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什么药物含有吲哚乙酸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158 次
什么药物含有吲哚乙酸

药物中的吲哚乙酸

吲哚乙酸是一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除了在植物中,吲哚乙酸在医学和农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学领域的应用

吲哚乙酸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疾病。吲哚乙酸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农业领域的应用

在农业领域,吲哚乙酸可以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例如,在番茄、黄瓜等蔬菜中,喷洒吲哚乙酸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药物中含有吲哚乙酸的药品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含有吲哚乙酸的药品有:

1.感冒灵颗粒

感冒灵颗粒是一种常见的用于缓解感冒症状的药品,其中含有吲哚乙酸。

2.吲哚美辛

吲哚美辛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3.吲哚美辛凝胶

吲哚美辛凝胶是一种外用药物,常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4.氨苄西林胶囊

氨苄西林胶囊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其中含有吲哚乙酸。

问题拓展

1.吲哚乙酸在植物中的作用是什么?

吲哚乙酸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和生长速度,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2.吲哚乙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吲哚乙酸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含有吲哚乙酸的药品有哪些?

含有吲哚乙酸的药品有感冒灵颗粒、吲哚美辛、吲哚美辛凝胶、氨苄西林胶囊等。

4.吲哚乙酸对人体有哪些副作用?

吲哚乙酸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可能会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

5.吲哚乙酸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哪些优点?

吲哚乙酸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问答拓展:生长激素是什么?成分主要是什么?

生长激素是什么?成分主要是什么?坦肢
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而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其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能促进身体生长的一种激素。生长素能通过促进肝脏产生生长素介质间接促进生长期的骨骺软骨形成,促进骨及软骨的生长,从而使躯体增高。生长素对中间代谢及能量代谢也有影响,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对钠、钾、钙、磷、硫等重要元素的摄取与利用,同时通过抑制糖的消耗,加速脂肪分解,使能量来源由糖代谢转向脂肪代谢。人在幼年时,如果生长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体长得特别矮小,称“侏儒症”;如果生长素分泌过多,可引起全身各部过度生长,骨胳生长尤为显著,致使身材异常高大,称“巨人症”。成年后,骨骺已融合,长骨不再生长,此时如生长素分泌过多,将刺激肢端骨、面骨、软组织等增生,表现为手、足、鼻、下颌、耳、舌以及肝、肾等内脏显示出不相称的增大,称“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如果是垂体前叶***所致,可进行局部放射线照射治疗或手术切除,大剂量雌激素有抑制垂体分泌生长素的作用。对侏儒让胡世症应及早给予激素治疗,人生长素对侏儒症有显著疗效。由于生长素来源的困难,使生长素的临床应用致今未能广泛开展。目前科学家已试用基因工程方法将人类生长激素基因从染色体DNA链上分离出来,重组到质粒上,并用大肠杆菌进行转化,以期用发酵的方法生产人类的生长激素,因此临床应用可望推广。部分侏儒症患儿,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并不减少,发病环节可能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呈退行性变化,导做斗致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缺乏。目前对这种患儿试用人工合成的人胰腺生长激素释放因子进行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疗效。
生长激素能促进人的生长,且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生长激素主要通过抑制肌肉及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同时促进肝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及对糖元进行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高,于是血中葡萄糖利用减少及脂肪利用增高,此时血浆中葡萄糖及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

问答拓展:吲哚乙酸有什么特点,防治什么病,不能和什么性质药配制

属植物生长激素药物,溶于酒精。不能和碱性药物及重金属离子药物、鞣质类药物混合使用。

问答拓展:什么药消炎止痛好?

1.贝诺酯为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物,可减少阿司匹林的不反应,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本药疗效可靠、适应性强、毒性低,对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少。每次0.5~1克,每日3次。
2.吲哚美辛(消炎痛,lndometh~in)消炎、退热、止痛作用较阿司匹林强。剂量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饭后或餐中服用。少数每周可增加25毫克,直到获得满意效果或每日最大量150毫克。超过该剂量一般不增加药物效果,却能增加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禁用于***、哺乳期妇女、帕金森病的***;有精神病、癫痫史,以及对其过敏的***、活动性或复发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则相对禁忌;小儿慎用或忌用。副作用:主要出现胃肠道疾病和消化性溃疡、头痛及其他大脑功能障碍。胃肠道疾患包括消化不良、恶心、腹痛、隐匿性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头痛为时常感觉前额跳动性疼痛,尤以醒后最甚。其他报道的大脑症状有眩晕、头昏目眩、精神错乱、抑郁、昏昏欲睡、幻觉《抽搐和晕厥。还可有角膜后沉着、视力模糊、肝大、***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反应(皮疹、哮喘)、听力障碍、水肿(以眼睑多见)、结节性红斑和***等。目前吲哚美辛有普通片剂、肠溶片、胶囊、缓释胶囊、栓剂、针剂6种。据我们观察、,在作用与副作用方面,栓剂优于片剂、胶囊,胶囊又优于片剂,针剂虽能肌内注射,起效较快,但毕竟不太方便,不能常用。
3.氨糖美辛每片含盐酸氨基葡萄糖75毫克,吲哚美辛Z5毫克。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海洋生物制剂,是硫酸软骨素的基本成分,能促进黏多糖的合成,提高关节滑液的黏性。本品能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且能缓解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蛋白多糖化合物合成的阻滞作用,从而降低消炎痛原有的毒副作用。每次1—2片,每日2—3次。肾功能不全及***禁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小儿慎用。
4.舒林酸(奇诺力,Sulindac)在结构上是消炎痛一类吲哚乙酸的衍生物。它以前体—亚砜形式服用,然后在体内代谢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和无活性的砜代谢产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具有可逆的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减少致炎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因为活性的硫化代谢产物在到达肾脏前已变为无活性的砜,或者在肾脏内被氧化酶转变为无活性代谢物,因此对肾脏影响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为小。另外,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同:本品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很小,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也较阿司匹林为小。本晶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也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州宏败。尤其适用于老年***。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
5.布洛芬(Ibuprofen)又称异丁苯丙酸。其消炎作用较弱、镇痛作用较强,且具有和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相似的退热效果,并且较其更持久,每次0.2—0.4克,一日3-4次。应用时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少,肝毒性反应较小。
6.芬必得即布洛芬的缓释胶囊。虽然布洛芬绝清具有镇痛作用较强,胃肠道副作用少,对肝毒性低等优点,但由于其半衰期短,一天需服3—4次,更由于******中药物浓度的波动,会使疼痛再现,特别是在夜间更明显。芬必得则较普通剂型疗效稳定,并且药效可延长。它使药物分布在数百个微小的颗粒中,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使布洛芬能定时、定量和长时间地释放,并且加大了药物在胃肠内的覆盖面,从而减少了对胃肠的刺激每次0.3—0.6克,每日2次。
7.酮洛芬(Ketopmfen)又称优布芬。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对于多种关节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疗效优于布洛芬,比阿司匹林强100倍,副作用低于吲哚美辛;。每次50毫克,一日3—4次。其缓释片100毫克,每日1次。
8.萘普生(Napro~en)为中效抗炎药。经动物实验证明,其消炎作用较保泰松强,止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册颤强。萘普生是一种酸性药物,加服碳酸氢钠能加速本品吸收;同时它在血中的浓度也高,而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则相反。用量为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药后有少数***出现轻度消化不良、腹部不适、胀气;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对阿哥匹林过敏者、怀孕前后、哺乳期等禁用;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Jb病者禁用。
9.吡罗昔康(Piroxicam)又称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每日服20毫克(一片)。其特点是服药量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吸收快,作用时间长。副作用有头晕、浮肿、胃部不适、腹泻、胸闷等现象。有消化性溃疡史者慎用;***和哺乳期妇女、儿童及对本品过敏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