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种子 射干种子种植多久发芽
射干种子——打造高产丰收的秘密武器
什么是射干种子?射干种子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部分幼嫩的种子在生长初期就被射出来,成为成熟的种子。这些种子一般较小,但其萌发率和生长速度却比普通种子更快,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备受青睐。射干种子多见于玉米、大豆等作物。
射干种子的优势射干种子相比普通种子,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较高的成活率
射干种子生长初期形态小巧,可以快速生根发芽,且适应能力强,成活率较高。
2.生长速度快
射干种子的生长速度比普通种子快,可以更快地形成苗期,为后续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抗逆性强
射干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良好地生长发育。
射干种子的种植技巧要想充分利用射干种子的优势,需要掌握以下种植技巧:
1.适时播种
射干种子最好在季节适宜的时候进行播种,一般选择气候温和、土壤湿润的时期进行。同时,播种前应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以增加其成活率。
2.合理施肥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合理施用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发育。
3.加强管理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及时排除病虫害等不利因素,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拓展百科知识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全球前列。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大豆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参考来源:1.农业技术手册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报告相关问答拓展:
1、射干种子什么时候成熟?
射干的种子采收时间一般是在种植第二年的9月份才可以采收到它的种子,如果我们想等到第三年的9月份再进行采收也是可以的。射干一般种植两年后就可以收获种子了。
2、射干种子几月份采收?
射干是青年期至成年期的耐旱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一般来说,射干的种子采收时间取决于生长地区和季节气候条件。在中国北方地区,射干的果实成熟期一般在9月份到10月份,这个时期可以采收射干种子。但是具体采收时间还需根据当地气候状况而定。
3、射干直播亩用种子多少斤?
种植射干一亩地用种子12-15斤,射干播种使用的种子数量较多,一个是因为播种的密度较大,另外每个坑穴放入的颗粒较多。如果需要补种的话,用种量还要再多一些,不过这种植物的发芽率高,一般不用补种。
4、射干什么时候倒苗?
射干倒苗最佳时间是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天,当苗长高到10厘米,有3~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栽前,将幼苗挖起,分成大、中、小**,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0厘米x30厘米或35厘米x35厘米挖穴,深约10厘米,每穴栽苗1~2株,栽后覆土稍压实,浇透定根水。一般1公顷育苗田可移栽20公顷(1公顷约等于15亩)。
5、射干种子直接种植不移栽可以吗?
射干种子是一种具有较高发芽率和生长潜力的植物种子,可以直接种植。不过,为了确保良好的生长和发展,最好进行移栽。移栽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增加植物的存活率。因此,如果想种植射干种子,最好进行移栽,以确保其良好的生长和发展。
拓展好文:射干林下种植技术
射干林下种植技术
射干林下种植技术
向阳
射干是一种鸢尾科射干属的多年生草本植株,既是观赏绿化植物,更是一味用途广泛的传统中药材。射干主要以地下块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的功效,中医常将其用于治疗呼吸道**。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专家借助科学仪器对射干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射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异黄酮类和黄酮类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有抗病毒、消炎、杀菌、解热、止痛等作用,在降血压、抗**、增加唾液分泌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射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较长的栽培历史。由于中医临床用药广,野生资源匮乏,林下种植潜力巨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生长习性
野生射干主要生长于林缘或山坡草地,大部分生于海拔较低的地方,但在西南山区,海拔2000~2200米处也可生长。射干喜温暖和阳光,耐干旱和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中性壤土或微碱性适宜,忌低洼地和盐碱地。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斜伸,**或黄褐色;须根多数,带**。2年以上的射干才能入药。林下种植射干是国家鼓励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下闲置土地进行多种经营生产,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下,可获取林地的最大利益。
林地选择
根据射干的生长习性,选择林分郁闭度在0.4~0.5左右的疏林地为宜,地势要开阔平坦,便于成片开垦,朝向为南,海拔高度为800米左右。整地时,不建议大面积开垦,而是要从保护林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根据地势整理条状种植区域,每个区域之间要留有1~2米的生物缓冲带。在种植区域内先进行翻耕晾晒,再施足底肥,每公顷施用有机肥千克或饼肥、过磷酸钾300千克(视土壤肥力而确定,如果土壤腐质层厚,农家肥可酌情少施)。土地晾晒3~5天后,耙平起垄,起垄高度为20厘米,垄宽1.2~1.5米(根据地势确定),每块垄两边开挖20~30厘米宽的深沟,以利雨季及时排水。
种植方法
块茎繁殖:选择无病虫害、根茎粗壮、无损伤、根须发达的块茎,每个块茎保留1~2个健壮根芽,在早春或秋季射干采挖的同时,进行栽种。在整翻好的垄块上,按25×15×15厘米规格,进行挖穴种植。种植时,注意芽头向上,并及时填土压实。10~12天后,种苗就会出苗。若根芽已呈绿色,可任其露在上面;呈白色而短者,应以土掩埋。
种子繁殖:9~10月,选择两年生以上的射干采种。当果壳变黄将要裂口、种子变黑时,拣熟果分批采收,置室内通风处晾干后脱粒,将已脱粒的种子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外种皮水分,将种子和湿沙以1:5的比例混合,堆积储藏,以备翌春取出播种。播种分为育苗和直播两种。种植规模大,可采用育苗法,通过育苗床播种集中繁育种苗。种植规模小,可采用直播法播种,方法简单,管理方便。这里重点介绍直播法播种。整地后,施足底肥,如果以人畜粪肥为底肥,必须经过充分发效腐熟后才能使用,以防止发生病虫害以及在发酵过程中伤根。按照20×15×10厘米的规格挖穴,直接点播,每穴点播种子5~6粒覆土浇水,可选择雨后播种。播种季节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冬季9~12月中旬,春季播种最佳。播种后大概15~20天左右开始出苗,当苗高达到10厘米左右时,及时进行疏苗,去除长势弱的种苗,每穴保留2株,其余种苗及时移栽。也可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按行距40厘米开直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然后覆盖5厘米厚的细土壤,轻轻压紧,再浇一次水,有条件的还可在播种的垄上盖上3厘米厚的草,可以是稻草也可以是林下其他杂草。待出苗后,及时去除垄上的草,当种苗长到高10厘米左右时,按15厘米每株的距离进行定苗。
林间管理
除草:射干种植密度高,不适宜机械除草,加上是直接入口的药材,也不适宜化学除草,所以应选择人工拔草。第一次除草可在3月中下旬,待种植区内的杂草都生长出来了再除草,可以有效减少钻心虫害的发生。因为钻心虫的幼虫最喜食植物的嫩茎,如果过早除草,射干的嫩茎就会成为钻心虫的主要食物。5月份、7月份、9月份再各进行一次除草。雨后发现水土流失,苗株倒伏要及时培土扶正。
追肥与排灌:射干喜肥,在整个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求量都很大。种植前必须施足基肥,对生长2年以上的植株更要重视追肥。每年在春、秋、冬3季,追施有机肥每公顷公斤、饼肥600~750公斤,以及适量过磷酸钾。种植射干,主要是获得它的块茎,一般块茎植物都怕涝。南方雨季来临时,要及时清理垄边深沟排水,防止因长期积水造成烂根。射干是耐干旱植物,在南方林下种植,除在播种育苗期浇水、出苗期和定苗期灌水,其余生长期基本不用浇水,林下的湿度可以保证射干的正常生长。
摘蕾:射干无性繁殖的当年开花结果;种子繁殖的第二年开花。开花期,射干会消耗大量的养分,从而减弱块茎的生长,所以除非两年生的射干需要留种外,其他射干在开始抽薹时,一律及时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流失。
病虫害防治
锈病:多发生在立秋之后。成株发病早,幼苗发病晚。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每7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即可有效防治。
根腐病:多发生于雨季,尤其是南方的梅雨季节,大量的积水加上种子的消毒处理不到位,以及使用未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容易造成植物烂根。该病有传染性,严重的时候会造成射干整片死亡。防治方法:及时铲除病株,并对发病区域内的土壤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病株,也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或者用开水浸泡茶油饼放凉后浇于植株根部,茶油饼用量为每公顷112.5公斤。
钻心虫:又名环斑蚀夜蛾,发生较为普遍,为害严重。防治方法:针对射干钻心虫孵化期较一致的特点,在越冬孵化盛期,喷0.5%西维因粉剂,每公顷用量22.5~37.5公斤;5月上旬幼虫为害叶梢期间,可用50%磷胺乳油2000倍喷雾;6月上旬在幼虫入土为害前,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泼浇;利用钻心虫雌蛾能分泌性激素诱集雄蛾的效能,可捕捉几只雌蛾放养笼内并置于射干地里,把诱来的雄蛾集中消灭。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