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植物病毒病能治好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0 次
植物病毒病能治好吗

植物病毒病是指由病毒引起的植物***,它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产量下降,甚至死亡。对于许多农民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他们的收成减少,经济损失。

那么,植物病毒病能治好吗?答案是复杂的。一些病毒病可以治疗,而另一些则不能。

可以治疗的植物病毒病

一些植物病毒病可以通过控制病毒传播和研发病毒抗性品种来治疗。例如,黄瓜嵌纹病毒可以通过使用病毒抗性品种来控制。这些品种被培育出来,以便它们能够抵抗病毒感染。

许多植物病毒病可以通过控制害虫传播来治疗。例如,蚜虫是许多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通过使用杀虫剂和其他控制方法,可以减少蚜虫数量,从而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无法治愈的植物病毒病

有些植物病毒病是无法治愈的。例如,马铃薯Y病毒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毒病。它会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因此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对于这些无法治愈的病毒病,最好的方法是预防。这可以通过使用病毒抗性品种、控制害虫传播和实施良好的农业实践来实现。

植物病毒病有些可以治疗,有些则无法治愈。预防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农民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并使用病毒抗性品种。

相关拓展:

植物病毒病释义:

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专化性强,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种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数为害广泛;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一般植物病毒只有在寄主活体内才具有活性;仅少数植物病毒可在病株残体中保持活性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有少数植物病毒可在昆虫活体内存活或增殖。植物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进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组成新的病毒粒体。植物病毒粒体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细胞间转移速度很慢,而在维管束中则可随植物的营养流动方向而迅速转移,使植物周身发病。

问:病毒病甜瓜都花了!们!病毒病感染了,能治好吗?

甜瓜病毒病只能预防不能根治,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减少陨失,少量可察虚以拔除,可以用氨基寡糖素加香菇多糖加含锌叶面肥兆雀或微量元素叶面肥(含锌的)加阿维达螨灵或烯啶虫胺或呋虫胺喷施防治,防止白粉虱.蚜虫.蓟马.螨虫.传播源,5至族没早7天防治一次,连续二到三遍。

问:番茄花叶病毒能治好吗

病毒病、目前不好治疗,以预防为主。选择抗病毒种苗、生长期防治蚜虫、粉虱,最大限度阻断传毒途径。同时加强水肥供应培育壮苗、后期避免早衰、及时补充营养提高植株抗病性。控制没信皮棚内温度,发病后枯差用宁南霉素或者阿泰灵或者盐酸吗啉瓜或者氨基寡糖素或者毒氟磷等药加硫酸锌加云苔素或者复硝坦碧酚钠防治

问:樱桃树病毒病能不能治?

大樱桃病毒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加强水肥管理,提高调整树势和抗逆性,并结合药物增强大樱桃树的抗病抑毒能力。具体措施:

  (1)在果实采摘后,使用“海状元818”叶面肥800倍液、“澳洛珈”海藻精1500倍液、“海状元818”菌毒煞500-800倍液、“海状元818”花果丰12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喷布,每隔10-15天一次,连喷3-4次。

  (2)在果实采收后一个月内,进行中耕追肥,每棵树施用“海状元818”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10-5-10、12-6-12硫酸钾)1.5-2公斤、“海状元818”海藻微生物菌肥1-1.5公斤,挖环状沟或放射沟混合施入,沟深20-30公分,或结后在距树基0.8-1.0米处环树挖沟断根促长处理进行施肥,先挖沟深40-50公分,回填土20公分后再将肥混合施入。

  (3)施肥后马上灌水,待水渗下稍干,即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以6-8公分为宜。

  (4)翌年开春花芽萌动期,按上述叶面喷布的方法进行喷枝干,10天左右一次,2-3次。

  由于大樱桃病毒病的防治需要逐年调整,必须按技术要求连年持续加强田间管理,才能逐步恢复病树树势。


问:怎样可以根治植物植物病毒病最新方法

中威原药:植物病毒感染植物后,对植物细胞的影响与动物病毒一样,会打乱植物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遭到破坏,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每年由于病毒病的危害,全世界的粮食损失为200亿美元。

病毒通常造成褪绿、矮化、畸形等症状。病毒引起粮食作物的病毒病有水稻矮化病、小麦黄矮病、玉米矮化叶、马铃薯退化病等。就小麦黄矮病来说,该病害曾一度限制我国北方小麦的生产,春小麦籽粒秕瘦,冬小麦越冬死亡。经济作物如棉花、大豆、花生、甘蔗、油菜、甜菜等也常常遭受病毒的侵害。大豆是东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由于发生大豆花叶病,使千粒重减少,产量降低,油脂量减少,影响了大豆的出口创汇。另外植物病毒还为害果树、花卉、药材和林木。

中威呋喃核苷酸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属HIV-RT的竞争性抑制剂。它是国际上最新发现合成的抗植物病毒物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它被植物吸收后通过阻断次黄嘌呤核苷-磷酸向黄嘌呤核苷-磷酸转化,从而抑制核酸合成,阻止病毒的复制,整合调理体内激素不协调的分配部位,建立新的植物内源激素平衡,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在抑制病毒增殖的同时,通过诱导作物抗性,调节作物生长,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和发展,减低病毒的扩散能力,不仅对初期发病植株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还对未发病植株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问:植物病毒病的治疗性药物有哪些?

1.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病毒中药1.1、常用:金银花、柴胡、黄芩、鱼腥草、黄精、黄芪、天花粉、甘草、五味子、***羊藿、夏枯草、苦参、白扁豆、荆芥、牡丹皮、白芍、升麻、青蒿、紫苏叶、板蓝根。
1.2、次常用:西洋参、山羊角、树果、商陆、穿山龙、斑蝥、鸦胆子、香薷、牛黄、孩儿茶、芦荟、紫河车、大蒜、人参叶。
1.3、罕用:石蒜、云芝、五灵脂、白毛夏枯草、海藻、乌蔹莓、豨莶、苍耳子、海南粗榧、空心宽、香菇、刺五加、红芪、羊心、苦瓜、蓼大青叶、槐耳、金盏菊花、猕猴桃根、蟾皮。
2、肺部***的抗病毒中药2.1、常用:金银花、黄芩、夏枯草、甘草、鱼腥草、连翘、地骨皮、石韦、大青叶。
2.2、次常用:大蒜、芦荟、孩儿茶、大蓟、肿节风、火炭母草、平地木、败酱、荔枝草。
2.3、罕用:白毛夏枯草、酸浆、苦木、野竹兰、铁色箭、五叶藤、扛板归、毛蕊花、蜜桶花、白花射干、莱菔、鸡挂骨草、燕窝、大叶桉叶、野甘草。
3、常见抗病毒的两大中草药
3.1、板蓝根中医学认为板蓝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板蓝根含有吲哚苷、靛红、芥子苷、水苏糖、靛苷等化学成分,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志贺氏杆菌、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杀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
3.2、黄芩中医学认为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止血、解毒和安胎之功效。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芩含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化学成分,对甲型链球菌、金***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作用;在体外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和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此外尚有解热、镇静、降压、利尿、利胆和保肝等作用。
抗病毒的药物1、病毒唑。作用机理:为合成广谱抗病毒药,可能是抑制磷酸肌酐脱氢酶,使鸟嘌呤核苷酸不能合成而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对流感病毒(A型、B型)、DNA和RNA病毒均有效,但对乙肝病毒作用不明显;对病毒性肺炎、甲型肝炎、***、麻疹有防治作用,但临床评价不一。国内已证实对流行性出血热特别是早期疗效明显,有降低病死率、减轻肾损害、降低出血倾向、改善全身症状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