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吡唑醚菌酯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注意事项.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544 次

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广泛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在使用吡唑醚菌酯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

在购买吡唑醚菌酯时,我们需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使用吡唑醚菌酯时,需要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剂量过低会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剂量过高则容易导致植株受损。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使用。

3.注意使用时机

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时机需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作物生长期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病虫害初期或者发生高峰期进行使用,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4.注意安全使用

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我们需要注意安全使用。避免直接接触药剂,同时要戴好防护用品,避免吸入药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药剂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

5.防止产生抗药性

吡唑醚菌酯属于化学合成杀菌剂,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抗药性。我们需要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的杀菌剂,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吡唑醚菌酯,从而降低病虫害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吡唑醚菌酯能否与其他农药混用?

答案:吡唑醚菌酯可以与部分农药混用,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的协调,避免产生药剂不相容或者药效相互抵消的情况。

问题二:吡唑醚菌酯的使用对环境有没有危害?

答案:吡唑醚菌酯的使用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风险比较高。在使用时需要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避免药剂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

问题三:吡唑醚菌酯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方法有何不同?

答案:吡唑醚菌酯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方法会有所不同,主要是涉及到使用时机和剂量的选择。在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根据作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问题四:吡唑醚菌酯的防治效果如何?

答案:吡唑醚菌酯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对多种病虫害具有广谱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也受到使用时机、剂量和作物生长期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五:吡唑醚菌酯的使用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答案:吡唑醚菌酯的使用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和呼吸道刺激。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使用,戴好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药剂,避免吸入药剂。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使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需要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避免药剂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

吡唑醚菌酯百科知识: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其化学结构中含有吡唑环和醚键,可以与真菌细胞膜中的脂质相互作用,从而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达到杀菌的目的。吡唑醚菌酯广泛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参考来源:

1.吕艳华.吡唑醚菌酯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24,48(1):140-142.

2.陈瑞.吡唑醚菌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4,45(21):236-238.

问答拓展:比唑醚菌酯注意事项,与乙蒜素有什么区别

吡唑醚菌酯对蚕有毒性,使用时避开蚕养殖场以及桑园。

在兆兄梨树上使用,应当避开梨树刚刚开花到落花的这段时间。

病菌容易对该药物产生抗药性,使用时需与其它药物交替使用。

不建议与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等强氧化性的药物混合使用。

一、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

1、药物简介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杀菌剂,可以防治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还能够提高作物吸收氮御正的能力,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2、使用注意事项

(1)吡唑醚菌酯对蚕有毒性,在使用的时候,尽量避开蚕养殖场以及桑园。

(2)当在梨树上使用的时候,为了避免药害的发生,在梨树刚刚开花到落花的这段时间内尽量不要使用该药物。

(3)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的病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在防治的时候需要交替使用药物。

(4)吡唑醚菌酯生效时间较慢,一般作为预防保护剂在作物播种前、出苗后或定植时使用。

(5)吡唑醚菌酯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是与其他的杀菌剂配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但需注意吡唑醚菌酯与乳油或有机磷农药混配,在冬枣、香蕉、芒果等果树上使用时,会发生烧果现象。

(6)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性,所以使用时无需添加有机硅。

(7)吡唑醚菌酯不建议与强氧化性的药物族拆袭混用,比如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氯溴。

二、吡唑醚菌酯与乙蒜素有什么区别

1、物理性质:吡唑醚菌酯的分子量为387,外观为白色至浅米色结晶体;乙蒜素的分子量为154.251,外观为无色或微***油状液体。

2、气味:吡唑醚菌酯一般无味,而乙蒜素有一股大蒜的臭味。

3、作用机理:吡唑醚菌酯主要是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来杀死病菌;乙蒜素主要是通过与病菌体内含硫基的物质产生反应,从而抑制病菌的正常代谢。

4、作用速度:吡唑醚菌酯主要是作为预防保护剂使用,药效比较慢;乙蒜素药效快(24小时见效,72小时控制病害)。

问答拓展:吡唑醚菌酯使用中应注意什么在白菜上药后几天可以食用?

吡唑醚菌酯使用过程中,应当要注意科学合理配比使用碧卖,而且一次性不要打得太多。如悔亏逗果已经喷在白菜上面,那么最好过7到10天以后再食用。因为时间越久,药效挥发吸收的越快,空磨这样食用的话,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也就越小。

问答拓展: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项(吡唑醚菌酯用量与用法)

1、使用吡纯凳唑醚菌酯应注意什么。
2、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能不能混合使用。
3、吡唑醚菌酯能重复使用吗。
4、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用量。
1.注意事项:①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14天连续施药,每季黄瓜最多施4次,安全间隔期2天。
2.②白菜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天连续施药,每季白菜最多施3次,安全间隔期14天。
3.③玉米大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间隔10-20天连续施药,每季玉米最多施3次。
4.作为玉米植物健康作用的施药,第一次施药在玉米7-10叶期,第二做丛旅次施药在玉米抽雄吐丝期,每季玉米施药1-2次,安全间隔期10天。
5.④在西瓜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10天再次施药,每季西瓜施药2-3次。
6.作为西瓜植物健康作用的施药,分别在西瓜伸蔓期、初花期和坐果期各施药1次。
7.安全间隔期5天。
8.⑤用于防治杧果炭疽病,可于嫩梢抽生3-5厘米时开始施药,间隔7-10天再次施药,每季年施药2-3次,安全间隔期7天。
9.⑥香蕉叶斑病、黑郑大星病发病初期用药,间隔10-15天再次施药,每季香蕉施药3次。
10.作为香蕉植物健康作用的施药,可于香蕉营养生长期施3次,间隔10天再次施药,安全间隔期42天。
11.防治香蕉炭疽病、轴腐病,可将分梳后香蕉浸在药液中2分钟,捞出后晾干,装入聚乙烯袋密封贮存。
12.⑦茶树炭疽病新叶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10天再次施药,全期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21天。
13.⑧草坪褐斑病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10天再次施药,连续用药2-3次。
14.喷雾均匀,茎基部充分湿润。
15.⑨建议和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16.⑩操作时应远离儿童和家畜。
17.操作时不要污染水面或灌渠。
18.?对鱼毒性高,药械不得在池塘等水源和水体中洗涤,残液不得倒人水源和水体中。
19.?***和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该药。
20.?药剂应现混现兑,配好的药液要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