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酮如何使用,噻嗪酮的使用注意事项.
噻嗪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噻嗪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噻嗪酮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本文将从噻嗪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噻嗪酮的使用方法
噻嗪酮主要用于防治作物上的真菌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灰霉病、葡萄灰霉病等。其使用方法如下:
1.喷雾方法
噻嗪酮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施用。在使用前,应将噻嗪酮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按照建议的浓度稀释,喷雾至作物表面。喷雾时应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在高温、强风或雨天喷雾。
2.灌根法
噻嗪酮也可以通过灌根的方式进行施用。在使用前,将噻嗪酮充分溶解于水中,然后将混合液注入植物根系处。灌根时应注意控制用量,避免浪费。
噻嗪酮的使用注意事项
噻嗪酮虽然是一种低毒、广谱的杀菌剂,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按照建议浓度使用
噻嗪酮的浓度过高会对作物造成伤害,过低则无法有效防治病害。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建议浓度进行稀释和使用。
2.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噻嗪酮与其他农药混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作物受损。在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3.喷雾时应注意天气情况
噻嗪酮在高温、强风或雨天喷雾可能会影响喷雾效果,甚至造成作物受损。在喷雾时应注意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喷雾。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1.噻嗪酮有哪些优点?
噻嗪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其对多种作物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安全可靠。
2.噻嗪酮的使用周期是多久?
噻嗪酮的使用周期因作物和病害不同而异,一般建议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或灌根,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补喷。
3.噻嗪酮的存储方法是什么?
噻嗪酮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储存时应注意防潮、防火、防盗。
噻嗪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在防治作物病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建议浓度进行使用,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喷雾时应注意天气情况。希望本文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噻嗪酮的使用有所帮助。
参考来源:
《农药手册》
问答拓展:螺虫噻嗪酮治什么虫
螺虫-噻嗪酮可以用来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用药的注意事枣薯项:螺虫-噻嗪酮在作物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5天左右,一般情况下,每种作物在其生长周期内使用1次即可;用圆首药时可与其它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进行轮橘岩数换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问答拓展:噻嗪酮农药功效与作用
(1)英文通用名噻嗪酮(2)商品名普西灵、优乐、道喜灵、道喜净、佳米多、福喜乐、初喜灵、环脲等。
(3)10%、25%、50%可湿性粉剂、1%、1.5%粉剂、2%颗粒剂、40%胶悬剂和10%乳剂。
(4)性质与功能扑食灵是一种新型选择性杀虫剂,能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原药为白色结晶,对酸、碱、光、热稳定,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为低毒药物。对蚕、蜂、蜘蛛、鱼安全,对鸟类低毒。
扑食灵是一种昆虫生长抑制剂,影响几丁质的合成,有胃毒和触杀作用,能抑制卵的孵化。但杀虫速度慢,一般3-7天就死了。它不能直接杀死成虫,但能抑制成虫的产卵和孵化。在成虫高峰期与常用的速效农药混用,可扩大杀虫谱,提高药效。该药物对同翅目的粉虱、飞虱、叶蝉等害虫特别有效,对介壳虫、一些螨类和鞘翅目的一些害虫也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防治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化学物质有抗性的害虫。对益虫和天敌无影响。
(5)用途:①防治枣树龟蜡蚧。越答段辩冬代和第一代成虫产卵后,在蚧壳虫幼虫高峰期喷施25%普喜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5天清缺后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②防治锈螨,在7-8月份喷洒25%普喜灵可湿性粉剂燃孝溶液4000-5000倍,有效期长达15-20天。
③防治跗跖螨、柑桔木虱、粉虱、黑刺粉虱,在1、2龄若虫高峰期喷洒25%扑吸灵可湿性粉剂1500~3000倍,有效期10天左右。
④防治二斑全爪螨,在若虫发生期喷洒25%扑食灵可湿性粉剂1250~1600倍液。
⑤防治时,在若虫高峰期喷洒25%扑吸灵可湿性粉剂溶液500~700倍。
⑥防治蛴螬,每亩用25%扑喜灵可湿性粉剂100克,用少量水稀释,喷洒混配于40公斤湿润细土中,然后均匀撒于地面,翻耕入土,防治效果达94.4%。
(6)注意事项①果实采摘前14天停止施药。
②扑食灵对萝卜、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药害严重,应特别小心使用,喷洒前应做药敏试验。
问答拓展:月季怎样使用吡虫噻嗪酮18%
月季使用吡虫扒核噻嗪酮18%:1、施迟行药时注意喷雾均匀。
2、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春旦掘内降雨,请勿施药。吡虫噻嗪酮:蚧壳虫专用药吡虫啉噻嗪酮果树多肉花卉月季介壳虫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