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山药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薯类作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中药、保健品等领域。山药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土壤条件、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山药的栽培技术和管理。
一、土壤条件
山药喜欢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日照充足、土质疏松的土地。
二、育苗
山药的育苗期一般为3-4个月,育苗需要选择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场所。育苗土壤应以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蛭石等为主,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酸二铵等肥料。育苗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浇水导致积水,也需要注意通风和松土。
三、田间管理
在山药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田间管理措施:
1.施肥:山药的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也可以适量添加磷、钾等营养元素。施肥时间应根据土壤状况和生长情况进行,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2.浇水:山药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过度浇水会导致积水和根部缺氧,影响生长。应根据土壤湿度和生长情况适时浇水。
3.除草:山药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养分,杂草会竞争光照和养分,影响生长。应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
四、病虫害防治
山药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常见的病虫害有山药螟、山药蚜、白粉病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具体方法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山药的品种有哪些?
山药的品种较多,常见的有紫皮白肉、黄皮白肉、红皮白肉、红皮紫肉等。不同品种的山药在口感、药用价值等方面略有差异。
2.山药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
山药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具体时间根据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而定。
3.山药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山药富含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
百科知识
山药(Dioscoreaopposita):山药是薯蓣科植物,也称为淮山、山药薯等。山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中药、保健品等领域。山药的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参考来源:
1.《山药栽培技术》
2.《蔬菜栽培技术》
问答拓展: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播种种植、土壤翻整、病虫害防治。
1、播种种植
种植山药时,要选择粗壮、无损伤的根茎,用小刀切成10厘米的小段,然后向切面涂抹草木灰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再将根块播种在行距为100厘米、深度为10厘米的土沟中,并将株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土壤翻整
栽种山药要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性较好的田地,然灶态后向土面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尿素、硫酸钾等肥料,再使用锄头深耕土壤25厘米,将肥料埋入田地中,最后在田地中挖出深度为1米、宽度为25厘米的沟。
3、病虫害防治
山药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表现初期叶片发黄,叶片出现小斑点,最后茎枯叶落,此病以防为主,做好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浸种25~30分钟进行种薯消毒,栽培后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
山药的田间管理要点
1、浅追肥
如果基肥施用较多,则少追肥或者不追肥,为确保山药高产,一般追施2-3次,在地上植株长到1米左右时追施一次高氮复合肥,以后每隔一星期左右追施一次即可。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的吸收根系分布浅,发生早,呈水平方向伸展,施肥时应施入浅土层以供山药根系吸收。
2、架要牢
插架及除草山药在播种后盖上6-10厘米浮土,浇后用“山药专用除草剂”150-200克对水100公斤均匀喷洒,再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搭架,架高在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侧面斜向交羡燃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总之一定搭牢,以防歪倒。
3、巧浇水
山药怕涝也不宜太旱,若太旱会严重影响山兄辩虚药的膨大,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时间约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这期间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透水,5月下旬以后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适当浇水。
问答拓展: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种植山药要选择地势平坦的田地,然后将山药种块切成十五厘米的小段,并对断口涂抹草木灰,再将其埋入行距在四十厘米的深沟中,等待山药发芽后,还要向土壤中混合腐熟的农家肥,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
山药怎么种植
1、整地施肥
山药适合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中,栽种时要选择向阳通风、排水性好的田地,并使用锄头正掘将田地中结块的土壤打碎,然后向其中混合腐举岩核熟的农家肥,为山药提供营养丰富的生长环境。
2、种块处理
山药可以通过种块繁殖。首先要挑选表面光滑、没有病虫害的种块,并将其使用消毒的小刀切成十五厘米的小段,然后将种块放入草木灰中,使伤口裹上草木灰后,将其放入阳光下晾晒,直到断枣洞口有裂纹时即可栽种。
3、进行种植
栽种山药时,要在土壤中挖出行距在四十厘米、深度在十厘米的土沟,然后将处理后的种块放入其中,将间距保持在二十厘米,并覆盖厚土。如果环境温度过低,还要在土面覆盖一层地膜,为山药保暖。
4、后期管理
在发现山药长出幼苗后,即可将地膜去除,并在山药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挖沟施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在山药藤蔓长到一米的长度后,还要使用木杆为其搭建支架,并将生长过密的枝叶剪去,提高山药的通风性。
问答拓展:山药怎么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方法:播种种植贺扰、土壤翻整、田间管理。
1、播种种植
种植山药时,要选择粗壮、无损伤的根茎,用小刀切成10厘米的小段,然后向切面涂抹草木灰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再将根块播种在行距为100厘米、深度为10厘米的土沟中,并将株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土壤翻整
栽种山药要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性较好的田地,然后向土面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尿素、硫酸钾等肥料,再使用锄头深耕土壤25厘米,将肥料埋入田地中,最后在田地中挖出深度为1米、宽度为25厘米的沟。
3、田间管理
山药栽种初期,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手指湿润则不用浇水,等待幼苗长到1米后再浇水,然后等待20天后再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且在茎蔓长到30厘米后,要为其搭建高度为2米的人字架,牵引着茎蔓向上生长。
生长习性
山药多生长于海拔15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蠢拍伏溪边、路旁的灌带携丛中或杂草中,是短日照、喜温作物。苗期生长最适温度15-20℃。生长盛期最适温度25-28℃,20℃以下生长缓慢。
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中,但扁形种和块状种在土层较浅、较黏重的土壤中也可生长。山药比较耐旱,但不耐涝,不宜种在地下水位太浅或过分潮湿的土壤中。砂质土和壤土含水量以18%左右为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