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山茱萸的三大产地?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521 次
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山茱萸的三大产地?

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山茱萸的三大产地

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固**等多种功效,被广泛用于中药配方中。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广泛,其中以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为主要产地。

四川山茱萸产地

四川是山茱萸的主要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内江市、乐山市、雅安市等地。四川的山茱萸品质较好,主要是因为四川地势高,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有利于山茱萸的生长。

云南山茱萸产地

云南是山茱萸的主要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州、临沧市、怒江州等地。云南的山茱萸产量较高,主要是因为云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山茱萸的生长。云南还有许多野生山茱萸,也是山茱萸的重要来源之一。

贵州山茱萸产地

贵州是山茱萸的主要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铜仁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地。贵州的山茱萸品质较好,主要是因为贵州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山茱萸的生长。贵州的山茱萸还有一些独特的品种,如铜仁山茱萸、黔南山茱萸等。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山茱萸的功效有哪些?

山茱萸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补肝肾、益气血、固**、强筋骨、清热解毒等。山茱萸还可以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产后乳汁不足等多种**。

问题二:山茱萸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山茱萸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直接播种和嫁接。直接播种是将山茱萸种子直接撒在土壤中,等待发芽生长。嫁接则是将山茱萸的枝条嫁接到其他树木上,利用其他树木的养分和水分生长。

问题三:山茱萸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播种、嫁接和分株。播种是将山茱萸种子直接撒在土壤中,等待发芽生长。嫁接则是将山茱萸的枝条嫁接到其他树木上,利用其他树木的养分和水分生长。分株则是将山茱萸的根系分开,分别种植到不同的土壤中。

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山茱萸的三大产地

参考来源

[1]中国中医药协会.中药材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

[2]张东海.中药材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问答拓展: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山茱萸的主要产地

山茱萸的产地分布

山茱萸的产地主要位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鲜、**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米,稀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在四川有引种栽培,分布较为集中地区是河南的伏慎山牛山、浙江的天目山和陕西汉中地区,目前产量较大能供应市场的主要是河南省的西峡县和内乡县。

山茱萸的产地环境

山茱萸为暖温带阳性树种,生长适温为20~30℃,超过35℃则生长不良。抗寒性强,可耐短暂胡山的-18℃低温,生长良好,山茱萸较耐阴但又喜充足的光照,通常在山坡中下部地段,阴坡、阳坡、谷地以及河两岸等地均生长良好,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m的区域,其中600~1300m比较适宜。

山茱萸宜栽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壤土中。黏土要混入适量河沙,增加排水及透气性能。

山茱萸的三大产地

1、佛坪山茱萸:佛坪山茱萸产于陕西佛坪县,佛坪又是汉中山茱萸主产区,素有山茱萸之乡的称誉,境内多山,林木葱笼,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极宜山茱萸的生长繁育,自古就是全国山茱萸的著名产地。

2、临岐山茱萸:临岐山茱萸产于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这里环境、气候、温度、水分、阳光等自然条件,很适合茱萸生长,茱萸裤孝中肉厚质柔,历来评比质量最好。临岐也因此成为浙江唯一的山茱萸之乡,镇里的同心村有一棵山茱萸之王,树龄已有几百年,枝繁叶茂,树冠占地达1亩左右,至今仍能年产鲜果上百公斤。

3、西峡山茱萸:西峡山茱萸产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分布于伏牛山南麓,尤其以伏牛山主峰老界岭以南的深山地带,1999年、2024年西峡山茱萸被评为世博会优质产品,西峡县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西峡山茱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西峡22万亩山茱萸药材基地通过gap认证,既是中国第一个山茱萸gap基地,也是全国首批、河南首家gap中药材基地。

问答拓展:佛坪山茱萸的简介

山茱萸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秦岭、河南、浙江、安徽、山西、四川等省。多为栽培,也野生于山坡的灌木丛中。陕西主产于汉中、商洛、太白山等地。国外在美、英、日、朝鲜等国亦有种植,均由我国传入。
佛坪山茱萸,古今驰名。陕西佛坪县,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汉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多山,林木葱笼,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4℃,≥10℃的有效积温3417.2℃,无霜期218天,年均降水量960.3毫米,沙质土壤,略呈酸性,极宜山茱萸的生长繁育,自古就是全国山茱萸的著名产地。
据公元490年前后,南朝梁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名医别录》也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佛坪又是汉中山茱萸主产区,素有“山茱萸之乡”的称誉。
新中国成立以后,佛坪山茱萸的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3年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山茱萸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有山茱萸树180万株,年产干山茱萸约12万公斤以上,其产值占多种经营的近20%。所产山茱萸以果大(平均千粒盯薯重约1000克)、肉厚、味正、无病虫、色红油润、有光泽等特点而闻名全国。与杭萸肉、河南山萸肉并列为全国三大著名萸肉。
佛坪全县栽植有石滚枣、珍珠枣、圆铃枣、八月红、马牙枣、大红枣、小米枣、笨米枣、小香蕉、青头梆、小圆铃等11个品种。已隐则卖成为维持产区生态平衡,建设绿色银行,脱贫致富的主体工程之一。春来黄花满山,郁香浓烈;入夏碧叶青翠,绿荫如盖;深秋红果缀枝,点染霜天。漫山遍野,像挂满红玛瑙般闪出耀眼的红光。山茱萸入药能使人容光焕发,益寿延年,有“红衣仙子”的美名。
陕西山茱萸,除佛坪县外,还主产于洋县、宁陕、丹凤、太白等县。洋县和丹凤县被列入陕西省山茱萸商品生产基地县。洋县有山茱萸树近百万株,年产量8—10万公斤。丹凤县山茱萸生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续修商州志》中早有记载。全县已植山茱萸树130万株,已成林面积约8000亩,年产量达7万公斤以上。陕西全省山茱萸年产量约占全国25%左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山茱萸的需要日益增加。全国需要量约400万公斤。据估计,到本世纪末作为药用和中成药、食品原料,全国需要500~600万公斤。而全国年产量仅100万公斤以上,外贸出口30万公斤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内市场的销价,已由前几年每公斤25元,上涨到150元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北欧、西欧、东南亚市场货缺,价格昂贵。山茱萸经济价值高,栽植枝术简单,容易成活,管理简便,一般栽后5年即可挂果,10年进入盛果期。株产1.5~2.5公斤,产值约300元以上。生长年限在60年以上,盛果期30年左右。农民誉山茱萸是“财神爷”、“摇钱树”。大力发展山茱萸生产,对保持水土,改善人灶逗民生活,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振兴山区地方经济,支援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答拓展:西峡山茱萸的生产情况

山茱萸在全国的分布有3大主产区:河南、浙江、陕西,其中河南产区产量最大,占全国的2/3。河南山茱萸主要分布在西峡县,西峡的产量占1/2。
自1998年开始,到2024年,宛西制药先后投资配雀3000多万元,专门成立了张仲景山茱萸有限公司,在西峡伏牛山腹地的陈阳、寨根、二郎坪、太平镇、米坪等5个乡镇建立了20万亩山茱萸生产基地。不仅保证了总公司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而且给基地药农带来的直接收益约2亿元,带动山区20万药农脱贫致富奔小康,调动了药农的种植中药材积极性,得到了当地**的大力支持。公司用经济效益引导药农种药,指导药农科学、规范种植,一方面推动了地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产区药农脱贫致喊迅富,另一方面保证了药郑卖此材的优质、地道、无污染,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和药效,同时也避免了药农盲目地为了短期利益而毁灭性开发药材资源,保护了山茱萸基地的生态环境,保证了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24年,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2万亩,挂果13万亩,年产1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