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苗后打乙草胺有害 玉米苗后打乙草胺有害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76 次
玉米苗后打乙草胺有害 玉米苗后打乙草胺有害吗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一种就是杂草的生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农民会选择在玉米苗后打乙草胺,但是这种做法是有害的。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乙草胺的作用

乙草胺是一种杀草剂,它能够有效地控制玉米田里的杂草生长。乙草胺并不是只杀草,它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乙草胺的危害

乙草胺的主要成分是乙草胺酸盐,这种化学物质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如果过量使用,乙草胺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乙草胺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接触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替代方案

为了避免使用乙草胺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替代方案。比如,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覆盖、锄草、拔草等,手工除草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小。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天敌、利用微生物等。

相关问题

问题一:乙草胺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答案:乙草胺的主要成分是乙草胺酸盐,长期接触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问题二:乙草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

答案:是的,过量使用乙草胺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

问题三:为什么乙草胺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

答案:如果过量使用,乙草胺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问题四:除了乙草胺,还有哪些杀草剂可以替代?

答案: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覆盖、锄草、拔草等,手工除草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小。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天敌、利用微生物等。

问题五:乙草胺的使用量应该如何控制?

答案:乙草胺的使用量应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乙草胺的使用说明进行控制,避免过量使用。

虽然乙草胺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生长,但是它的危害也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尝试使用其他替代方案,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相关拓展:

问:玉米苗后用乙草胺有药害吗玉米已出苗,用乙草胺有害吗?

玉米苗后用乙草胺没有药害。

乙草胺,是酰胺类除草剂中活性最高的品种之一,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并可兼除部分鳄叶草。乙草胺单剂主要用于旱地,其复配制剂则大量而无影响地在水田应用。乙草胺是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的高效早田选择性芽前封闭除草剂,适合在大豆、玉米、花生、马铃薯、向日葵、油菜、芝麻、萝卜、甘蔗等农作物上使用,也可以在果园及其他豆科、茄科、菊科和伞形科作物上使用,能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

防治对象

可防除稗、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苋、藜、繁缕等小粒种子阔叶杂草也有较好防效,但对成株期杂草无效。

作用机理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清族败死掉。

使用方法

大豆田:大豆播前或播后芽前,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0.05至0.07升或50%乙草胺乳油0.1至0.15升(南方地区);90%乙草胺乳油0.083至0.09升或50%乙草胺乳油0.15至0.2升(东北、华北、西北有机质含量6%以下地区);90%乙草胺乳油0.11至0.15升或50%乙草胺0.2至0.27升(有机质含量6%以上的东北区),每亩对水30至50千克,干旱可适当加大水量浅混土2至3厘米有利药效发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穗颂唐、狗尾草、牛筋草、碑草等效果显著。由于乙草胺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乙草胺可与嗪草酮或豆磺隆等现场桶混或用43%乙·氯乳油每亩186至248克或20%乙·氯可湿性粉剂20至40克。大豆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对大豆无影响。

花生田:露地种植花生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华北、华中地区170至200毫升,华南100至125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或地膜覆盖种植于播后苗前每亩用75至10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于土表后盖地膜,可防治花生地常见杂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答颤对双子叶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花生无影响。

玉米田:玉米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胶乳油东北地区每亩120至250毫升,其他地区100至150毫升,地膜覆盖剂量降低到75至100毫升,喷液量30至50千克。土湿度适宜对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好。对防除阔叶杂草效果略低,可选用乙草胺与阿特拉津或嗪草酮混用,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

油菜田:油菜移载前或移栽活棵后做土壤处理。每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至100毫升水30千克,对牛繁缕、碎米芥、猪殃殃也有一定效果。对油菜无影响。

水稻田:插秧田(30天以上大田秧)插后3至5天,稗草出土前至1.5叶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至15毫升,拌细沙土均匀撒施,田间浅水层3至5厘米,保持5至7天,只补水不排,防除神草及某些阔叶草。通常采用乙草胺与磺酰脲类的苄嘧磺隆混剂如苄·乙混剂或苄·乙·甲混剂,除草谱宽,一次性除草。

问:玉米苗后能用乙草胺吗,施药有什么影响

玉米出苗后一般不能使用乙草胺,如果盲目使用会对幼苗造成严重的后果。施用乙草胺后其药液会被植物的下胚轴所吸收,并且药液被吸收后会向上传导,传导后会抑制植物的细胞的生长,最后使植物的幼芽以及幼根因停止生长而死亡。

一、玉米苗后能用乙草胺吗

不能,因为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它可以被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当它被吸收后会向上传导,然后会通过阻碍植物的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细胞的生长,最后使植物的幼芽、幼根停止生长,进而死亡,故该药物适用于在播种前或迹余者播种后、出苗前使用。

二、玉米苗后施用乙草胺有什么影响

玉米出苗后如果使用乙草胺会导致玉米的心叶出现卷曲、生长受阻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幼苗姿档滚死亡,因此只要种植地中的玉米已经发芽,那就不能使用该药物。

三、使用乙草胺的注意事项

1、用药的时候只要将地面喷湿即可,不可重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2、黄瓜、菠菜、韭菜、小麦等农作物对乙草胺比较敏感,因此该药物不宜对这些作物使用。

3、乙草胺具有可燃性蠢渗,因此不宜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并且保存时要远离明火。

4、乙草胺具有刺激性,使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

上一篇:玉露多肉怎么养护 下一篇:惠比寿