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球茎甘蓝的生长五个时期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837 次
球茎甘蓝的生长五个时期

球茎甘蓝的生长五个时期

一、播种期

播种期是球茎甘蓝生长过程的第一阶段,一般在春季进行。在播种前,应该将土壤松散,并施以适量的有机肥料。球茎甘蓝的种子应该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并轻轻覆盖一层细土。播种后应该及时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在播种期,球茎甘蓝的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15℃以上。

二、幼苗期

幼苗期是指种子发芽后到出土后的生长阶段。在这个阶段,球茎甘蓝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要保持在60%以上。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幼苗期的球茎甘蓝需要充足的光照和营养,可以适量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肥料。

三、生长期

生长期是球茎甘蓝生长的主要阶段,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球茎甘蓝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一般每周需要浇水1-2次,并施以适量的肥料。同时,生长期的球茎甘蓝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温度控制在20℃左右,光照时间应该保持在12小时以上。

四、发育期

发育期是球茎甘蓝生长的后期阶段,也是产量增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球茎甘蓝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并保持土壤松散通气。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避免过多的氮肥导致球茎甘蓝品质下降。

五、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球茎甘蓝长到成熟并可以采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球茎甘蓝的色泽会变得更加饱满,口感更加鲜美。需要注意的是,成熟期的球茎甘蓝需要及时采摘,避免过度成熟导致品质下降。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球茎甘蓝的营养价值如何?

球茎甘蓝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预防***等作用。

问题二:球茎甘蓝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球茎甘蓝的主要病虫害有菜青虫、菜蛾、菜粉蝶、菜花蛾等,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问题三:球茎甘蓝的产量如何提高?

可以采用适量施肥、科学管理、选用优质种苗等方法提高球茎甘蓝的产量。

球茎甘蓝的百科知识

球茎甘蓝,是一种蔬菜,属于十字花科甘蓝属,是一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蔬菜。球茎甘蓝的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叶酸、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预防***等作用。球茎甘蓝的种植需要注意控制病虫害、科学施肥、选用优质种苗等管理方法,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参考来源

1.《蔬菜生产技术》

2.《现代蔬菜生产技术》

3.《蔬菜种植技术》

问答拓展:拉菜是什么菜

应该是“劈拉菜”又被称为苤蓝、球茎甘蓝、人头疙瘩,属于早熟品种蔬菜,劈拉菜喜欢在温和、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种植时要让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劈拉菜在结球期对肥料的需求量较高,这时要及时给植株施肥,补充养分。

劈拉菜的学名是球茎甘蓝,是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不同地区的人们叫法也不一样,也可以叫做苤蓝、劈辣、芥兰头。球茎呈现扁圆型,颜色是绿色的,表皮比较的光滑,上面的叶子数量很少,里面的肉质脆嫩,没有纤维。它的抗病能力很强,适应的范围比较广。

劈拉菜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也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生长适宜温度在15~20度,它的球茎会在20度左右膨大,到了30度以上易纤维化。劈拉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最适宜在疏松、肥沃、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中生长。

扩展资料

很多人不知道劈拉菜学名是什么,其实它的学名是苤蓝,有的地方还会将它成为球茎甘蓝,人头疙瘩,劈拉菜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劈拉菜属于早熟品种蔬菜,它的叶片很小也很少,它适应力很强,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

劈拉菜亏毕迅生长速度很快,通常播种50~60天就能收获,劈拉菜原产于地中销此海沿岸,喜欢在温和、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劈拉菜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量较高,通常植株接受的光照越充足,果实的质量和外形更好。

劈拉菜生长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休眠数搜期,劈拉菜在结球期对肥料的需求量较高,这时要及时给植株施肥。通常情况下可以给植株施氮磷钾或有机肥,每次施肥的浓度不能过高。

参考资料:

花百科--劈拉菜学名是

问答拓展:球茎甘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哪些?

球茎甘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基本上和结球甘蓝相似。北方可以在春、夏季节和夏、秋季节栽培两季,南方可在秋、冬季节和冬、春季节栽培两季。在高寒地区如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等地则一年只能栽培一季。

1.温度

球茎甘蓝喜温和湿润的气候,但对严寒和高温也有一定的耐性,所以能在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季节栽培。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又以22℃最为适宜,能适应的温度为7~30℃。幼苗能短时间忍耐-15℃的低温和35℃的高斗兆温。发芽的最低温度为2~3℃,在此温度条件下约需要15d左右才能出苗,而20℃左右时仅需2~3d即可出苗。球茎膨大期如果气温超过30℃则同化减弱,呼吸加强,肉质易纤维化,品质和产量降低。

球茎甘蓝对低温比较敏感,其冬性比结球甘蓝弱,容易完成春化,一般在低于10℃的低温下饥森1周左右即可完成春化。山西农业大学曾对球茎甘蓝春化所需的温度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10℃低温条件下,当幼苗长到茎粗0.41cm以上,叶片在7.1片以上时才能感受低温并通过春化;对种子或过小的幼苗进行人工低温处理,均不能完成春化,说明球茎甘蓝为典型的绿体春化型作物。

2.光照

球茎甘蓝为长日照作物,在其未完成春化前,长日照有利于生长。对光强度适应范围较宽。一般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北方春、秋两季栽培都能满足其对光照的要求。

3.湿度

球茎甘蓝本身含水量在90%以上。它在球茎膨大期尤其要求土壤水分多、空气湿润,但在幼苗期能忍耐一定的干旱气候。球茎甘蓝要求空烂销亩气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空气相对湿度低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若土壤水分不足,则将严重影响其球茎生长,并使产量降低。

4.土壤与营养

球茎甘蓝对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腐殖质丰富的黏壤土或沙壤土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球茎甘蓝不同生长时期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及比例不同,张淑霞等(1998)的研究结果显示,球茎甘蓝在苗期肥料吸收比例为K:N:P=1.5:1.0:0.5,球茎膨大期吸收比例为N:K:P=1.0:0.6:0.4,植株对氮、磷、钾吸收强度最大的时期在出苗后60~90d,此时应注意追施肥料。

问答拓展:苤蓝的生长习性

苤蓝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肉质球茎,质脆嫩,可鲜食及腌制。苤蓝是甘蓝中能形成肉质茎的一个变种,与结球甘蓝相比,其食用部位不同。
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根系浅,茎短缩,叶丛着生短缩茎上。叶片椭圆、倒卵圆或近三角形,绿、深绿或紫色,叶面有蜡粉。叶柄细长,生长一定叶丛后,短缩茎膨大,形成肉质茎,圆或扁圆形,肉质、皮色绿或绿白色,少数锋磨洞品种紫色。球茎甘蓝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过春化,后在长日照和适温下抽薹、开花、结果。花器官结构及开花授粉习性与结球甘蓝同。
苤蓝营养丰富,每100g产品含水分91-94g、碳水化合物2.8-5.2g、粗蛋白1.4-2.1g、维生素C34-64mg。可鲜食、熟食或腌制。
苤蓝喜温和湿润、充足的光照。较耐寒,也有适应高温的能力。生长适温15-20℃。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游余纤维化。对土壤的选择不很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
中国北方一般春、秋两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高寒地区,多为一年一茬。北方春季栽培用冷床或温床育苗,播种期1月上旬到2月上、中旬;秋季栽培在7月至8月育苗。5-7片叶时定植。球茎甘蓝叶丛较小,可合理密植。早熟品种株行距25-30cm,中、晚熟品种40-50cm。定植后浇水,中耕,适当蹲苗。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和均匀浇水。浇水不匀,易使肉质茎开裂或畸形。接近成熟时,停止浇水。肉质茎充分膨大后收获,一般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采种。在中国南方,种株可露地越冬,北方可行窖藏或埋藏,翌春定植于采种田。与甘蓝类作物采种地隔离1000m以上。主要病虫害有软腐病、黑腐病、菜粉蝶、蚜虫等。
【生长周期】:
结球甘蓝属二年生植物,一般情况下,第一年只生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并贮存大量的养分在茎和叶球内,经过冬天的春化阶段,到第二年春通过长日照完成光周期后,形成***官而开花授精(粉)结实。它的生长周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两个阶段。
营养生长期:又可分为五个生长期
发芽期:从播种出芽到第一对真叶开展与子叶形成十字形为发芽期。发芽期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密切相关,夏秋高温季节时间短约10~15天,冬春季约25~30天。
幼苗期:从第一对真叶到形成约5~7片叶,而达到团棵,这时为幼苗期。幼苗期时间的长短也同样与温度密切相关,夏秋季约银枯15~20天,冬春季约25~30天。
莲座期:定植后形成第二叶环到第三叶环时,出现13~19片叶到开始结球时为止为莲座期,这个时期依品种的熟性不同外叶数量多少而有所不同,早熟品种约需20~25天,中熟品种约需25~30天,晚熟品种约需35~50天。
结球期:从莲座期时心叶开始内卷结球到采收叶球,这个时间为结球期,也依品种的熟性不同和温度的高低不同而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早熟品种约需20~25天,中熟品种约需25~40天,晚熟品种一般都在45天以上。
休眠期:中国西南地区及南亚热带地区,一般采种在山区露地进行,不需要经过冬季贮藏;同时大部分是采用的残株采种,常规品种在叶球采收后用叶球以下短缩茎残株定植于采种田中,休眠期不明显。
【生殖生长期】:
当结球甘蓝植株的茎达到相应的直径(粗度)时,经一段时间的低温和长日照后,就通过了春化阶段,无论它结球与否,都可分化花芽,转入生殖生长阶段。
抽薹期:从种株定植后由顶端或叶腑处生出幼茎至现花蕾,这段时间为抽薹期,时间约为40天左右。
开花期:从第一朵花开放到全株最后几朵花凋谢,这段时间为开花期,时间约为30天左右。
结荚期:从末花到角果种荚变色最后到黄熟,这段时期为结荚期,时间约为30~40天。
【生长发育】:
结球甘蓝与白菜类不同,它是冬性较强的作物,它的植株在幼苗期要达到一定大小即茎达到一定的直径(粗度)后,才能通过低温和长光照感应而完成春化。因此结球甘蓝也称为绿体或幼苗春化型作物。其春化所要求的低温程度,又依苗的大小和品种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又有所不同。总的来讲,它是低温感应型的植物,低温程度15~17℃为高限,4~10℃为低限,10~15℃一般都能通过春化,以7~8℃时通过时间最快。完成春化时间长短,与品种特性的不同和感应低温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种快,约需30天左右,中熟品种慢约50天左右,晚熟品种最慢约需70天左右。幼苗通过春化茎粗也有所不同,早熟品种茎粗6mm以上,中晚熟品种茎粗8~10mm以上。
结球甘蓝能否在种子萌动阶段低温通过春化问题,国内外也有一引起探索,除极少数品种有一定影响外,绝大部分品种完全不受影响,但对叶球提早收获和增产有明显效果。
长日照对花芽分化后的抽薹、开花有促进作用,连续每天15~17个小时的长光照,可以提前抽薹开花;如每天平均少于10~12个小时的短光照,会延迟抽薹开花。结球甘蓝适应性较广,抗逆性强。
【温度】:结球甘蓝喜温和气候,但也能抗严霜和高温,结球期适温为15~20℃,能适应的温度范围为7~25℃;幼苗期能耐-15℃的低温和抗35℃以上的高温;发芽最低2~3℃,要15天左右才能出苗,发芽适温18~20℃,则2~3天即能出苗。25℃以上同化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植株自身消耗加大,反应出基部叶片黄化,短缩茎增长,结球疏松,品质和产量下降。
【湿度】:结球甘蓝植株体内含水量为92~93%.结球期喜土壤水分多,空气湿润,但在幼苗期和莲座期能忍耐一定的干旱和潮湿的气候环境,一般来说,结球甘蓝在空气相对湿度70~80%,土壤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较为适宜;土壤水分含量是结球甘蓝产量高低的又一制约因素,如土壤水分不足,相对湿度低于50%会严重影响结球和降低产量,如土壤湿度高于90%,会造成植株根部缺氧导致病害和植株死亡。空气相对湿度的高低对结球甘蓝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光照】:结球甘蓝属长日照作物的,未完成春化之前,长日照利于生长。它对光强度适应力较宽,光饱和点较低,为30~50KLx。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的光照四季均能满足生长的需要。
【土壤养分】:结球甘蓝属喜肥和耐肥作物,肥吸收量比一般蔬菜多,幼苗和莲座期需氮肥较多,结球期需磷钾肥较多,其比例为N3:P1:K4。如氮肥多,按比例增加磷钾肥料,其结球紧实,净菜量提高。【叶球形成】:
叶球的形成是结球叶菜类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就此类植物本身而言,它不一定需要结球来完成它一生的生长。球叶有保护顶芽,储蓄养分以利于下一阶段的生长的作用。经过人类按照得自己的长期选择,并把它放在春、秋季节生长,其结球最坚实的品质最好。在冷凉的15~20℃的温度、较短而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肥条件,成为结球甘蓝的最佳结球条件。反之长期在高于25℃以上,日照长期在14小时以上及水肥不足的条件下,则结球不紧实或不结球。
结球甘蓝叶球的形成,是由顶芽的若干叶片抱合折叠而成,球叶的叶数,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以长1cm以上的叶片计算在内,早熟品种球叶有30~50片,中熟品种球叶有50~70片,晚熟品种球叶有70~90片。而叶球的重量主要在球叶的1~4环,如晚熟品种球叶的1~30片叶,中熟品种球叶的1~20片叶,早熟品种球吓的1~10片叶,它们的重量要占整个叶球重的60%。
结球开始后,球叶数量的球叶重量不断增加,其中球叶重量比球叶数量增加快,外叶逐渐衰老脱落,数量和重量减少。球叶叶数的多少,品种间存在差距,而栽培季节的不同,影响发育的快慢和花芽分化的迟早,也影响球叶的数量。
引起叶菜类结球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还有可能与植株叶组织内分泌激素,叶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达到一定比例,而使其叶内卷而不展开形成叶球等原因。激素的作用会使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加强。因此进入结球准备阶段即莲座期时,应及时补充施用N、P、K肥料而使其结球紧实以提高商品产量。
引起结球松散的原因除气候不利、分泌激素不适当、碳水化合物增加不合理外,主要还有品种不纯,栽培季节不当,肥水供应不足,病虫害为害等因素影响。
【未熟抽薹问题】:
结球甘蓝在未结球或结球不完善时,抽薹开花,这种现象在蔬菜生产上称为未熟抽薹或先期抽薹。
结球甘蓝的未熟抽薹现象,要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时有发生,往往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影响商品质量。
引起未熟抽薹的原因,主要是结球甘蓝在未结球前,幼苗茎达到了通过春化的直径(粗度),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和长日照开始分化了花芽,而不分化球叶,再遇春季气温回升,未结球或结球不紧时抽出花薹。
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9月下旬至10月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定植的结球甘蓝,易在翌年2月未熟抽薹。
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避免的办法是避开这段时间播种,采取品种早中晚熟配套,冬播春种,春播夏种,早秋播冬种,可获优质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