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虫脒5%使用注意事项(啶虫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啶虫脒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开发的氯化烟酰亚胺类杀虫剂。它是继吡虫啉、烯啶虫胺后第3个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因其具有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等特点,很快被广泛应用。
商品名称:七卡、比虫清、乙虫脒、力杀死、蚜克净、乐百农、赛特生、农家盼等。
化学名称:(E)-N1-[(6-氯-3-吡啶)-甲基]-N2-氰基-N1-甲基乙酰胺。
理化性质:啶虫脒纯品为白色晶体,熔点为101.0-103.3℃,密度(20℃)为1.330,蒸
汽压>1.33×10-6帕(25℃)。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200毫克/升,能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等。在PH=7的水中稳定,PH=9时,于45℃逐渐水解。啶虫脒极性较大,在土壤中的水解属碱催化。其有效吸收光波为215-248am,在土表可以光解,但在土壤内部因土壤屏蔽,很少光解。
毒性:大鼠急性口服LD50:雄217mg/kg,雌146mg/kg;小鼠:雄198mg/kg,雌184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雄、雌>2000mg/kg。
主要剂型:3%、5%乳油,1.8%、2%高渗乳油、3%、5%、20%可湿性粉剂,20%,40%可溶粉剂,3%微乳剂。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
作用特点:具有触杀、胃毒和较强的渗透作用,杀虫速效,用量少、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害虫有特效。对人畜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对鱼毒性较低,对蜜蜂影响小。
适用作物:棉花、水稻、玉米、花生、大豆、茶叶、油菜、茶叶、柑橘、橙子、杏、苹果、梨、桃、番茄、辣椒、黄瓜、大白菜、甘蓝、茄子等。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蚜虫、叶蝉、稻飞虱、棉蚜、白粉虱、绿盲蝽、跳甲、蓟马、烟粉虱等害虫。
使用技术
1、防治各种蔬菜蚜虫,在蚜虫发生的初盛期,用3%啶虫脒乳油1000-1500倍药液喷雾,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即便在多雨年份,药效仍可持续15天以上。2、防治枣、苹果、梨、桃等果树蚜虫,在蚜虫发生初盛期,用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杀蚜速效性好,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达20天以上。
3、防治柑橘蚜虫,于蚜虫发生期,用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对柑橘蚜虫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特效性,且正常使用剂量下无药害。
4、防治棉花、烟草、花生等作物上的蚜虫,在蚜虫发生初盛期,用3%啶虫脒乳油2000倍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5、防治白粉虱、烟粉虱,用3%啶虫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5%以上。而对产量品质无影响。
Aphids(Greenfly)andWhiteflyonaPrickly
6、防治各种蔬菜蓟马,在幼虫发生盛期,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达90%以上。
7、防治水稻飞虱,在低龄若虫发生盛期,用3%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注意事项
1.本品在甘蓝上使用安全间隔期7天,每季最多施用2次。
2.本品对鸟类、鱼等水生生物、蜜蜂、家蚕、赤眼蜂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
响,蜜源作物花期禁用,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域附近禁用,禁止在
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鸟类保护区、赤眼蜂等天敌放飞区域禁用。
3.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
及时洗手和洗脸。
4.本品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5.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6.避免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接触。
7.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