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姜病虫害防治 安丘大姜病虫害
大姜是山东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大姜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大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病害防治
大姜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白粉病等,其中炭疽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为了防治这些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大姜时,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 合理施肥:大姜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但过量施肥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易受病害侵袭,因此要根据土壤情况和大姜生长阶段合理施肥。
- 及时清除病株:一旦发现有病株,要及时清除,以免病害扩散。
- 药剂防治:在病害高发期,可以采用适量的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虫害防治
大姜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叶螨等,这些虫害会危害大姜的生长和产量。为了防治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清除杂草:杂草是虫害的重要栖息地,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虫害的滋生。
- 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等生物防治虫害,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药剂防治:在虫害高发期,可以采用适量的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大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大姜的健康生长。
相关拓展:
问:今年大姜虫害提前发生,如何做好防治工作?
昨天去过一块大姜田,发现大姜的部分叶片已有发白的现象,呈现薄膜状。而且还发现有部分茎杆叶片枯黄凋萎,茎杆底部有粪屑,有钻蛀孔。此时节正是大姜长主茎,进行子姜的分生季节,如果主茎的叶片或者是茎杆受危害,那对大姜的产量影响是很大的。造成大姜叶片发白,呈现透明薄膜状,茎杆凋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两个虫儿在作祟。
小拱棚内大姜
一,甜菜夜蛾
1,危害与诊断
甜菜夜蛾,姜农一般都称其为"青虫子"""卷叶虫"等,因为它们都是躲藏在卷起的尚未展开的大姜叶片内危害,可将还没有抽出的姜叶从出叶口处咬断或啃食,能把卷起的叶片咬净叶肉,导致大姜的叶片仅剩表皮,从而呈现薄膜状,而随着水分的流失,叶片会出现干枯发白的现象。
甜菜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在很多作物上都会出现,3龄前呈聚集危害,在一个叶片中能发现10多头害虫,并且具有假死性,一晃银派动植株它们就会跌落到地上。3龄后就会分散危害,食量大增,可将整个姜叶啃食的只剩下叶脉和叶柄,导致植株的死亡,缺苗断垄。
被甜菜夜蛾危害的大姜,因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大姜茎杆细弱,分枝量下降,叶片发黄,长势减弱,姜块小而瘦,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2,发生规律
甜菜夜蛾本应该在大姜生长的中后期危害最大,大龄幼虫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大姜植株的根基部、土缝间、草丛中,到了傍晚前后会出来危害,啃食大姜上部的叶片,危害一晚上,因此称之为"夜蛾"。但今年却提前进入危害期,可能是与今年的特殊气候有关。
甜菜夜蛾是姜农们的心头一恨,因为发生代数多,食量大,危害性强,又加上幼龄时在卷叶内危害,老龄后夜间出来危害,所以在用药防治时,效果不佳。
这是危害大姜叶片的主要害虫一一甜菜夜锋燃贺蛾。它不会造成大姜茎杆的枯黄凋萎,也不会有钻蛀大姜茎杆。这是另一种害虫所致。甜菜夜蛾危害图
二,大姜钻心虫
1,危害及诊断
大姜钻心虫也叫姜螟,姜农习惯称其为截虫子,食心虫等。钻心虫在大姜上危害就叫姜螟,在玉米上危害就叫玉米螟等。钻心虫可危害多种作物,在大姜上是主要的害虫,各地姜区普遍发生,而且其转移性危害大,一头钻心虫可钻蛀3–4墩大姜。
在我们这里,姜螟大多是出现在6月上旬,也就是在麦收后,但今年也提早发生,所以要提醒大家注意防治。
2,发生规律及影响
大姜钻心虫在山东地区一年可发生3–4代,而且是世代重叠,产卵量多。幼虫一孵化出来就开始咬食大姜的叶片,几天后就开始从钻入大姜茎杆内危害,咬食嫩茎的髓部和叶片,导致茎杆空心,叶片展开后有不规则的食孔。
最先的一代幼虫是从大姜顶部的心叶处钻入的,虫儿往下啃食,然后从大姜茎杆的基部打孔而出,随后转移到下一根大姜茎杆。但这次是从大姜茎杆的基部打孔钻入,因此你会看到在钻蛀孔的地里上有细碎的粪屑。它从下往上啃咬,然后再在茎杆的上部打出一个孔来离开,再来到下一个茎杆,从下打孔再钻蛀。
被害的大姜茎杆因被钻心虫啃食后,茎杆就中空了,水分和养分不能运输,茎苗的上部叶片就会枯萎,茎杆也就随风雨而折断,造成无主杆的大姜,以后就会发出多条分枝,整墩大姜呈无序竞争性生子,最后就像一丛加粗的韭菜一样,地下的姜块多但都细弱,失去了商品性。
大姜钻心虫非常令人气愤,因它是在茎杆内危害,喷药几乎无效。姜农大多是在麦收后的6月初喷药预防,但今年却也提前发生,这对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处。
三,三管齐下让害虫无处可逃
我所说的这三种方法,是农业防治人工捕捉药物防治。
1,农业防治
一定要清除田间杂草,以消灭其利于躲藏的场所,产卵的温床,带出田外集中烧掉。
我发现有很多姜农在清理田间杂草时段闭,会随意地将杂草堆放在姜垄上,这是不科学的,应该集中带出并毁掉,以减少虫卵的再次孵化。
2,人工捕捉
对于甜菜夜蛾,钻心虫等,现在因大姜茎杆并不是很多,可以在直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来消灭。
如甜菜夜蛾,现在还不到3龄期,正聚集在叶片内危害,如果发现姜叶有被啃咬的痕迹,可以用手将大姜叶片均匀的捏一遍,可捏死其中的甜菜夜蛾。而钻心虫可在发现枯黄凋萎的幼苗时,寻找虫口,如果虫口处的粪屑新鲜,也不是两个虫眼,那你就剥开茎杆捉拿钻心虫,然后狠狠地消灭它。
3,药物防治
防治甜菜夜蛾,钻心虫的药物有很多,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氟虫腈,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杀螟杆菌等,但对甜菜夜蛾来说,菊酯类农药的药效并不太好,因为它们都有了抗性。
不过我建议你在喷施这些杀虫剂的时候,加入1袋或2袋有机硅,可起到增效作用,对于啃食后的害虫可起到增加杀伤力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喷药的时间,特别是要在害虫的孵化盛期用药。一旦它们分散开或者是蛀入茎杆内就不太好办了。
【小经验】
对付钻心虫教您一个小方法,现在也是大姜根线虫,蓟马等的危害期,你可随水冲施1–2斤的阿维菌素,不但可以杀灭根线虫,而且对蓟马,钻心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钻心虫
今年由于特殊的天气原因,大姜等的病虫害有提前发生的趋势,希望姜农朋友们注意一下,不要再按照往年的经验来防治。现在的大姜分枝尚少,你可根据我所说的,农业人工化学防治,三管齐下,消灭提前到来的"二虫先锋",让损失降到最低。
问:大姜的病虫害有哪些种
大姜的病虫害的种类:
一、姜腐烂病
症状:姜的根、茎、叶均可发病受害,病菌世圆带先在茎基部和根茎的上部侵染危害,病部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失去光泽,逐渐变软腐烂,有白色发臭的汁液,最后腐烂只剩姜皮。叶片发病最初呈萎蔫状、失去光泽,先从叶尖、叶缘发黄,叶边反卷而枯黄。病菌在夏季高温闷热、多阵雨的天气蔓延迅速,田间积水、土壤缺肥或偏施氮肥过多,均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①实行合理轮作,必须间隔3年以上才能重返原田种姜。②精细选种,不要病姜留种。③基肥和追肥中均应氮、磷、钾并重,特别多施钾肥。④在姜腐烂病发病初期及早拔除中心病株,用石灰撒窝消毒或用50%代森铵1000倍或抗菌剂401稀释800倍等灌窝2~3次。
二、姜叶枯病
症状:初期叶片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叶脉间出现黄斑渐渐扩大使全叶变黄而枯凋,病斑表面呈黑色小粒点状。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做好种姜消毒处理工作,适时中耕除草,追施腐熟肥,增施钾肥,培土,保持土壤湿润。②预防发病:于发病季节前用1:1:150倍的波尔多液连续喷洒植株2-3次。③药物防治:用50%多菌灵300~400倍液于收母姜后灌窝或800~1000倍液喷雾。
三、姜斑点病
症状:初期发病症状有水渍状浅***的小点,然后这个病斑越来越大,中间白色,边缘变黄,随着病情发展形成穿孔。病菌的发作需要适宜的环境,温暖多湿、株间郁蔽,田间湿度大或植地连作,都容易产生斑点病。姜斑点病的病菌传染,主要是病残体落到土壤当中,然后通过雨水飞溅,传染到健康植株上。
防治方法:①避免连作,不要在低洼地种植,注意清沟排渍,做好清洁田园工作。②避免偏施过量氮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③防治药剂:可以采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者是20%龙克菌悬浮剂500~700倍液。如果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天。
四、炭疽病
症状: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逐渐往里扩展,叶片上有不太明显的云纹状。连作、种植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气不好或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等原因都是姜炭疽病容易发生的环境条件。
防治方法:①避免姜地连作。②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③抓好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高畦深沟、清沟排渍,定期喷施植宝素等生长促进剂,使植株壮而不旺,稳生稳长。④使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20%龙克菌悬浮剂500~700倍。连续防治2~3遍,可控制它的发展。
五、姜软脚病:俗称姜发瘟,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搜芦为发生盛期。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 3cm 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如不拔掉,过几天,萎茎叶就会腐烂发臭,并蔓延到其它植株。
姜软脚病属细菌***害,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办法是:
①选择无病菌土壤或种过水稻的地块种植:
②到无病区选种:③防止姜根部积水和受渍;
④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 50g 高锰酸钾,对水 50kg 对土壤进行消毒。
六、姜腐病:病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主要预防办法是: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
七、姜螟
姜螟亦叫玉米螟,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姜螟咬食生姜植株后,造成茎秆空心,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使得姜苗上部叶片枯黄凋萎,茎秆易于折断。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把收获后遗留在田间被虫蛀的断株、枯叶等清理干净,集中烧毁。②剥除虫叶虫鞘,在不影响生姜生长情况下,把附有虫害的姜叶、姜地上茎剥除掉。③叶面喷洒80%敌敌畏8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也可以用以上药液注入地上茎的虫***猜。
八、姜粪虫蛆
姜粪虫蛆,其成虫是一种蝇类,可用敌敌畏5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危害其它植株。
问:生姜的病虫害防治,这到底是虫害还是病害?该这么处理??
生姜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简介了生姜姜瘟病的危害特点及发生原因,总结了该病的防治技术,包括选地、合理轮作、使用无污染水肥、药物预防、发病初
期用药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生姜姜瘟病;危害特点;发生原因;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2;S6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3-0192-01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或青枯病,属于一种细菌***
害,病原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随着生姜种植年限延长和
种植面积扩大,姜瘟病危害不断加重,导致生姜产量大幅度
下降。
1危害特点
姜瘟病主要发生于地下根茎部分,也可发生于叶茎和
根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部和根部的上半部发病。姜病
部初呈水渍状,表面发暗,内心变褐色,散发臭味,以后逐渐
软化,内部充满乳白色恶臭汁液,用手挤压流出污白汁液,
茎杆受害成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
纤维,叶片被害状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
***枯死[1]。安徽、山东各地姜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一
致,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有零星发病现象,不
仔细观察难以发现,安徽阜阳地区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
姜瘟病第1个高峰期,10月上旬至下旬为第2个高发期,整
个姜瘟病发病期长达3~4个月。
2发生原因
一是温度。生姜喜阴凉忌高温高湿,姜瘟病始发病日均
温度为20℃左右。病原菌最适宜温度为25~30℃,15℃以下
病害发生很少。二是湿度。雨水的多少直接影响姜瘟病发生
的早晚和轻重。阴雨天后暴晴,有利于姜瘟病的传播和蔓
延,因为这时土壤湿度大、温度高,待到9月下旬气温下降,
茎叶茂盛致使地温下降,利于生姜的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
生。三是种植制度。根据临泉县长官镇、高塘镇、范集乡、杨
小街乡姜农的经验和笔者长期的调查,姜瘟病的发生与种
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前茬为茄子、土豆、辣椒、西红柿等作
物发生姜瘟病的可能性就大,与豆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
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姜瘟病发生相对较轻。四是施肥。凡
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率较高,多施土杂肥、饼肥的地块发病
较轻。
3综合防治
3.1正确选地,合理轮作
选择土肥地整、地势平坦高燥、上松下实、土质疏松、排
灌方便的地块,做到灌溉和连阴雨天田间不积水[2]。轮作换
茬是解决土壤带菌的重要措施之一,避免与茄子、辣椒、
西红柿、烟草、土豆等作物轮作,可与豆类、玉米、小麦、棉
花等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换茬,对偏酸性土壤施生石灰
1500~2250kg/hm2,进行土壤消毒,冬季要实行深翻冻垈,以减少病虫害。
3.2建立无菌留种基地
繁育无病姜种精选无病、健壮姜种,单独采收、储藏,10
月生姜发病与否基本定型,此时在姜田里选择没有病菌、生
长健壮的地块包括周围无病感染的地块进行隔离,作为留
种地。
3.3使用无污染水肥
灌溉用水不可用污染过的河水,要用无污染的井水,不
用病田流过的田沟水,出现病株后严禁大水漫灌、串灌,以
浇灌为好;施肥需经腐熟,这是姜瘟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姜
田有机肥要彻底发酵,并且防止掺杂感染姜瘟病的秸秆和土
壤等杂质,最好使用饼肥,灌溉时可放入杀菌剂和高效低毒
的杀虫剂,对防止姜瘟病有很好的效果[3]。灌溉时要绕过有
病株的地方。
3.4药物预防
姜瘟病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很难防治,一株发病
可导致整个田间暴发。炕姜种之前可用高锰酸钾或农用链
霉素等杀菌浸种,生姜种植之前用50%敌克松对土壤进行
杀菌消毒处理;生姜生长期,用73%可杀得每隔15d左右田
间灌药1次,连续灌3次,方法是将药剂稀释成1000~1500
倍液灌到姜株根部。田间一旦出现病株,要彻底清除病株及
周围土壤,并用以上姜瘟病防治药剂灌穴。关键要做到用药
及时,清除要干净,病株周围1m左右的健株也要一并连土
挖除带出地块,并深埋处理[4]。
3.5发病初期用药
出苗后,幼苗三至四叶期时,喷洒天达壮苗灵600倍
液+96%天达恶霉灵600倍液,促进发根,提高姜苗的抗病
性。以后每隔15d左右喷洒1次天达根宝600倍液+天达诺
杀1000倍液,或天达根宝600倍液+可杀得800倍液,或
50%灭菌威800倍液+50%消菌灵1200倍液,以上药液交
替喷洒灌根,以促生姜苗齐、苗全、苗壮,提高抗病性。发病
后,除及时清除病株和病株周围土壤外,还可用天达根宝
800倍液+天达诺杀1200倍液+73%可杀得1000倍液,或
用天达根宝800倍液+3%克菌康600倍液+2%春雷霉素
600倍液交替喷洒姜田,并浇灌病苗周围,每隔7d喷1次,
连续3喷次。
4参考文献
[1]赖葆.姜瘟病防治实现突破[J].瓜果菜(农业知识),2024(10):30-31.
[2]陈国辉,姚永松.生姜姜瘟病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2024(8):31.
[3]宫锡鸿,王晓虹,宋友玉,等.乳山市大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植
物医生,2024,21(4):13.
[4]刘自敏,李辉,于洋,等.姜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24
(5):43.
生姜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柳兆春
(安徽省临泉县艾亭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临泉)
摘要简介了生姜姜瘟病的危害特点及发生原因,总结了该病的防治技术,包括选地、合理轮作、使用无污染水肥、药物预防、发病初
期用药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生姜姜瘟病;危害特点;发生原因;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2;S6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3-0192-01
问:大姜蚧蚂病虫害如何医治啊?
一、姜软脚病:俗称姜发瘟症状: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3cm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防治措施: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50g高锰酸钾,对水50kg对土壤进行消毒。发生时间: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条件: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
二、叶部病害(姜炭疽病、叶枯病等):症状: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防治措施: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发生时间: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条件:防治,7—10天1次,连喷2次.
三、姜腐病症状: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防治措施: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
四、姜螟,农民称其为钻心虫、蚜虫症状: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防治措施:及早扑灭姜螟成虫,捉除幼虫,或在一、二龄的幼虫期施药毒杀幼虫期毒杀可用除虫菊脂类农药50g对水300--400kg喷杀,或用速杀灭丁50g对水400kg在傍晚喷于姜苗心叶,待药液流到茎部就可把姜螟幼虫毒杀。阿维菌素制剂(1.8%灭虫灵)6000倍液防治,根据姜生长大小和虫害情况适当改变用量。同时,晚上开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土壤消毒。发生时间:此虫从5月份初即可见幼虫为害,以姜苗分枝盛期的7、8月为盛期.
五、姜粪虫蛆症状:其成虫是一种蝇类防治措施:可用敌敌畏5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危害其它植株。
问:种过大葱的地可以种生姜吗
可以。
可以,但也属于重茬,后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相比较与其他作物轮作,葱姜连作属于重茬种植,下一轮作物的土壤中会夹杂大量有害病菌,很容易引发病虫害,所以不到不得已,葱满满也不建议您在种过葱的地块上种姜。大葱大姜隔年换茬种是可以的。
种过大葱的地可以种生姜吗
能种生姜。
生姜属地下块茎作物,既怕旱,又怕涝。要选择疏松、深软较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种植。前作种过姜的田块不宜选用,一般要轮作2年以上,否则易发生姜瘟。下种前,田块要先犁翻曝晒,整地时先撒石灰粉35~40公斤,然后理墒种植。
种过大葱的地可以种生姜吗
可以种生姜,但是最好是能进行一个合理的土壤处理,一方面是消灭病虫害源,另一方面也是恢复土壤活力,提供更合适环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