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病征锈状物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670 次
小麦条锈病病征锈状物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一种病害。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病征表现为小麦叶面出现黄褐色锈状物。这些锈状物会对小麦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小麦减产和降低品质。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产:小麦条锈病会对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小麦减产。

2.降低品质:小麦条锈病会影响小麦的营养物质的合成,从而导致小麦品质降低。

3.传染性强:小麦条锈病传染性强,容易在小麦种植区域内传播。

4.防治难度大: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病害,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防治。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2.病害监测:定期对小麦田间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4.病害防治药剂:在病害发生早期,可以使用病害防治药剂进行防治。

小麦条锈病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条锈菌。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吗?

小麦条锈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问题三: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

问题四: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种植抗病品种、病害监测、合理施肥、病害防治药剂等。

问题五: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哪些影响?

小麦条锈病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降低。

相关拓展:

问:小麦的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有效的防治?

锈病是小麦常见的病症之一,今年锈病在我国各大麦区大爆发,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需要特别注意。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商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目前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11个省(市)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327万亩,同比增加3.2倍,比近10年最重的2024年同期增加44.8%,比一周前增加29.1%,目前已北扩至沙河以北,较常年提早1个月。

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自也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的冬小麦产区以及华北平原的春小麦产区,锈病主要危害的是冬小麦产区。

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对小麦影响并不大,但碰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最终颗粒无收。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这句话形象地区分了三种锈病的区别,目前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所以我们接下来重点讨论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方式

小麦的条锈病主要是由病毒孢子(主要为夏孢子)侵染扩散产生的,当病毒(夏孢子)落在小麦叶片纯档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和有水的条件下,夏孢子开始产生菌丝、吸收叶片养分、萌发繁殖,最后形成夏孢子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黄斑,从而为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

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春夏季节危害冬小麦,病菌为害完麦苗以后,随气流在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在秋季冬小麦播种以后再次随气流来到广大小麦产区,附着在冬小麦幼苗上越冬,第二年再次危害麦苗。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持续性危害病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叶片或叶鞘上覆盖很多夏孢子堆时,会破坏叶笑裤毕片上的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小麦如果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必然受到影响。

病毒繁殖需要吸收小麦细胞的养分,会破坏小麦植株细胞,使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

小麦植株内的水分和养分消耗快,生长到灌浆期时,导致灌浆受阻,一方面会影响降低小麦的品质,另外一方面,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千粒重下降,出现减产。

小麦锈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后,轻则造成10%左右的减产,重则可能会达到一半以上。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最基础的防治方法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症的发生;

2、对于去年有锈病发生的麦田,在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农药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已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或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拌种: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种子质量回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2、喷药:对于已有病害发生的地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之后视病情严重程度,最高使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小麦锈病是一种危害较强的病症,但是发病周期较长,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问:小麦秆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种植户该怎么预防和治理?

小麦秆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农户们该怎么防治小麦秆锈病?搞懂这些问题,对于种子小麦的农户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农户们有所帮助。
发病条件:
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病菌侵入适温18-22℃。竿千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尤其需要液态水,如降雨、结露或有雾。露时越长,侵入率越高,在叶面湿润时的温度,即露温适宜时适其侵入,需露时8—10小时,生产上遇有露温高、露时长时发病重。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该菌小种变异不快,品种抗病性较稳定,近20年来没有大的流行。
为害症状:
小麦的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其主要的症状是出现夏孢子堆,呈现出深褐色或褐***的椭圆形病斑,在病斑成熟后会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如果任由其发展,在小麦的成熟期,夏孢子堆及御仔型其附近出现黑色椭圆至长条形冬孢子堆,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在田间进行秆锈病的判断时,一般呈现出大红斑的样式。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塔配和轮换种植,避免长期单一种植某一品种。②适期播种镇猜,防止播种过早过晚,合理密植。③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巧施追肥,切忌氮肥偏多偏晚。小麦生育后期用4.5~7.5kg/hm?磷酸二氢钾加水750kg,叶面喷,可以防止叶片早衰,戚陪减轻锈病为害。多雨时注意排水降湿,发病后,应及时灌水。④消除自生麦苗有助减轻锈病为害。
(2)化学防治:①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g,拌麦种100kg,拌匀后闷1~2小时播种。②病秆率1%~5%时喷药防治。

问:小麦黄叶条锈病打什么药好?

小麦黄叶条锈病打赤霉素和粉锈宁好,小麦在气温燥湿和低温情况下发生的主要病害,条锈病是***锈菌胞子粘附在小麦叶片上形成劳色小点慢变大成粉状,最后波及整株小麦使小麦减产;赤霉素和粉锈宁是专治小麦锈病,有内吸和蒸薰作用,能彻底杀死锈病胞子。

问:小麦条锈病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可以侵染穗部。发病时出现金***条形孢子堆组成的病斑,破坏叶肉组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减少子粒产量。它可以在小麦苗期发病,也可以在成株期发病。苗期发病虽然对产量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但也会减少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壮苗的形成,间接影响成株的生长和发育。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应选用内吸性杀菌剂,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三唑酮(俗称粉锈宁),它不仅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可防治白粉病。用三唑酮对种子进行拌种,可显著减少苗期条锈病的发生和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