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菌唑治疗谷子锈病 腈菌唑药害
晴菌唑治疗谷子锈病
谷子锈病是一种常见的谷子病害,会对谷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晴菌唑已经成为治疗谷子锈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晴菌唑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其杀菌机制是抑制细胞膜的麦角固醇合成,从而阻止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与其他杀菌剂相比,晴菌唑具有杀菌谱广、药效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晴菌唑的使用方法
晴菌唑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受病害影响的谷子上。在使用晴菌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晴菌唑的喷洒时间应该在病害初期,一般是在谷子拔节期前后。
2.晴菌唑的喷洒浓度应该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500-1000倍液。
3.晴菌唑的喷洒应该均匀,覆盖面积要达到叶面的上、中、下部位。
晴菌唑的注意事项
虽然晴菌唑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晴菌唑的使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对谷子产生负面影响。
2.晴菌唑的使用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3.使用晴菌唑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晴菌唑的优势
晴菌唑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杀菌谱广:晴菌唑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病原菌。
2.药效高:晴菌唑的杀菌效果非常显著。
3.使用方便:晴菌唑的使用方法简单,不需要专业技能。
晴菌唑的相关问题
答:晴菌唑的使用时间应该在病害初期,一般是在谷子拔节期前后。这个时间段是病菌的生长繁殖期,使用晴菌唑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答:晴菌唑的使用浓度应该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500-1000倍液。使用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答:晴菌唑的使用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每次使用间隔时间为7-10天。过于频繁的使用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杀菌效果。
答:晴菌唑的使用对环境影响比较小,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答:晴菌唑与其他杀菌剂相比,具有杀菌谱广、药效高、使用方便等优点。而且晴菌唑对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问答拓展:腈菌唑可防治哪些病害?
腈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喷洒,也可处理种子。产品有5%、6%、12%、12.5%和25%乳油,12.5%、40%可湿性粉剂,5%、9%、12.5%、20%微乳剂,12.5%水乳剂,40%水分散粒剂,20%、40%悬浮剂。果树病害防治梨、梁清苹果黑星病,喷5%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或25%乳油4000~5000倍液。12.5%乳油1500~2000倍液、40%悬浮剂8000~倍液、12.5%微乳剂2000~3000.倍液或5%微乳剂1000~1500倍液,如与代森锰锌混用,防病效果更好。防治苹果和葡萄白粉病,喷25%乳油3000~5000倍液。每两周喷1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防治香蕉叶斑病,喷12%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黑星病,喷25%乳油3000~4000倍液。用1%药液处理采收后的柑橘,可防治柑橘果实的霉病。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有效成分2~4克,折合5%乳油40~80毫升或6%乳油34~67毫升或12%乳油17~33毫升或12.5%乳油16~32毫升或25%乳油8~16毫升或40%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常规喷雾。防治麦类种传病害,对腥黑穗病、散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5%乳油40~60毫升;对小麦颖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5%乳油60~80毫升,对少旅渣宽量水拌种。防治黄瓜白粉病,亩用5%乳油30~40毫升,拆亮20%微乳剂13~25毫升、12.5%水乳剂22~32毫升、40%水分散粒剂7.5~12克或40%可湿性粉剂7.5~10克。对水常规喷雾。防治茭白胡麻斑病和镑病,在病害初发期和盛发期各喷1次12.5%乳油1000~2000倍液,效果显著。
问答拓展:腈菌唑主要防治哪些病害,不能和哪些药混用
回答腈菌唑可以防治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灰斑病、褐斑病、黑穗病等病害。1、防治梨、苹果黑星病:可直接喷洒5%乳油、5%高渗乳油1500-2000倍液。2、防治小麦白粉病:每亩用腈菌唑有效成分2-4克,再折合5%乳油40-80毫升兑水进行常规喷雾。3、防治黄瓜白粉病:用5%乳油兑水进行常规喷雾即可。
一、腈菌唑主要防治哪些病害
腈菌唑可以防治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灰斑病、褐斑病、黑穗病等病害。腈菌唑是一种广谱唑类杀菌剂,它的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的作用,一般每公顷用药量为20-100g。
1、防治梨、苹果黑星病
可直接对作物喷洒5%乳油、5%高渗乳油1500-2000倍液、40%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或25%乳油4000-5000倍液。也可与代森锰锌一起混用,这样防病效果会更好。
2、防治小麦白粉病
每亩可用腈菌唑有效成分2-4克,折合5%乳油40-80毫升或6%乳油34-67毫升,将其兑水进行常规喷雾即可。
3、防治黄瓜白粉病
察运每亩用5%乳油或5%高渗乳油30-40毫升,兑水进行常规喷雾即可。防治茭白胡麻斑病和锈病时,在发病初期和盛发期各喷1次12.5%乳油1000-2000倍液,效果会很明显。
二、腈菌唑不能和哪些药混用
1、腈菌唑不能和苯醚甲环唑、石硫合剂等碱性类农药混用。由于腈菌唑是三唑类杀菌剂,它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春空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一些事项,避免产生药害。腈菌唑的性价比非常高,40%的含量可以达到60%的效果,一般施药后1小时就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而且还能促进作物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提高产量。
2、使用时要注意,该药在梨树、葡萄、黄瓜、荔枝上的间隔期分别为7天、21天、3天、7天,每季作物(或年)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该药剂对扒没瞎蜜蜂、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产生影响,不能在开花植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使用。禁止在河塘等水域内清洗施药器具,防止污染水源。
3、使用药剂时一定要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该药。使用时还可以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轮换,以延缓抗性。
问答拓展:谷子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谷子营养价格丰富,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吸引了众多农户选择种植谷子。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谷子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1、谷子白发病
1.1症状
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受害植株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的症状。①芽腐:刚萌芽的种子被侵染,幼芽弯曲,致使出苗前完全腐烂,造成缺苗断垄。②灰背:受侵染幼苗高6~10cm时开始显症。发病叶片略肥厚,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不规则条斑,湿度大时叶片背面密生灰白色霉状物。③白尖:轻病苗可继续生长,当株高60cm左右时,病株新叶正面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纹,背面生白色霉状物,且病株新叶不能展开,全叶呈白色,卷筒直立向上,十分注目,称为“白尖”,白尖不久逐渐变褐枯干,直立于田间,形状像枪,故被称为“枪杆”。④白发:枯死的心叶破裂成细丝,散出黄褐色粉末,最后残留下的叶脉呈白色略桥返埋卷曲,称为白发敏蚂,病株不能抽穗。⑤看世冲谷老:部分病株由于病势发展较慢,旗叶呈严重灰背但未表现白尖,能抽穗或抽半穗,穗畸形,内外颖形成小叶状而卷曲呈筒状或角状,丛生,向四外伸长,全穗蓬松,短而直立,呈刺猬状,故称“刺猬头”,不结粒或部分结粒。
1.2防治措施
1.2.1选用抗病品种。晋谷27号、晋谷29号和晋谷30号等品种均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1.2.2种子处理。播种前,可选用25%瑞毒霉、40%敌克松、50%萎锈灵、1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按种子干重的0.5%拌种即可。
1.2.3农业防治。与小麦、豆类、薯类等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2~3年,并适期播种,注意保墒。拔出灰背、白尖病株,要及时拔、连续拔、整株拔、连年拔,拔出后集中烧毁。
2、谷瘟病
2.1症状
可危害叶片、叶鞘、茎节、穗节及小穗等部位。叶片受害,初期形成青褐色病斑,梭形至纺锤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并有***晕圈。湿度大时,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茎节受害时,初期节部出现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环绕全节,并干枯缩小,造成病节以上部位枯死,易折断。穗部受害,初期穗颈上出现褐色小点,进而扩展为黑褐色梭形斑,严重地块全穗死亡。
2.2防治措施
2.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注意通风透光,并及时清除病残体。
2.2.2药剂防治。用50%萎锈灵按种量的0.7%拌种。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40%稻瘟净乳油600倍液喷雾,每10d喷1次,连喷2~3次。
3、谷子纹枯病
3.1症状
危害叶片和叶鞘。叶鞘受害,初期形成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椭圆形病斑,然后病斑迅速扩大,形成长椭圆形云纹状斑块。几个病斑常常相互愈合形成更大的斑块,甚至达到叶鞘的整个宽度,致使叶鞘和其上的叶片干枯死亡。湿度大时,叶鞘内生有白色菌丝和菌核。叶片受侵染后,可形成于叶鞘上一样的云纹状病斑,使整个叶片变成褐色。
3.2防治措施
3.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深耕灭茬,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侵染来源,合理密植,铲除杂草,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科学施肥,主要施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3.2.2药剂防治。可用三唑醇、粉锈宁按种量的0.03%拌种。也可选用50%纹枯灵400倍液、5%井冈霉素600倍液喷雾。
4、谷子锈病
4.1症状
主要发生在谷子生长中后期,危害叶片、叶鞘。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隆起疱状小斑点,后散出***粉末,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疱状小点,散出黑色粉末,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4.2防治措施
4.2.1农业防治。选择坡地或高置地种植谷子。适时播种,避开高温高湿的环境可减轻病害。加强栽培管理,实行秋翻地,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杂草,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
4.2.2药剂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1500倍液、25%腈菌唑1000倍液、20%三唑酮800倍液、15%三唑醇1000倍液喷雾,间隔7~10d再喷1次。
5、谷子胡麻斑病
5.1症状
可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病斑椭圆形,暗褐色,外有***晕圈,病斑连片继而组织枯死,病斑上密生黑色霉层。
5.2防治措施
5.2.1加强栽培管理。精耕细作,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5.2.2药剂防治。进行种子处理,也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15%三唑酮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6、谷子线虫病
6.1症状
主要危害穗部,病株小花呈暗绿色,而后呈暗褐色,穗形瘦小,直立而不***。病株一般较健康植株稍矮,上部节间和穗茎稍短,叶片暗绿色,较脆。
6.2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执行种子检验,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