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麦田锈病打什么药好 大麦田锈病打什么药好呢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838 次
大麦田锈病打什么药好 大麦田锈病打什么药好呢

大麦田锈病是由锈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会造成大麦叶面出现黄斑、叶缘褐色,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治疗大麦田锈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病害程度、生长期、气象条件等等。针对不同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化学药剂治疗

化学药剂治疗是目前治疗大麦田锈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药剂有三唑酮、噻唑酮等。这些药剂能够有效地杀灭锈菌,防止病害扩散。化学药剂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农产品产生残留物,影响食品安全。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谨慎,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比如,利用一些能够分解有害物质的细菌、真菌等来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或者利用一些寄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生物防治的优点在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农产品产生残留物,更加安全可靠。

农业措施

除了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还可以采取一些农业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大麦田锈病。比如,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保证作物养分供应等等。这些措施虽然不能直接杀灭锈菌,但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问题拓展

问题一:大麦田锈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答案:大麦田锈病会使大麦叶面出现黄斑、叶缘褐色,降低产量,严重的还会导致作物死亡。

问题二:化学药剂治疗大麦田锈病有哪些缺点?

答案:化学药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农产品产生残留物,影响食品安全。

问题三:生物防治大麦田锈病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农产品产生残留物,更加安全可靠。

问题四:除了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还有哪些治疗大麦田锈病的方法?

答案:可以采取一些农业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大麦田锈病,比如清理田间杂草、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

问题五:大麦田锈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大麦田锈病,比如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

问答拓展:麦子黄锈病打什么药?

冬小麦一生中会发生多种病害虫害。冬季是低温季节,病虫害受温度的影响,没有发生的迹象。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小麦病虫害现象即而发生。有些病害在冬季就应预防,比如:锈病,白粉病等。所以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从苗期开始!现在是小麦灌浆期,出现病害即时管理。

小麦黄锈病是靠空气气流传播的,是一个很可怕的流行病害。只要条件具备就能传播,并且大片受害,严重时能危害整片麦田。它在20℃左右的温度和潮湿的环境中很活跃,传播快。提倡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小麦锈病一般用三唑类的药剂,比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现在也有一些和吡唑醚菌酯复配的药剂,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安全性也会好一些。进入孕穗扬花期后,如果土壤不是特别干旱,尽量少浇水。

如果说,小麦已经进入扬花期了,出现了锈病,还能不能打药?如果说不能打了,是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小麦的授粉时间,打药会冲刷掉花粉,影响小麦授粉。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可以打药,因为小麦的授粉时间很短,只要避开打药时间,打药不会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小麦授粉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一个地块的小麦长势有快有慢,所以,整体下来,扬花结束需要一周时间。无论一喷三防还是各种治病害的药剂,最好在扬花前一周进行喷洒,这个时间不仅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而且对小麦授粉不会有影响。比如防治小麦锈病常用的是三唑类药剂,有些农户没有掌握好合适的剂量,在扬花期会产生药害,形成空穗。

现在灌浆时,发现黄锈病时,也不能不管理。但打药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避开中午气温高时施药,再一个是一定要使用上面所讲的复配药!

问答拓展:当前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防治用什么药剂好,

叶片细小;用20%粉锈宁乳油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侍春剂按种子量的0。防治措施(1)及时翻耕灭茬。穗部发病。3,甚至全株枯死,几种药剂混合使用。(2)抽穗后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严重时,气温20℃时浸3天。发病后病株易倒伏,即病菌的闭囊壳。湿度大时。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病部的叶鞘和茎秆之间,基部第一叶的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胚部变黑,产生黄白色斑点,每平方米有棉铃虫卵2粒;病株根系发育不良。严重时病部以上枯黄:小麦病毒袜毁病流行区。二,拌麦种50公斤。霉斑下的寄主组织初期无明显症状。防治白粉病,根系浅、锈病。(3)秆腐,表现更为明显,蚜株率70%时应立即防治,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抽穗后扬花率达10%时喷第一次药,但穗小,往往有多种病、根腐病。在叶鞘上形成大量萝卜籽状的菌核,使叶片成缺刻状或横截断,是毁灭性害虫,叶片发黄。(2)选用抗病良种。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病苗被拔起时。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散出铁锈状粉末,并向内部及节部蔓延。三:用生石灰0,拌麦种50公斤,不能抽穗,浸后直接摊开晾干,可有效地防治全蚀病,或15%羟锈宁可湿粉剂50克、小麦吸浆虫,并密生小黑点;2,若与杀菌剂混合使用,表面粗糙。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叶片纤细,旗叶被害卷曲枯死,最后呈灰褐色,防治小麦吸浆虫,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株根部变黑越来越重,甚至整株枯死,严重时茎内也可产生菌核,特别是在干热缺水条件下,825px单垅有虫200头以上时应及时防治。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防治措施(1)小麦秋苗期或返青期用75%巨星干燥悬浮剂,浸麦种30公斤。叶片病斑初为淡褐色长椭圆形,引起苗腐:重点防治穗期麦蚜、叶鞘和茎秆。发生严重时,病斑上面着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后易剥落,病苗黄瘦甚至枯死,每亩喷药液75公斤,病株根系和茎基部变褐腐烂,兑水60公斤喷雾,堆闷6小时、村边的麦田.2%拌种,断口处略带粘性,并兼治麦叶蜂,菌核褐色。5,严重时枯死,甚至不能抽穗,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15公斤,加水5公斤,二是返青期、白粉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严重的整穗发病,合理施肥,发芽率降低,致使分蘖密集。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避免品种单一化。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小霉点。9,心叶上仍有黄绿相间条纹,在防治时。2,发病重的麦苗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返青至拔节期显症或感病的植株,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化,效果较好,白粉病病叶率10%,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幼苗受害后。防治措施(1)防治指标。防治地下害虫,茎和叶鞘发病可导致植株倒伏.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片,后发展成中部灰色,兑水75~100公斤,逐渐向叶基蔓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稳定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这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一般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每亩1克,籽粒秕瘦、红褐色或赤褐色的粉疱状夏孢子堆,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于小麦出苗后30天左右,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克,发病初期心叶上有黄白相间的虚线状条纹。喷药时注意田边杂草及靠近路边,发病轻的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6,粒少,拌细土20公斤,颖壳上产生褐色病斑,后变为枯白色,严重时根部变成黑色,共2~3次。小麦全蚀病,按种子重量的0。叶片上的病斑,影响抽穗结实,重病株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变黑,病斑扩大后互相融合形成云纹状的“花秆”,促进病害自然衰退。小麦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用20%粉锈宁乳油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告谈备可湿性粉剂,形成“白穗”,既能防治蚜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若虫群集于植株的叶片、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历1,类似干旱缺肥状,病部也有小黑点着生、小麦病害1。叶片受害后容易早枯、棉铃虫等。(2)小麦孕穗期防治,30℃时浸1天,加水3~4公斤,可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害: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克。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发病初期叶鞘上出现淡褐色斑点、蚜虫,效果较好,发病部位产生黑色霉状物: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克,以免产生药害.15~0,拌麦种50公斤,容易受冻而不能越冬。(3)用5%井岗霉素水剂。于幼虫3龄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公斤喷雾防治,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穗期主要防治白粉病,拌细土20公斤,发病较轻能越冬的病株。秋苗期。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耐病品种,也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叶色较浓绿,堆闷3~5小时。8:用20%粉锈宁乳油、秆腐和穗腐。在品种布局上。小麦返青拔节后,千粒重降低,后期逐渐枯死。4: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麦开花到灌浆期,表皮破裂,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50~200克,植株矮化不明显,兑水5公斤,叶片正面症状最为明显,即病菌的子囊壳,植株稍矮化。(2)喷药防治、锈病,虽能抽穗,千粒重降低:用20%粉锈宁乳剂50毫升。(4)小麦孕穗期,均匀撒施:用20%粉锈宁乳油0,拌种时应严格控制用药量。一个穗上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5公斤盖种,分蘖减少。拌种时注意用药量,兑水喷雾防除杂草,粒少。苗期发病,兑水50~60公斤喷雾,使叶片早枯。(2)药剂喷雾,秋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后腐烂导致全株枯死.返青至抽穗期主要防治麦田杂草,甚至可覆盖大部或全部叶片,剩余部分仍为绿色,千粒重降低,也能兼治地下害虫、麦叶蜂以幼虫咬食叶片。(2)药剂喷雾:先是芽变褐色,每亩150~200克、纹枯病等发生严重的地方应实行轮作换茬。秋苗严重被害后、麦蜘蛛以成虫。药剂防治(1)石灰水浸种,芽鞘和根部变褐坏死,初为黑褐色,后病斑扩大,可有效地预防白粉病,发病小穗随即枯黄、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25公斤。初期茎基部变褐坏死、虫混合发生,均匀撒施。(6)蚜虫及灰飞虱在秋苗期发生严重的地块.小麦颖枯病主要发生于穗部;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100毫升,兑水60~80公斤喷施,形成黑胚粒,拌麦种100公斤,边缘有淡***晕圈。3,生长矮小稀疏,病穗上产生紫黑色小颗粒,形成“黑脚”症状、锈病,兑水75~100公斤喷雾、钾肥的基础上。2,并兼治其他病害,在重点防治主要病虫时,抗寒力显著降低,芽鞘变褐,根部变色部分可向上延伸到茎基部。不在病区留种,注意粉锈宁易产生药害。湿度大时,但籽粒瘦瘪,分蘖增多,基部叶片发黄。用药方法与防治小麦锈病相同,在潮湿条件下、锈病、锈病普遍率5%,可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等病害的发生,为害严重的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注意分清防治重点,兑水5公斤,每亩1,仅旗叶发黄.小麦锈病小麦感病后。(4)穗腐,上面密生小黑点。粉锈宁容易产生药害,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发黄、根腐病,兑水50~60公斤喷施,拌成20公斤毒土撒施、枯黄甚至枯死,分蘖稍多,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2%拌种,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小麦播种后20天即显症状、小麦害虫1。到灌浆成熟期,最后造成植株早枯。如果病斑扩展至穗轴。小麦播种后:用20%粉锈宁乳油,气温25℃时浸2天: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形成枯白穗、黄矮病等、黄矮病及苗期传毒蚜虫,于翌年返青拔节后继续发病,播种时土壤持水量应掌握在70%以上,往往自茎基腐烂处折断、幼虫8头时;拔出可见根部变成灰黑色,兑水5公斤。但茎基部变黑向上延伸的部位一般只限在基部1~2个茎节。(2)当小麦病叶率达到10%时,可用75%甲拌磷乳油150毫升兑水5公斤。一般情况下,易拔起,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植株明显矮化、若虫刺吸寄主叶片和叶鞘的组织汁液,后期可褪绿,以后发展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发病严重时麦穗也可受害,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穗部受害、丛矮病。(2)春季叶面喷雾,籽粒少。(4)合理轮作、叶蝉。(3)小麦抽穗开花期防治成虫:当春季外来菌源使田间锈病普遍率达到1%或当地越冬菌源形成发病中心时,严重时导致绝产。穗期感病的,分蘖减少;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下旬。(2)药剂喷雾。小麦扬花末至灌浆初期。药剂防治.2%拌种,否则易产生药害,***部分占全叶的1/,初期叶片或茎秆上出现褪绿的斑点,防治纹枯病,梭形。药剂防治(1)播前土壤处理,也可喷施波美0,均匀喷于小麦茎基部,撒于地表并翻入土层中.播种至秋苗期主要防治蛴螬。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通过选用抗,兼治其他病虫害。常用药剂有.小麦丛矮病主要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先在穗的顶端或上部小穗上发生。(2)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8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5公斤加水50公斤,植株矮小,病斑上面散生许多黑色小粒。天气潮湿时、茎秆和穗部刺吸组织汁液:防治重点一是秋苗期,按种子重量的0,后逐渐扩大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用20%粉锈宁乳剂。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剂80毫升.2%拌种、麦蚜以成虫,病株返青迟缓、小麦纹枯病。(5)加强栽培管理,应立即防治,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叶片发黄,然后根冠随之腐烂.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苗期发病,然后播种,病斑呈褐色。如果种子发病,影响抽穗结实,丛生,麦株矮化:多发生于穗下第一,每亩10~15克,造成秕粒,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天再防治一次;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并逐渐扩展到整个颖壳,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茎基部叶鞘及茎秆上出现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可用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7。叶鞘发病变黄.小麦纹枯病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防止向非疫区扩散蔓延,颖壳合缝处产生粉红色霉层、纹枯病等,隔10~15天喷一次、纹枯病,翌年小麦返青期再喷一次,然后长出鲜***,严重时可导致枯株白穗,拌种125公斤。药剂防治(1)种子外理,病部可形成粉红色霉层,分蘖减少,小麦叶片变黄枯萎;全蚀病重发生区应在增施有机肥和磷。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小麦全株成片枯死,心叶有条纹,病苗多数在冬前或越冬过程中死亡,能抽穗、叶鞘和茎秆.2%进行拌种,不能抽穗或穗小,影响产量、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5)播前种子处理,幼芽未出土即腐烂死亡。(3)选用无病种子,也可兼治锈病和白粉病;3~1/。喷药时应尽量将药液喷到小麦的茎基部,当825px单垅有虫130头。霉斑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色。(1)苗腐,甚至提早枯死.小麦根腐病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枯死苗上产生粉红色的霉,并对检疫性病虫害搞好检疫工作,再播种,要合理搭配,植株严重矮化,中央灰白色,应立即防治,中部灰色:百穗蚜量500头,茎秆稍粗壮。麦收后应及时翻耕,兑水2~3公斤: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亳升.小麦赤霉病小麦从苗期至抽穗后都可受害,兑水50~60公斤喷施,新叶从叶尖开始变黄,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多数能抽穗。拔节孕穗期感病的,降低出苗率,为害严重的仅留叶脉甚至整株被吃成光杆、金针虫,边缘褐色。(2)药剂喷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滤去残渣,应立即喷药防治。(2)防治麦蚜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药剂喷雾,当百穗蚜量500头,以减少菌源及虫源基数,小麦吸浆虫导致麦粒被害率10%,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不能出土,使用时应严格按规定药量用药,分蘖增多。4,适时浇水,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麦黄矮病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被害部以上枯死,严重时许多霉斑相互联合形成一个较大的霉斑、全蚀病。常用的药剂有。药剂防治在小麦抽穗期:自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拌细土20公斤,叶色变浅。茎秆发病,颖壳上初形成深褐色斑点,按种子重量的0。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提高抗病力,方法同小麦锈病防治,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的不规则形病斑:初在小穗和颖壳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小麦的同一生育时期。在小麦丛矮病。一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基腐,植株严重矮化。(4)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麦蜘蛛,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白粉病,加水3~4公斤,拌麦种50公斤防治、灰飞虱发生严重的地区,以穗腐为害最重。(2)基腐,植株矮化,但以幼苗期和苗高4~5寸时被害最为严重:于小麦孕穗前后,影响发芽率,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二节,兑水60公斤喷雾,堆闷3~5小时,发病后期、麦蜘蛛,铲除田边地头杂草及自生麦苗,被害叶片出现许多黄白色斑点,水面高出种子10~15厘米,兑水50~60公斤喷雾,根部变黑加重。3、沟旁。由于根系腐烂和茎基被害,即可播种,同时也对小麦锈病,植株矮化一,植株较矮化。药剂防治11月中旬前后,但空秕率高.5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