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噻呋酰胺防灰霉病吗 噻呋酰胺能防炭疽病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201 次
噻呋酰胺防灰霉病吗 噻呋酰胺能防炭疽病吗

噻呋酰胺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农作物的病害,尤其是防治水稻、小麦等谷类作物的灰霉病。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灰霉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害,会给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极大损失。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和质量至关重要。

噻呋酰胺的优势

噻呋酰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广谱高效

噻呋酰胺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农作物的病害,包括谷类作物的灰霉病、葡萄的葡萄疮病等。噻呋酰胺还可以用于防治蔬菜、水果、棉花等作物的多种病害。

2.长效控制

噻呋酰胺的残留期长,可以在作物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持续发挥杀菌作用,从而实现长效控制。

3.低毒低残留

噻呋酰胺对人畜无害,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同时,噻呋酰胺的残留量极低,不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

4.抗药性低

噻呋酰胺的作用机制与其他杀菌剂不同,因此对于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稳定,抗药性低。

噻呋酰胺防灰霉病的应用方法

噻呋酰胺的应用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可以通过喷雾、灌溉等方式施用。在施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适宜的用量

噻呋酰胺的用量需要根据作物类型、病害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掌握。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用量在200-300克左右。

2.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

噻呋酰胺的施药时间需要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病害发生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病害初期或者预防期进行施药,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3.注意药剂的保存

噻呋酰胺是一种易挥发的药剂,需要注意储存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噻呋酰胺防治灰霉病的效果

噻呋酰胺在防治灰霉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病害对于作物的危害。相关研究表明,噻呋酰胺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且长效控制效果显著。

噻呋酰胺防治灰霉病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噻呋酰胺进行灰霉病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药剂的稀释

噻呋酰胺需要进行稀释才能使用,稀释比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避免使用过浓的药剂。

2.注意药剂的混配

噻呋酰胺不宜与其他药剂混配使用,以免影响药效。

3.注意施药时间

噻呋酰胺的防治效果与施药时间密切相关,需要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病害发生情况进行选择。

4.注意药剂的残留

噻呋酰胺的残留量较低,但仍需注意药剂的残留情况,避免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噻呋酰胺防治灰霉病的相关问题

1.噻呋酰胺可以防治哪些作物的灰霉病?

噻呋酰胺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的灰霉病,包括水稻、小麦、葡萄、蔬菜、水果、棉花等。

2.噻呋酰胺的用量需要掌握哪些因素?

噻呋酰胺的用量需要根据作物类型、病害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掌握。

3.噻呋酰胺的施药时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噻呋酰胺的施药时间需要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病害发生情况进行选择。

4.噻呋酰胺的残留量对农产品质量有影响吗?

噻呋酰胺的残留量极低,不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5.噻呋酰胺的抗药性如何?

噻呋酰胺的作用机制与其他杀菌剂不同,因此对于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稳定,抗药性低。

问答拓展:噻呋酰胺的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噻唑酰胺类琥珀酸酯脱烂码氢酶抑制剂,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禾谷类作物和草坪,对丝核菌属、柄锈搜巧菌属、腥黑分菌属、伏革菌属、黑粉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效,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

简介

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进口产品为23%.24%悬浮剂,商品名满穗。它是含噻唑环的苯基酰胺化合物,可防治多种作物病害,特别是担子菌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经处理的茎叶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其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很安全,在合适用量下,在水稻孕穗扬花期也可以使用。耐雨性强,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在使用剂量上,125~250g有效成分/hm2,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使用剂量为7~30g有效成分/kg种子。药剂对水稻纹枯产现饥漏哪有优异防效,使用剂量130~140g有效成分/hm2,禾谷类作物锈病125~250g有效成分/hm2。

问答拓展:噻呋酰胺对盆栽花卉都起到哪些致病作用?

噻呋酰胺是新型的噻唑酰胺庆乱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目前国内登记产品有40多个,主要剂型为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

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毕差谨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和麦类的纹枯病。

噻呋酰胺适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施法,防治纹枯病时多采用叶面喷雾。孕穗期及以前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40克/升悬浮剂20~25毫升,对水30~45升喷雾,喷药应均匀、周到。
防治水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水稻全生长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水稻抽穗前30天手基,亩用24%悬浮剂15~25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

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效。

问答拓展:噻呋酰胺能防治哪些病

噻呋酰胺能防治白绢病、叶斑病、锈病、白腐病、炭疽病。噻呋酰胺使用方法:在病害发生初期亩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兑水30~45公斤叶面喷雾即可。噻氟酰胺又叫噻氟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常用于花生、葡萄、水稻上。
关于噻呋酰胺
噻呋酰胺分子式为C13H6Br2F6N2O2S,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铅侍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手轿、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
关于葡萄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葡萄毕激肆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