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杀菌剂防治大豆锈病 杀菌剂防治大豆锈病的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20 次
杀菌剂防治大豆锈病 杀菌剂防治大豆锈病的方法

杀菌剂防治大豆锈病

大豆锈病的危害

大豆锈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是大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大豆锈病发病后,会导致大豆叶片逐渐枯黄、凋萎、死亡,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和品质。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导致大豆的大面积死亡,给大豆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杀菌剂的作用

杀菌剂是防治大豆锈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杀菌剂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大豆锈病的目的。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剂的选择、药剂的浓度、喷雾时间和喷雾方法等。

杀菌剂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豆锈病杀菌剂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三唑酮、环酰脲和多菌灵。这三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都比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在选择杀菌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

喷雾时间和喷雾方法

喷雾时间和喷雾方法对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豆锈病的发病期为6月到8月,这个时期是喷洒杀菌剂的最佳时间。喷雾方法一般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者拖拉机喷雾器,对大豆植株进行全面喷洒,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问题

问题一:大豆锈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案:大豆锈病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黑褐色,叶片逐渐枯黄、凋萎、死亡。

问题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受到药剂的选择、药剂的浓度、喷雾时间和喷雾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三:市场上常见的大豆锈病杀菌剂有哪些?

答案:市场上常见的大豆锈病杀菌剂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三唑酮、环酰脲和多菌灵。

问题四:大豆锈病的最佳喷雾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大豆锈病的发病期为6月到8月,这个时期是喷洒杀菌剂的最佳时间。

问题五:喷雾方法对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有何影响?

答案:喷雾方法对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者拖拉机喷雾器,对大豆植株进行全面喷洒,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问答拓展:大豆锈病有什么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

发病规律:

温度雨量和雨日数是造成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一般播种早,发病严重,晚播发病轻。

防治对策:

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2、适当调整播种期,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时期。

3、采用单独种植方式,合理密植,避免套种,以便增加通风透光,减轻为害。

4、采用御高老高畦或垄作,合理密植,开沟排则,降低田间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

扩展资料:

大豆锈病病原菌在南部沿海各省,海南岛和***越冬。在生长季节里,从南向北随气流做长距离转播。夏孢子随雨而降。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南方秋大豆播种早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鼓粒期受念册害重。

中国两广、福建、台湾等地流行猖獗。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两面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多余叶片正面,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叶背面稍隆起,即病菌夏孢子堆。

表皮破裂后散出棕褐色粉末镇升,即夏孢子,致叶片早枯。生育后期,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叶柄和茎染病产生症状与叶片相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豆锈病

问答拓展:70种杀菌剂作用分类

保护性杀菌剂:有代森锰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联、福美双等种类,其中代森锰锌是一种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用在马铃薯上时,用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g/公顷能防治晚疫病。内吸性杀菌剂:有细菌角斑净、速克灵、瑞毒霉、白粉叶霉净、和杀毒矾等种类,其中细菌角斑净能与多数的杀菌剂混用。

一、保护性杀菌剂

1、代森锰锌:是一种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能防治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每公顷使用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g喷雾。

2、代森锌:是一种用于叶面喷洒的保护剂,对于霜霉病菌、晚疫病菌以及炭疽病菌等病害有较强触杀作用。每公顷喷雾80%可湿性粉剂960-1200g能防治油菜多种病害。

3、代森铵:杀菌力强,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一般在植物体内被分解后还有肥效作用,每公顷喷雾45%水剂525g能防治黄瓜霜霉病。

4、代森联: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使用安全、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属于低毒农药,每公顷喷雾70%水分散粒剂1120-1750g能防治黄瓜霜霉病。

5、福美双:主要用于处理种子以及土壤,也可尺升用于喷洒,可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和多种作物的苗期立枯病,防治小麦白粉病时,可使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6、百菌清:能预防真菌侵染,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粘着性,不易被雨水冲刷,药效期较长,每公顷喷雾75%可湿性粉剂1125-1425g能防治水稻纹枯病以及水稻稻瘟病。

7、敌磺钠:可做种子处理、叶面喷雾以及土壤处理,能防治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每公顷喷雾或者泼浇70%可溶粉剂g能防治水稻秧田立枯病。

8、异菌脲:属于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小菌核属等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每公顷喷雾50%可湿性粉剂375-750g能防治番茄灰霉病。

9、乙烯菌核利:因为该药剂属于触杀型杀菌剂,所以必须作为预防性喷药施用,或者在感染初期时施用。在番茄初花期时,亩喷雾50%水分散粒剂或干悬浮剂75-100g能防治灰霉病。

10、石硫合剂:作为杀菌剂,能防治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等,而作为杀虫剂,能软化介壳虫的蜡质,对果树上红蜘蛛的卵有效,防治麦类白粉病时,可使用45%石硫雀困慧合剂固体150倍液喷雾。

11、硫磺:具有杀菌和杀螨双重作用,对小麦、瓜类白粉病也有良好的防效。每公顷喷雾50%悬浮剂1875-3000g能防治橡胶树白粉病。

12、咯菌腈:主要用于对种子进行处理,能防治大部分种子带菌以及土壤传染的真菌病害,100kg小麦种使用2.5%悬浮种衣剂3.75-5g能防治小麦根腐病。

13、丙森锌:该药剂速效期以及残效期均长,能抑制由白粉病、锈病和葡萄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每公顷喷雾70%可湿性粉剂1575-2250g防治大白菜霜霉病。

14、吡唑醚菌酯:每公顷喷雾25%乳油112.5-187.5g能防治白菜炭疽病;每公顷喷雾25%乳油75-150g能防治黄瓜霜霉病。

15、王铜:主要用于防治柑桔溃疡病,也可用于防治其它真菌病害顷答以及部分细菌病害。每公顷喷雾30%悬浮剂540-675g能防治烟草赤星病。

16、多菌灵: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对子囊菌和半知菌有效,对由卵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无效。每公顷喷雾50%可湿性粉剂1125-1500g能防治油菜菌核病。

17、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每公顷喷雾70%可湿性粉剂750-1050g能防治小麦赤霉病。

18、噻菌铜:具有持效期长、药效稳定、对作物安全的特点。每公顷喷雾20%悬浮剂250-500g能防治黄瓜角斑病。

19、噻唑锌:每公顷喷雾20%悬浮剂300-450g能防治黄瓜(保护地)细菌性角斑病;每公顷喷雾40%悬浮剂360-510g能防治烟草野火病。

20、菌毒清:能防治三七病毒病,注意:不得与其他农药混用。

21、敌克松:能防治疫病、猝倒病、根腐病等病害,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2、45%晶体石硫合剂:可防治白粉病、锈病以及麻叶斑点病等病害。注意:因为该药剂属于强碱性药剂,因此不能与有机磷、铜制剂混用。

23、金铜喜:能防治细菌性斑点病、立枯病、猝倒病以及立枯病,注意:不能在作物出苗期使用,也不能与强碱、强酸性农药混用。

24、安泰生:能防治疫病、霜霉病、立枯病等病害,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5、百泰:可防治疫病、霜霉病、猝倒病等病害,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6、克菌丹:叶面喷施或者拌种均可,属于三氯甲硫基类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

27、二氰蒽醌:通用名22.7%二氰蒽醌悬浮剂,对于白粉病有特效。

28、鲜翠:通用名16%米鲜异菌脲悬浮剂,属于高等真菌保护治疗杀菌剂。

29、替若增:通用名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属于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30、铜高尚:通用名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属于细菌以及真菌保护性杀菌剂。

31、冠菌清:通用名57.6%氢氧化铜干粒剂,属于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剂。

32、烷铜菌素:通用名15%烷铜菌素,是一种全面保护性杀菌剂。

33、达科宁:通用名40%百菌清水剂,也是一种全面保护性杀菌剂。

34、科博:通用名78%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粉剂,属于细菌和真菌保护性杀菌剂。

35、加收米:通用名2%春雷霉素液剂。是一种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剂。

二、内吸性杀菌剂

1、细菌角斑净:具有持效期长、药效稳定的特点,可与多数的杀菌剂混用,但不能与碱性药混用。

2、速克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对灰霉病有特效,主要防治黄瓜、西红柿、菜豆、韭菜等蔬菜的灰霉病以及菌核病等病害。

3、瑞毒霉:具有保护以及治疗作用的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能防治黄瓜、白菜、甘蓝、葱头、莴笋等作物的霜霉病。

4、白粉叶霉净:属于具有双向传导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能够防治蔬菜瓜果类、果树、粮棉等经济作物的白粉病、叶霉病、灰霉病、疫病等病害。

5、杀毒矾:该药剂具有接触杀菌和内吸传导的作用。

6、三唑酮: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特点,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

7、戊唑醇: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能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白粉病、网斑病、赤霉病,黑穗病等病害。

8、甲霜灵:属于低毒性杀菌剂,能防治由疫霉病菌和腐病菌引起的多种作物霜霉病。

9、乙磷铝:能防治由霜霉属、疫霉属等藻菌引起的病害,注意:该药剂不能与酸性、碱性农药混用,会降低药效。

10、力克菌:防治小麦条锈病时,每公顷喷雾240-400g,注意: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11、绿亨2号:可防治苹果树轮纹病,使用700-800倍液喷雾即可。

12、多霉清:能防治轮纹病、炭疽病等病害。

13、霜疫清:对多种作物都很安全,花期可用,不污染果实并具有增产作用。

14、噻菌铜:在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具有结构新颖、剂型先进、内吸传导性能好、低毒安全等特点。

15、敌克松:该药剂毒性低,即是杀菌剂,也是种子和土壤的处理剂。

16、甲霜铜:防治莴苣霜霉病时,使用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注意: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

17、拌种双:适用于棉花、粮食、瓜果等作物,对棉花苗期立枯、炭疽和红腐等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18、粉锈宁:该药剂不能与强碱性药剂混用,但可与酸性以及微碱性药剂混用,是一种持效期较长的内吸性杀菌剂。

19、甲基托布津:长期使用该药剂,易让作物产生抗性,因此需要与其他药剂轮用,使用5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能防治苹果轮纹病。

20、阿米多彩:通用名50%百菌清+6%嘧菌酯水悬浮剂,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

21、苯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性叶部病害,比如霜霉病、锈病、疮痂病、褐斑病等,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即可。

22、噻菌灵:属于低毒性杀菌剂,能防治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和根腐病。

23、硫菌灵:枯萎病主要防治枯萎病、叶斑病等病害,注意:除碱性及铜制剂外,该药剂可与多种杀菌剂、杀虫剂混用。

24、甲基硫菌灵:防治烟草、桑树白粉病时,用50%可湿性粉剂300-400mg/kg的药液喷雾即可。

25、啶菌恶唑: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活性高、杀菌谱广等特点,可用来防治白粉病。

26、乙烯菌核利:在黄瓜灰霉病发病初期时,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g/次,兑水喷雾,间隔间隔7-10天再喷1次,共3-4次。

27、稻瘟净:对水稻小粒菌核病、颖枯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注意:该药剂禁止与碱性农药、五氯酚钠、磷胺和亚胺硫磷等药剂混用。

28、异稻瘟净: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杀菌作用,不可将该药剂与碱性农药、高毒有机磷农药、五氯酚钠以及敌稗混用。

29、十三吗啉:适用小麦、大麦、黄瓜、马铃薯和豌豆等作物,能防治叶锈病、条锈病等病。

30、嗪氨灵:防治谷类、果树和蔬菜的白粉病、锈病和黑星病,叶面喷雾或者拌种均可。

31、丁赛特:能防治蔬菜、菜豆和其他作物的白粉病。

32、抑霉唑:即可用来当杀菌剂也可用来作防止水果腐烂的药剂,防治香蕉轴腐病时,用50%乳油1000-1500倍液浸果1分钟,捞出晾干后贮藏即可。

33、腈菌唑: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灰斑病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小麦白粉病时,每公顷30-60g有效成分兑水喷雾即可。

34、三唑醇: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

35、爱苗:防治大豆锈病时,亩用20-30ml;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15-20ml。

问答拓展:爱苗杀菌剂说明书主要成分是什么

爱苗杀菌剂说明书:

1、有效成分:其有效磨誉成分由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两哪陆种三唑类杀菌剂组成,在水稻上使用,具有杀菌和调节生长双重活性。有效成分含量:苯醚甲环唑含量:150克/升;丙环唑含量:150克/升。爱苗兼具内吸性和保护性,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大豆锈病、小麦纹枯病和花生叶斑病。水稻使用后青枝蜡秆,叶青籽黄,可提高稻米品质

2、在水稻上防治纹枯病,一季作物最多施用次数2次,安全间隔期28天。在大豆上防治锈病,一季作物最多施用次数3次,安全间隔期30天。在小麦上防治纹枯病,一季作物最多施用次数2次,安全间隔期21天。在花生上防治叶斑病,一季作物最多施用次数3次,安全间隔期21天。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瞎缓段,兑水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