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普防推进会
小麦条锈病普防推进会:预防胜于治疗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预防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小麦条锈病普防推进会的举办是非常必要的。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条锈病则是小麦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预防,不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对农民的生产和收益造成不良影响。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染小麦的叶片和茎秆,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叶片枯黄、茎秆断折,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为了避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注意耕种、施肥和浇水的合理性,保证小麦的生长环境良好。要及时清除小麦田间的杂草和秸秆,以减少病害的滋生。要加强对小麦田间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避免病害扩散。
选择抗病品种
根据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这些品种不仅能够抵御小麦条锈病的侵袭,还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施药
如果小麦田间出现了小麦条锈病,我们可以采取科学施药的方法进行防治。要选择适当的药剂和浓度,确保药剂的杀菌效果。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施药时间,避免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小麦条锈病的预防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从田间管理到品种选择再到科学施药,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只有加强预防,才能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
拓展问题:
1.小麦条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种子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菌通过空气传播到小麦田间,而种子传播则是指病菌通过种子传播到小麦田间。
2.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小麦品种、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气候湿度大、温度适宜时,病菌易于滋生和繁殖,土壤酸性过高或过低时,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相关拓展:
问:当前如何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小麦的条锈病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关于当前如何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我们提示如下防治措施:
1、加强病情监测
各辩悄级农技推广、植保部门要认真做好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工作,重点虚逗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执行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调查范围,密切监测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定点观察和大田普查。
二是准确掌握条锈病发生消长动态。
三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通报病害发生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可靠数据。
2、抓好早期预防
一是在认真推广种植抗耐性品种和切实推广禾果利、三唑类药剂拌种技术的基础上,搞好早期预防,控制和延缓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强度,减轻小麦条锈病田间防治压力。
二是抓好菌源区早期预防工作,通过重点发病田块采取"打点保面、见一株防一片、见一片防一块",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差灶卖少病菌的扩散蔓延。
3、药剂防治措施
亩用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l5~20克或l5%的三唑酮75克加水40-50千克或亩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做到挑治与普治相结合。
小麦条锈病与纹枯病、叶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亩用12.5%禾果利15-2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加水40-50千克喷防,7天防一次,连喷2次,效果优异,既防条锈病,又可兼治纹枯病、叶枯病。
问:怎样对小麦条锈病进行综合防治?
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抗病品种的利用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利用小种专化抗性品种时,要根据生理小种的种类及数量分布,进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在一个地区,轮换种植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或同时种植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多个品种,使抗性基因多样化,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另外,还可以培育和利用聚合品种(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在一个品种中)、多系品种(抗不同生理小种的多个品系的组合)或多抗品种(抗多个小种,或兼抗其他病害的品种)。
鉴于非小种专化的慢锈性在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目前已有一些慢锈性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在病害流行条件下,南郑大穗麦、小偃6号、山阳扇子把等高温抗条锈品种(系)具有明显的保产效果。
2.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辅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锈病的有效药剂。在秋苗常发病区,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拌种,播种后45d仍保持90%左右的防效(注意超过药量易发生药害,会降低出苗率)。也可用烯唑醇等药剂拌种。秋苗发病早的地区或田块,每公顷用三唑酮60~120g(有效成分)对幼苗喷施。拔节至抽穗巧兆慎期,病叶率达20%左右时,及时施药消灭发病中心或进行全面防治。可根据品种抗病性不同,确定每公顷用药量(有效成分高感品种135~180g,中感品种105~135g,慢锈性品种60~90g。一般施药1~2次,如果流行时间早,流行速度快,品种又很孝敬感病时,则需喷药2~3次。三唑酮还可兼治白粉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白秆病等。
可用于防治猜亮条锈病的药剂还有敌锈钠或敌锈酸、代森锌、丙环唑、多效唑等。三唑酮与多菌灵混用可兼治白粉病,穗期还可兼治赤霉病。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止植株倒伏。但用多效唑拌种或喷雾也可有效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值得注意的是,小麦幼苗对多效唑敏感,拌种用量不能超过种子量的0.1%,否则会影响小麦抽穗。生长期施药,尽可能在发病初期进行。使用浓度应严格掌握,避免产生药害。
3.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以降低秋苗发病率,减少早播冬麦区向相邻地区传播的菌源量;铲除海拔1400m以上地区的冬、春麦自生麦苗,可大大减少越夏菌源和早播地区的秋苗发病;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则要注意灌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