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果锈病危害幼果 桃子果锈病危害幼果
桃子果锈病是桃树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对桃子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幼果期是桃子的关键生长期,如果此时遭受到果锈病的侵袭,会导致果实的形成和发育受到阻碍,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
桃子果锈病的危害
果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在桃子的幼果上形成红色或橙色的小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覆盖整个果实表面。果锈病会破坏桃子的果皮,使果实变得不堪食用。果锈病还会导致桃子的营养成分流失,降低桃子的品质和口感。
预防和控制桃子果锈病的方法
1.加强桃树的管理。定期修剪树枝、清理枯叶和果实,保持桃树的通风和透气性,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2.使用农药。在桃子幼果期进行预防性喷药,可以有效地抑制果锈病的发生。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药物,并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3.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桃树的抗病能力,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但是施肥过多会导致桃树生长过旺,易感染病菌。
桃子果锈病相关问题
问题一:如何判断桃子是否感染了果锈病?
感染果锈病的桃子会在幼果期出现红色或橙色的小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覆盖整个果实表面。果实表面会出现凹陷、裂缝等现象,果肉变得软烂,口感变差。
问题二:果锈病是如何传播的?
果锈病是通过病菌的飞沫、水珠、昆虫等传播的。在桃子幼果期要加强管理,保持桃树的通风和透气性,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问题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农药来防治果锈病?
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在使用农药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剂量和安全注意事项。
问题四:桃子果锈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桃子果锈病主要影响桃子的品质和口感,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影响。长期食用受感染的桃子可能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增加患病的风险。
问题五:如何避免桃子果锈病的发生?
加强桃树的管理,保持桃树的通风和透气性,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定期修剪树枝、清理枯叶和果实,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问答拓展:怎么防治桃锈病。桃果长大表面长一些黄斑是什么病
桃果长大表面长一些黄斑是果锈病,病果表面会有黄褐色的锈斑,有的产生细小裂缝,品相受损,这样就只能当作次果来处理,给果农造成巨大的损失。桃子的果锈病形成原因,一般是用药不当、虫害发生和品种特性不适宜当地栽殖引起的。
桃子果锈病的防治方法:
1、在桃子的幼果期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因农药过而造成药害。油桃要坚决杜绝使用粉剂和乳油类农药,只用水剂农药。滑岁
2、加强桃子的肥水管理,信睁睁提早行高树体的抗逆能力,且勿使土壤过于的干旱。油桃在休眠期时候,土壤过于干旱也会产生果锈病害。
3、及时有效地防治蓟马及茶黄螨的危害。
4、对于中晚桃品种来说,一定要保持约半个月左右喷施一次杀虫杀菌的农药,走出因为给桃子套了袋就不打药的误区,并且一直坚持到桃子采收前才行。
扩展资料:
桃子种植的注意事项
1、疏剪:将枝条从基部完全的疏除叫疏剪,疏剪有利于花芽的分化、花果的生长及发育。常常用于过密枝或者过弱枝的疏除。
2、生长季修剪:桃树极喜光,生长季修剪是达到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的关键措施。
3、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必须及时防治。桃子植株对药剂比较敏感,一些渗透性及内吸性强的有机磷药剂最好不要使用,容易发生药害。
问答拓展:请问老师们,这桃子得什么病了
桃畸形果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蝽象为害,蝽象俗称臭大姐,成虫吸食帆圆果实的汁液,使被刺处流胶,果肉下陷唤轿码成僵斑硬和哪化;二是桃瘿螨畸果病,病原为下心瘦螨,幼螨在桃毛基部为害,使皮下组织坏死,停止生长,形成凹陷。两者均会使桃果表面凹凸不平。问答拓展:桃果基本都有红点,损失惨重,是什么病,怎么防治?(如图)
您好,根据您发来的桃树照片显判断,可能是桃树穿孔病。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三种。而以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最甚。发病症状: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新梢和果实。1、叶片症状。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有***晕环,扩大后为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紫褐色至黑褐色斑点,直径约2毫米,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和边缘附近,有时数个病斑连合,形成一个大病斑,若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大时,病叶背面病斑上常溢出***黏质状菌脓,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裂纹。容易脱落,形成穿孔。故称穿孔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2、果实症状。果实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小圆斑,稍凹陷,随病斑扩展,颜色变深,呈暗紫色,边缘呈水浸状,棚室内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严重时果实干枯。并发生裂纹。3、枝梢症状。受害枝条,一种是春季溃疡斑。另一种是夏季溃疡斑,二者大小与形状不同。春季溃疡斑发生于一年生枝条上,表现在春季枝芽萌发时,枝干上形成褐色小***,直径约2毫米,以后逐渐扩展成长达I—10厘米的长椭圆形病斑。但大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春末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开始传播,病情严重时枯梢。夏季溃疡斑多发生在当年新梢上,起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小斑点。随后病斑变褐至紫黑色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呈水渍状。
二、桃霉斑穿孔病: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新梢和花芽,叶片上的病斑,中部为褐色,边缘为紫色,若空气潮湿,在病斑背面会长出污白色霉状物,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比较整齐,不残留坏死组织。
三、桃褐斑穿孔病: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新捎叶片上的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紫色。若空气潮湿,在病斑两面都能产生灰褐色霉状物,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比较整齐,有明显坏死组织残留。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桃树的综合管理,重视增施有机肥(8月下旬是施有机肥最佳时期),增强树势,对黏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或施GM生物菌肥,配使硫酸钾复合肥,以利改善土壤。
2.合理修剪,及时剪出病枝,虫枝,集中烧毁深埋。
3.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小水勤浇。温室浇水选在晴天进行,切忌阴天浇水,及时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
4.喷药防治:花后7~10天,桃细菌性穿孔病选择喷75%农用硫酸链霉素250倍,新植霉素3500倍或硫酸连霉素3500倍液。其它选择喷80%大生M倍液、50%疮痂穿孔灵1000~1500倍液,45%代森锌800倍液。一般每隔l5天喷1次,共喷3次。请根据不同种类的穿孔病选择药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