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农技知识:有色农膜怎么选 农膜如何一膜多用
随着我国高产优质农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有色农膜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色农膜颜色不同,对光谱的吸收反射规律不同,功能也不同。正确选择有色农膜是关键。那么,如何选择有色农膜呢?农膜如何多用?我们来看看。
如何选择有色农膜?
1.蓝色农膜
又称蓝色增光膜,其主要特点是保温性能好,升温快弱光条件下透光率高于普通农膜,强光条件下透光率低于普通农膜。在蓝光下,作物的光合作用加快,可以增加作物的氮碳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质量,提前收获,增加产量。该膜主要用于水稻育苗,有利于培育矮壮苗。也可用于蔬菜、花生、棉花等作物。同时对十字花科蔬菜的黑斑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早春在阳光下育苗时,选择浅蓝色的农膜可以通过蓝紫色的光线促进幼苗的健壮。同时还能吸收大量橙光,提高膜内温度,使幼苗生长旺盛,茎粗叶大。
2.红色农膜
主要特点是能透射红光,阻挡其他不利作物生长的色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作物对红光的需求。实践表明,红色农膜下培育的水稻幼苗生长旺盛,甜菜含糖量增加,胡萝卜直根粗大,韭菜叶宽肉厚,收获早,产量高。能够满足水稻、玉米、甜菜等对红光的需求,使作物生长旺盛。
3.绿色农膜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可见光透过率,而绿光的增加有利于防止杂草,增加作物产量。多用于草莓、菜豆、茄子、甜辣、番茄、瓜类蔬菜等经济作用。
4.黄色农膜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增加黄光,通过红、黄、橙光消除青光和紫光。用黄色农膜覆盖黄瓜可以促进现蕾开花,增产50%~覆盖芹菜和莴苣,可使植株生长高大,延长食用期;覆盖矮杆扁豆,植株节间生长,生长壮实。
5.紫色农膜
主要特点是增加紫光透光率,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增加和积累。短紫光可以矮化作物,增厚叶片。主要适用于冬春温室和塑料温室的茄果和绿叶蔬菜的栽培,可以提高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
6.黑色农膜
主要特点是透光率低,保水性能好,增温慢。覆盖杂草严重的地方,可以使杂草在发芽后得不到必要的阳光而死亡。高温季节种植喜凉蔬菜,覆盖黑色农膜,热量不易传入,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从而促进蔬菜生长。主要用于夏萝卜、白菜、菠菜、秋黄瓜、晚番茄等作物的覆盖栽培。
7.银色农膜
主要特点是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可见光(橙光)透过率,增温效果介于普通农膜和黑色农膜之间。银色农膜成本高,多用于草莓、豆类、茄子、甜菜、西红柿、黄瓜等经济作物。
农膜怎么多用?
1、一次覆盖,多茬连种。春季作物用地膜覆盖,夏季收获后保持完整,秋季继续使用,秋季覆盖冬季再使用。上茬作物收获后,保持地膜完整。下茬作物播种时,地膜上的污垢,如有漏洞,用湿土堵塞,或用大于孔2-3倍的新膜在水中浸湿后贴于洞处。播种或定植要在原孔穴处。如春季黄瓜、豆角等所覆盖的地膜,秋天可用于种大白菜、甘蓝等。这样,同一地膜在春秋两季使用,即可增加地温和积温,又可减少投资。
2.先做小拱棚,再做地膜。塑料薄膜被用作小拱棚,温度上升后下降,孔被用作地膜。要求形竹片或树枝光滑无尖角,以免损坏薄膜。
3、地膜平盖,多次使用。将地膜直接覆盖在播种的畦面或栽培作物的表面,气温回升后收回地膜,存放再用。要求畦面细碎平整无杂物,覆盖后四周压严。这种覆盖属于临时覆盖,时间短,地膜损伤小。在春秋季节应用,可保温保墒,防风避雨。使用后小心收回,污物备用。
4.旧膜套新膜,双膜覆盖。早春作物播种后,将新膜覆盖在边界上,然后将旧膜作为小拱棚套在新膜外。或者作物苗种植后,用新膜破孔作为地膜,外面作为小拱棚套旧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旧膜一次性使用,新膜下茬继续使用。
5.沟槽覆盖,多次使用。采用沟槽覆盖栽培方法,将高沟播种或定值改为高沟槽栽培。也就是说,它高15-20厘米宽60厘米-在70厘米的高边上,两条宽度为15-沟槽深度为20厘米,深度为20厘米。在沟内播种或定植,将膜平盖在边缘,幼苗与膜接触时,可将膜存放下次使用,或开孔作为地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