育期的营养。

3、清除病残体

针对已发生秆锈病的麦田,尤其是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块,等到小麦收获后,田间的麦秸以及杂草等病残体,要及时清理出田外,避免给病菌留下生存的场所,同时在第二年小麦播种时,深耕土地,进一步消灭病菌的生存空间,达到预防的目的。

4、药剂防治

如果田间已发生秆锈病,建议越早防治越好(或者还未发生,想打药预防也可以),防治秆锈病,以唑类的杀菌剂为主,比如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等,除了秆锈病以外,上述药剂对于其他病害也起到预防和防治效果。

针对喷施杀菌剂预防和防治秆锈病时,要注意以下3点:

1、针对发生严重的地块,一次防效不好,中间间隔7-10天,可多次使用,具体根局歼据病害的危害程度以及小麦的生长情况来决定。

2、打药时一定要打透,用水量不要过少,不仅要喷施小麦上部,下部也要喷到。

3、打药过程中,不要漏喷,以免出现防治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

问:小麦锈病的症状与诊断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州李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余衫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3)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竖迹腔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三种锈病症状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各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群众形象的区分3种锈病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